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梅生
诚实信用是员工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也是员工的立身之本。可现实中往往有一些员工常以造假的方式背叛诚信,对此,用人单位可根据规定将其解聘。
[案例]一家公司招聘专门技术人员时,就学历学位证书、工作经历、教育经历、体检证明材料等应聘条件作出了明确限制。古女士虽然完全不具备对应要求,但基于该工作不仅轻松而且收入不菲,加之觉得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不久便能够胜任,因而伪造了一系列的资料应聘。与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后,因公司在试用期内对其产生了怀疑,且通过核实得知了真相,遂于2018年9月3日,以其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决定解除与古女士的劳动合同。古女士则以自己工作状态良好,公司之举违法进行抗辩,甚至要求公司给予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
[分析]公司之举无可厚非。《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即诚实信用是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公司已经明确限制应聘条件的情况下,古女士为了一己之私而伪造虚假材料,以“骗”的方式蒙混过关,无疑与之相违,公司自然有权将其解聘。
[案例]因2018年国庆长假在外游玩意犹未尽,加之同伴一再挽留继续一同前往西安,明知公司不会轻易准假,也明知公司的工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时难于让人替代的朱女士,最终由于经不住诱惑而灵机一动并打电话向公司领导报告称:由于突然患病而在外地医院住院救治,无法如期返回,特请假一周。谁知,朱女士回到公司后,却收到了解聘通知,理由是公司的规章制度乃至与朱女士的劳动合同中均已明确规定,无故旷工3天,公司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朱女士已旷工7天。原来,公司通过与医院联系,已经确认朱女士的请假理由纯属子虚乌有。
[分析]朱女士应自食其果。诚实信用是劳动者的立身之本,它要求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切实履行好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取得用人单位的信任,相互配合、共同全面地实现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朱女士编造请假理由,隐瞒游玩事实,且旷工一周,其不但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也明显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正因为如此,朱女士之举对公司而言无异于授人以柄,即公司的单方解聘行为并未违反法律规定。
[案例]邱女士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其职责之一是为公司遴选供应商。其在入职时,曾向公司出具一份承诺书,承诺:在采购中,保证质优价廉,不以任何形式以权谋私,含不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利益。若有违反,自愿接受公司处分,包括解除劳动合同。而在实际工作中,邱女士则悄悄出资设立商行,并通过瞒天过海,将之纳入遴选范围,使之成为公司的供应商。仅2018年间,商行通过向第三方采购商品,由第三方将商品发送公司的方式,累计货款300余万元。公司得知真相后,以邱女士背离承诺、违背职业准则为由,解除了与邱女士的劳动合同。
[分析]公司的做法并无不当。《民法总则》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邱女士作为公司的供应商遴选负责人,却以权谋私,自行设立商行与公司交易牟利,不仅严重背叛了劳动者的忠诚义务,违背了廉洁自律的守则,侵害了公司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且严重背离了自己的承诺,公司自然有权将邱女士解聘,这实际上也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法院支持公司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