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路径探析

2019-06-01 07:35吴朗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互联网金融探析

吴朗

【摘 要】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扩宽了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空间范围,覆盖了更多的长尾群体。本文对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监管进程进行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探析

互联网作为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现已遍布各个领域与行业, 而处于产业互联网时代条件下, 几乎所有的传统行业都被互联网进行重新整合或改造, 金融业也不例外。在互联网连接下, 信息不对称和围墙设置逐渐消失, 这使得金融业呈现去中心化、用户需求个性化与柔性化目标的发展趋势, 在此背景下, “互联网+”和金融业相结合产生了互联网金融模式。中国互联网协会曾指出, “从本质上讲,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 (ITFIN) 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是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金融业服务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和创新发展的结果[1]。它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传统金融服务, 还包括非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建立的电商平台, 投资理财平台, 民间资本借贷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障碍与问题

互联网在不断推动金融业创新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从而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一) 征信体系不完善

征信是金融服务主体进行放贷的依据, 但目前我国征信服务相对落后, 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需求。当前我国征信系统的突出问题是征信信息不完善、征信数据严重分割。我国企业征信及个人征信系统信息主要来自商业银行, 其未能有效整合分布在公安局、税务局、法院等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的信息。如在商业银行中, 其儲存的个人及小微企业的信贷数据较少, 这使得个人及小微企业的信用情况可能存在漏洞。此外, 国内民间征信机构的数据和规模普遍较小, 且从事个人征信的机构远少于企业征信的机构, 征信体系覆盖的范围不足。 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 农户和农民的征信体系建设尤其欠缺[2]。

(二) 基础设施不健全

互联网金融想要获得长久发展, 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 如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和标准接口基础设施。以网络基础设施为例, 其主要用于互联网的普及和网速的提高。由于我国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 受基础实施限制, 城乡之间的网络普及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导致了农村互联网发展缓慢;而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 要加大对互联网数据资产的重视程度、适度开放, 在合适条件下可使其数据市场化, 促进数据资产交易;标准接口的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是使得企业研发的产品能够相互兼容, 相互匹配, 从而降低运营成本[3]。

(三) 信息安全低保障

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及人工智能相结合的金融服务应用于支付清算、银行信贷、资产管理、数字货币等领域, 但其应用力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信息技术开展的金融服务, 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金融服务的质量。若黑客攻击金融机构的数据库, 可能导致用户信息的泄露、篡改甚至删除, 这对互联网金融用户的信息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金融拥有大量交易数据, 涵盖了“长尾”用户, 其面临的安全风险和信息泄露风险将更加突出。

(四) 监管体系不到位

互联网金融在金融模式上具有创新性, 是金融领域的新兴业态。互联网金融服务涵盖支付、信贷、保险、理财等多种业态, 行业内的混业经营趋势明显。我国原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是针对分业经营设立的, 不适用于现有的混业经营模式, 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4]。同时互联网、移动通信的虚拟特性, 使得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间、空间及行业界限, 这也加大了监管难度。互联网金融各业态监管发展不平衡, 较成熟的第三方支付相应的配套法律比较齐全, P2P网贷平台、互联网保险等业态的相关监管政策也相继出台, 但是仍然有部分业态的监管相对滞后, 并未形成完整的监管政策。

三、互联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一) 加强互联网金融融合先进技术的能力

企业应不断促进数字技术创新, 进一步提高互联网金融服务覆盖面, 降低金融产品的可得成本。数字技术如生物识别技术等, 为构建稳定、高效的身份识别系统带来了特有的机会。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已经涉足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瞳孔识别等高级别的防伪技术以保障客户信息安全。其中, 人工智能运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 通过分析用户留下的网络数据从而判断用户的实际需求。精准的行为匹配可以提升风控模型的预测能力, 大数据风控可以完成大量用户的贷款申请审核、反欺诈等工作, 并可通过积累的数据推测不同群体的违约概率、投资风险偏好等, 最终可利用这些数据引导借款人或投资人从而降低风险。最后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自学习能力, 不断智能修正, 提高预测的成功率。

(二) 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 有效地降低了获取数据信息的成本。而我国各数据平台处于“各自为政”的情况, 其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 这导致了用户有效数据难以进行统一管理, 这些割裂的数据不利于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打通各数据平台的藩篱, 使之形成信息统一的大数据平台, 通过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账户、纳入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及时公布失信个人和企业的情况, 维护社会信用体系的良好运转。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能够提高金融服务的有效性, 降低信息不对称,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我国金融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 进一步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不仅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还要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监管。法律法规方面, 一是要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产品的进入和退出相关机制, 要进一步细化进入和退出相关标准与法律法规;二是要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主体进行监管, 降低其行业风险;三是着力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多发环节, 尤其是与交易业务相关的环节;四是加强对用户的保护力度, 服务好用户是互联网金融的目标, 维护好用户的合法权益是互联网金融的基本要求。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方面, 加强行业自律应充分协调政府机关、金融机构、行业监管协会三者间的统一, 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业标准, 使监管部门及时发布行业发展情况, 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管控, 提升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控的能力, 形成有效的风险舆情体系, 使之及时发觉和处理风险事件。

四、结论

总之,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是为了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 保证行业内开展的所有业务都合规合法, 进而保障参与者的权益及金融市场的稳定。在大数据技术支撑的背景下,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并不是为了抑制金融创新, 而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一个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在保障互联网金融稳定发展的同时, 还会给金融创新提供足够的土壤。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够完善, 对于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监管缺乏经验, 因此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参与互联网监管体系构建时, 既要参考国外的监管经验, 还要考虑国内互联网金融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周雷,陈音,丁钰.新时代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投资动因实证研究——基于江苏5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OL].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19-25.02.005.

[2]邓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刑法介入路径探析——以P2P网络借贷行为的规制为切入点[J/OL].河北法学,2019(05):162-177.05.013.

[3]周雷,朱玉,谢心怡.互联网金融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与投资行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04):12-21.

[4]彭剑.校园网络借贷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基于江西省在校大学生网络借贷的调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147-149.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互联网金融探析
VR阅读探析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