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冰
【摘 要】傩舞傩戏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劳作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本文所要讲述的内容是在广西壮族地区存在的一些傩舞艺术特色的情况,从傩舞自身普遍的特性和在壮乡的生存个性角度入手通,过实地实际的考察专访,将傩舞在壮乡的存在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一个探究。
【关键词】民间舞蹈;壮乡傩舞;“生”与“再生”;流变
一、傩之源起说
傩,是与巫关系最为紧密的,原始社會先民对待这一文化现象没有能力去总结或表达,那些生命情调的宣泄和功利性目的的表露都是通过“跳傩”来实现的,到了汉代,这种风气就更加明显了。
汉代是一个重傩的朝代,这时期的人们普遍崇拜民族图腾,也非常迷信一些地鬼天神,这就造成了人们的心理特点是想借助某些意识上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傩舞是这一时期的仪式性舞蹈,对于它的起源学术界有很多观点,众所周知,我们的两大母亲河——长江、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两条河流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艺形式,有学者认为汉代时期在江西南丰县就最先出现了傩舞,这与早期的巫舞、魔术等民间艺术形式有很大的联系,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傩舞傩戏就是以江西南丰傩舞为讨论依据,看其他地区在这一艺术形式的影响下出现的傩舞新变化情况。
二、壮乡傩舞的几点艺术特性
在中国的西部和南部聚居着众多的民族和同胞,广西壮族自治区就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地理范畴,在这里世居着诸如苗、瑶、壮、佤等等多个民族,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这里的山水风貌,而是与当地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艺术形式,看看传统的傩舞表演在壮乡的情况是怎样的。
(一)“生”与“再生”特性
所谓“生”的特性,指的是自有了傩舞后其本身被人们赋予的文化内涵,“再生”性说的是傩舞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变化后被时代或被人们赋予的新的艺术特性内涵,这也说明了傩舞是顺应时代变化而存在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点来说明壮乡阳朔地区傩舞的艺术“生”性和“再生性”。
傩舞“生”的特性可以从其舞蹈演出情况来说,首先是舞蹈动作,傩舞的演出不同于专业舞蹈比赛的剧目。舞蹈动作特点多以围圈、缓慢为主,动作以脚上的移动居多,比如转圈舞蹈时,双脚会交替抬起,配以双臂的前后上下摆动,由于演出人员手中有时需要拿道具,故手上的动作就被弱化了一些。第二是队形变换,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有两横排、围圈、两竖排等等形式,在做围圈队形时所有的演员有时前后跟随,一前一后跳舞,有时全体面朝中间,双手抬起上扬,身体再俯冲下去,这些队形变化虽然简单,却可以让更多的人融入其中。
壮乡阳朔地区的傩舞表演还具有“再生”性特点,主要是与时代的关系层面,早期的傩舞表演形式比较单一,这势必会给傩舞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发展阻力,所以它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自身要做出一些改变。所谓的“再生”指的是傩舞在形式上的变化或与其他艺术的结合,拿现代舞来说,在其出现的初期与传统芭蕾舞是针尖对麦芒的对立关系,二者互不承认各自的科学性,然而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二者逐渐走上了“合作”的道路,开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趋势。
壮乡傩舞的“再生”性特点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舞蹈与舞蹈之间存在一种模糊的地带,即舞蹈可与杂技、武术结合,但并不能够与所有的艺术形式进行交融,傩舞也是如此,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艺术间的融合。傩舞表演与祭祀祈祷的社会风俗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可与具有这种特点的某些舞蹈形式结合,如表现祈雨的“雩舞”、表现家丁兴旺的“祀高媒”等等民间舞蹈形式。
壮乡傩舞的“再生”性还可以从其演出过程中进行研究,广西毛南族自治县的傩戏表演称为“肥套”,有“还愿”的意思,这种形式在演出时有很强的“幕表戏”特点,演出时根据剧情的大致情况由演员自由发挥,具有较强的即兴性。阳朔地区的傩舞可以借鉴这种形式,由原来单一的部分模块表演向幕表戏形式靠拢,如此可以让观众感觉观看演出犹如阅读剧本书目一般。
(二)冲破多面墙的束缚特点
艺术表演存在着多种欣赏模式,主要是针对观众来说的,从观众观看艺术表演的过程中看观众如何与艺术、人物角色等元素产生共鸣。我们可以将舞台划分为四个方向,即前后左右的“四面墙”,壮乡傩舞的表演风格也具有这种欣赏特点。
世界戏剧“三大体系中”的著名戏剧体系代表人物斯坦斯尼斯拉夫斯基对艺术在表演时的状况作过解析,他认为演员在演出的过程中应当和在自己排练时一样,不必考虑舞台前观众的存在,也不必考虑他们的心理感受,发挥正常演出水平即。中国传统的戏剧表演是要和观众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梅兰芳先生的艺术风格中体会到,他认为艺术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去表现生活中的事理,目的就是让观众也融入到表演中。梅兰芳先生的艺术表演理念说明了演员应当在通透的舞台上向观众表演,这就是挣脱固有的“三面墙”的思维,让观众能够从不同的方位和方向欣赏艺术。
壮乡阳朔地区的傩舞表演也具有如此的特点,在一个面积较大的演出场地中间是表演者,场地的四周则坐满了观众,这种演出场地样式是圆性的,不同于矩形形状的剧场模式,这就使得演出更具视觉穿透效果,观众不用担心某个地方出现欣赏死角,因为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不会只朝着一个方向表演,这就能让观众看到演员的每个动作。从演出道具来看,阳朔地区傩舞所使用的舞台道具有很多种,包括面具、手鼓、类似棒槌的长条等等,这些道具与演员角色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神秘感,向观众传递着当地人民对图腾的深刻崇拜。
三、傩舞在壮乡的流变趋势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一直致力于对傩文化的保护,2013年,北京舞蹈学院开始挖掘傩文化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创作,原创作品有《MASK》、《傩·面》、《傩·情》等,这些作品在许多地方都进行了展演,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就是因为对传统傩文化的认知感,根据实际的傩舞文化深入有傩舞艺术的地区,真实、客观地进行艺术创作,这些艺术活动意在通过舞者的亲身经历,向人们阐述中国古老的傩之文化。
壮乡傩舞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也应“引进来”和“走出去”,传统的傩戏表演模式已经趋向程式化和套路化的特征,发展到一定程度其文化内涵会被压缩,这就要求当地的文化部门认识到这一现状后要作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演员方面,阳朔地区傩舞的表演者大多是本地人,有着丰富分经验,那么,我们可以招募一些新学员进入团体之中,有擅长舞蹈的学员或舞蹈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可以作为招募对象,为今后新的演出作品的创作融入新的血液。在宣传方面,壮乡傩舞应当将本地的傩舞特色推向社会,傩舞的发展可以说是同宗不同支,这应是傩舞发展的分流趋势。
相信有壮乡本土气息的傩舞与现代艺术进行结合,其自身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力量,也能使其得到延续发展,在不破原有艺术结构和形式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这也是我们保护傩文化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 吕艺生.舞蹈学导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1重印
[2] 明文军.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12
[3] 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