经济压力,是在职青年面临的最大“敌人”

2019-06-03 02:32章正
就业与保障 2019年9期
关键词:王兵化名敌人

章正

前段时间,生活在浙江一个县级市的年轻人杨伟(化名),遇到一件头疼的事。他在网络贷款平台借了3万元,本想短期周转资金,却被平台恶意催账,堵心还破财。

即便是生活在生活成本相对不高的县城,经济压力依然是这个年轻人的最大压力,生活时常感到捉襟见肘。前年结婚,去年生了孩子,小夫妻收入8000多元,需要还的房贷就有5000元,加上车贷2000元,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我的孩子有父母帮着带,帮我分担了一部分经济压力。”父母的帮忙,却让杨伟内心内疚,他能做的就是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希望提高自己的收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宏艳团队调研发现,青年压力的主要来源是经济压力、职业迷茫、学业压力。其中,中学生主要压力来源是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知识危机;高等学校在读青年的主要压力源是学业压力、经济压力、职业迷茫;在职青年的主要压力来源是经济压力、职业迷茫、住房问题。

其中,职业青年压力来源值得关注,他们面临着三大压力:经济压力(72.1%)、职业迷茫(40.6%)、住房压力(34.1%)。

对于调查数据,在北京某公司工作的王兵(化名)感到非常认同,“经济压力实在太大了!”他说。

在老家同学眼里,他是在北京每月拿着1万多元高收入的体面人,他却常常称自己是“北漂青年”,这源于他内心中充满着漂泊感。大学毕业之后,他来到北京工作,虽然没有解决北京户口,但是为了缓解漂泊的感觉,他前年在天津贷款买了一套房子,把户口从中部某省老家迁到了天津。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为了凑齐房款首付50万元,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积蓄,还找父母凑了一些,找朋友借了十几万元。买房后,压力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每月需要还贷5100元,他在北京与朋友合租住房,需要支付3300元房租,还欠着朋友8万元。

“为了节约开支,我很少参加朋友聚会,基本上晚饭自己做。”王兵说。

如今,三十而立的王兵还没有谈恋爱,对待婚恋问题,他的态度是“不着急,等遇到合适的人再说,毕竟生活压力挺大的,只有靠好好工作努力赚钱”。

说起最担心的事情,王兵坦言:“未来担心老家父母的身体健康,我现在经济负担挺重的,如果父母健康出现大的变故,以现在我的经济状况,实在难以负担起来。”

同样是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90后李璇(化名)供职于一家知名事业单位。“别看我的单位不错,可是收入并不高”。

他笑称自己是“月光族”,现在信用卡上还欠着几万元,通过分期来还款。当问及为什么不存钱准备买房,他说:“房价太高,实在负担不起,也就不想了,还不如把收入用在改善自己的生活上。在大城市工作,本就不容易,不能委屈了自己。”

其实,有李璇这样观念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表面上拥有体面的工作,日常消费并不少。实际上,这样的消费难以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空间。

从小在山西太原长大的年轻人李峰(化名)有房有车,已经成家,生活似乎比较安逸。可是,他却感叹:“挣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速度。”

他和妻子每月收入相加过万元,平时与父母吃住在一起,家庭开销并不需要小两口负担,可就是这样,去年两人还是没有攒下钱。

他解释说:“现在信息太发达了,新的消费品一出来,总是想要追时尚,比如给老婆买新款手机,加上每年都要出国旅游,年底一算账花销还是挺大的。”

谈及未来,他坦言经济压力挺大的,面临孩子出生,还要准备换一个大一点儿的房子。因此,今年初,小两口制订了存钱的目标。

有识之士指出,相对于学生的学业压力,在职青年的经济压力往往被社会所忽视。相对于绝对贫困,已经走向职场的年轻人面临着“隐形贫困”的困难,表面上他们工作光鲜,甚至消费超前,可是他们却负担着沉重的经济压力,比如房贷、租房消费和车贷等。

这位专家认为,不能简单地以消费主义来批评这些年轻人。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大城市买不起房子,他们不再追逐高房价,转而享受生活。可是,一旦家庭出现变故,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很弱。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他们的境遇是社会风险的一部分。国家应该针对青年群体,出台更为整体、精准、有效的政策,比如更完善的就业和住房政策供给,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以此舒缓他们的经济压力。

猜你喜欢
王兵化名敌人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王兵老师辅导的学生线描写生作品
长胖了的狗
Coherent Controlling Single Photon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in the Atom Chirally Coupled Waveguide System∗
敌人派(下)
差一点
神秘的“茅十八”
最后一个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