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双, 王 斐, 李孟良*
(1.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1;2.安徽科技学院 农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油菜(BrassicaL.)属十字花科(Crucuferae)芸薹属,是栽培十字花科芸薹属中用于收子榨油的植物的统称[1]。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2],既是重要的食用油源和蛋白饲料来源,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3]。其中油菜秸秆的营养价值很高,是品质精良的青饲料[4]。油菜除了榨油用之外,还有菜用、花用、蜜用、饲用和肥用等多种功能[5-6]。近年来,栽培油菜作为青饲料用于养殖业生产上的用途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7-8]。我国畜牧用地不足、饲料供给长期偏紧等系列问题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并且在冬春季节缺乏尤为严重,所以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饲用作物,以提高饲料供应量显得尤为重要[9-10]。考虑到其具有易栽植、产量高、生长快、饲用效果好且较易推广的特点[11],油菜在饲料作物中属于优质的青粗饲料资源[12]。而有关油菜饲用价值研究较少。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油菜品种生长和饲草产量比较研究,以筛选高产饲用油菜品种,为加速开发油菜饲用价值提供技术参考。
供试油菜品种:秦优7号(陕3A×K407,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天油早2号(QA×5R1163,安徽天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浙平4号(丰优202×丰优219,合肥丰乐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秦优33(Y133×Y76,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天油10号(9208A×9452R,陕西三北华龙种业有限公司选育)。供试氮肥为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生产的尿素(含氮量约为46.67%)。
试验于2017年11月~2018年5月在安徽科技学院种植科技园试验田进行。前茬作物为花生,土壤为黄褐土。小区面积为3 m×2 m,南北行向,种植密度为3万株/667 m2,等行距种植。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5个处理,3个重复。田间管理参照常规大田高产栽培技术。
选择油菜各个生育期的植株总重、株高、叶数、叶重、角果重、根直径与菜籽重量为测定项目。在油菜各个生育期从各小区随机选取10株样品,测定其主茎高、主茎粗、叶数、叶重、角果重,晒干脱粒后,分别测定其千粒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以比较各品种间生长与饲草产量。
2.1.1 不同品种油菜主茎高的比较 由表1可知,各个品种的平均株高不相同,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秦优33的平均株高最矮,为84.06 cm,天油早2号的平均株高最高,达到了96.27 cm。天油10号的平均株高较为适中,达到了91.13 cm。以秦优33的平均株高为基准,秦优7号、天油早2号、浙平4号、天油10号分别增高7.93%、14.5%、10.2%、8.4%。
表1 不同品种油菜的生长状况比较
2.1.2 不同品种油菜叶数的比较 表1表明不同品种的叶数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秦优33的叶数最少,为13.0个。在参试的5个品种中,天油早2号的叶数最多,为20.3个,以秦优33的叶数为基准,秦优7号的叶数增加16.9%,天油早2号增加56.2%,浙平4号增加27.1%,天油10号增加28.5%。对于浙平4号和天油10号这两个品种,叶数较为适中。
2.1.3 不同品种油菜单株叶重的比较 表1表明5个品种的单株叶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秦优7号的单株叶重最轻,为44.00 g,天油早2号的单株叶重最高,为60.67g。其中秦优33和天油10号的单株叶重较为适中,分别为50.33 g和52.00 g。以秦优7号的单株叶重为基准,天油早2号增大37.88%,浙平4号增大34.84%,秦优33升高了14.38%,天油10号升高18.18%。
2.1.4 不同品种油菜单株角果重的比较 表1表明不同品种油菜的单株角果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在一定的施氮量的范围内,由于品种的遗传因素不同,所以各个品种的单株角果重不一致。其中,秦优33的单株角果重最低,为124.67 g,天油早2号的最高,为174.03 g,与秦优33相比,秦优7号增加了6.14%,天油早2号增加了39.58%,浙平4号增加了25.39%,天油10号增加了35.82%。
2.1.5 不同品种油菜根颈粗比较 表1表明不同品种的单株直径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天油早2号的单株根颈直径最大,为3.3 cm,秦优7号和浙平4号的单株根颈直径最小,为3.13 cm,各个品种间的直径差异不大,都较为适中。
2.2.1 不同油菜品种单株角果数的比较 由表2可知,天油早2号的单株角果数达到了显著水平,为424.52个,除此之外,最低的是天油10号,为381.62个,以天油10号的单株角果数为基准,秦优33、浙平4号、秦优7号、天油早2号的单株角果数分别上升了4.47%,4.95%,3.54%,11.24%。
表2 不同品种油菜的产量性状比较
2.2.2 不同油菜品种每角粒数的比较 由表2可知,各参试品种的每角粒数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最高的是天油早2号,为29.08个,最低的是秦优7号,为27.65个。与天油早2号相比较,浙平4号减少了3.30%,秦优33减少了3.54%,天油10号降低了4.53%,秦优7号降低了4.91%。
2.2.3 不同油菜品种的千粒重比较 由表2可知,各参试品种的千粒重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天油早2号的千粒重最高,达到了3.22g,最低的是秦优7号,为3.05g,以最大的千粒重天油早2号为标准,天油10号下降了4.03%,浙平4号降低了1.24%,秦优7号下降了5.27%,而秦优33则降低了2.48%。
2.3.1 不同油菜品种的鲜草产量的比较研究 油菜在未完全成熟时候,其全株都可以作为青饲料使用。由表3可得,天油早2号的鲜草产量最高,达到了16 291.67 kg,最低的是秦优7号,为11 770.83 kg。以秦优7号的鲜草产量为标准,天油早2号增加了38.41%,浙平4号上升了11.86%,秦优33增大了15.80%,天油10号增加了8.60%。由此可见,天油早2号的增加幅度最大,其可利用价值也最大。
表3 不同油菜品种的鲜草产量的比较
2.3.2 不同品种油菜的秸秆干重的比较 油菜秸秆粉碎后也是牲畜的良好饲料,其茎秆和果壳约含粗蛋白1.4%、粗脂肪0.45%,还含有少量的糖,对于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由表4可以看出,其他的品种与天油早2号之间都达到了0.05显著水平,同时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最低的是秦优7号,为9 416.7 kg,而秸秆干重最高的天油早2号,达到了13 033.4 kg,与秦优7号相比,天油早2号升高了38.4%,上升幅度最大,其余品种的上升幅度分别为18.76%(秦优33)、11.86%(浙平4号)、8.49%(天油10号)。天油早2号的秸秆可利用度最大,饲用价值较高。
表4 不同油菜品种秸秆干重的比较
2.3.3 不同油菜品种的菜籽产量比较 表5表明天油早2号与其余4个参试品种在0.05水平下和0.01水平下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最低的是秦优7号,为2 783.34 kg。以其为基准,天油早2号上升了20.85%,天油10号增加了14.37%,秦优33增大了12.57%,秦优7号增加了7.18%。
表5 不同油菜品种的菜籽产量比较
不同品种生长与饲养草产量结果分析表明,供试的5个油菜品种,在主要农艺性状上差别不甚显著。天油早2号油菜的主要农艺性状在参试的5个油菜品种中都是最高的,根据产量分析,天油早2号油菜的产量构成因素(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在参试的5个品种中也是最高的;在最终测产中,天油早2号的秸秆干重以及籽粒重也是最高。所以从理论上推断,天油早2号油菜的全株饲草产量最高,较适合作为畜牧业的可替代牧草。同时对于参试的其他四个品种,天油10号的饲草产量也较高,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对于秦优7号,在未收获前测定时,其农艺性状在参试的5个油菜品种中,还占据一定优势,但在最终测产时,其秸秆干重和籽粒重均为最低值。所以,最终饲用价值比较为天油早2号>天油10号>秦优33>浙平4号>秦优7号。
油菜的饲用价值具有着更为广泛的研究和利用空间,在新时代里寻找适合饲用的油菜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的替代牧草饲料,极大地节约人力物力资源,保护草场资源,促进我国饲料工业与种植业的协调发展,促进秸秆的有效利用以及油菜多功能利用,本试验仅仅研究了不同油菜品种的饲草产量差异,有关不同油菜品种间饲草营养价值差异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