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点体贴多一点体验
———以《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为例

2019-06-01 09:26赵劲松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宁小春体贴

赵劲松(特级教师)

近日,笔者听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或提醒或铺垫或及时指导,种种细致入微的“体贴”,折射出我们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与思考。

一、课堂透视——体贴还是掣肘

教师出示两道题,请学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

1.小宁和小春共有72 枚邮票,两人邮票的数量同样多,两人各有多少枚邮票?

2.小宁和小春共有72 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多少枚邮票?

师:哪道题更简单?

生:第1 题,只要除以2 就可以了。

师:为什么除以2?

生:因为两人邮票是同样多的。

师:第二题要复杂一些,用什么好方法来解决呢?

生:画图。

(学生的《学习单》上有明确的课题)

师:画什么图呢?

生:线段图。

师:应该画几条线段?线段的长短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

生:画两条。小春的画长一些,小宁的画短一些。

(请学生在《学习单》上把线段图补充完整)

请学生对照线段图把原来的题目读一读,再隐去文字题目,看着线段图复述题目。

师:只看图就能把题目说出来,说明线段图很直观。

师:第1 题两人邮票同样多,可以直接除以2。现在两人的邮票不一样多,怎样才能使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呢?邮票同样多后,再怎么算呢?来,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展示。

生1:把小宁的加上12 枚,两人就同样多了。

(教师请他在黑板上修改线段图)

师:采访一下,总数还是72 枚吗?

生1:不是,要加上12,是84 枚。84 除以2 是42枚,是小春的邮票数;42 减12 得30 枚,是小宁的邮票数。

生2:把小春的去掉12 枚。(教师请他到黑板上修改线段图)总数就变成了60 枚,相当于2 个小宁的邮票数,除以2 得到小宁的数量,再加上12 就是小春的邮票数。

师:很好,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把多的12 枚除以2。

师:让我们先把掌声送给他!(鼓掌)好,请接着说。

生3:把其中的6 枚给小宁,这样两人就同样多了。72 除以2 得到每人是36 枚,小宁的要减去6枚,小春的要加上6 枚。

教师再请三名学生依次重复三种方法,然后请全班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作业纸上写一写,分别展示算式。之后进行检验、小结、练习(略)。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表现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体贴、细腻——对比题的铺垫、《学习单》的暗示、线段图的“及时”出现、转化为“同样多”这关键一步的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适时”介入、学生代表的典型发言——把问题步步分解,于关键处提醒,在疑难处点拨,为学生解决问题扫除了一切障碍。

如此体贴,好吗?

看起来是好的。课堂行云流水,教师运筹帷幄,问题在师生问答间悄然解决。

然而,若从另外两个角度来看——

首先,从学生视角来看,这份体贴留给学生的是什么呢?学生遇不到障碍,碰不到困难,没有完整的学习任务和完整的解题空间,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地往前走。当一切“水落石出”之后,学生才得以去列式计算。笔者记录了时间,当学生拿起笔的时候,已经过去整整22 分钟。这是被时时回荡着的教师点拨的话语分割得支离破碎的22 分钟,毫无挑战,也毫无成就感。

其次,从学科视角来看,这份体贴对于策略的提炼与感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问题解决是载体,目标定位应该是形成策略意识,掌握策略运用方法。教师之所以做了如此多的铺垫与引导,其目的仅仅是让学生能够顺畅地将问题解决。然而正因为如此地顺畅,学生没有丝毫“饥饿”之感,又怎能对画图的策略“馋涎欲滴”呢?课尾,学生谈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时,大谈如何检验而少有说到画图,显然对这一策略是不感恩的,“感悟策略价值,形成策略意识”又从何谈起?策略意识、运用方法都应在学生的体验中逐步形成。而教师对学生作图的过多提醒、干预,也使得学生对作图缺少深入的体会。

本节课中,教师很体贴学生,体贴表现出的是教师的不放心和目标定位的偏差。看似体贴,实为掣肘。

二、前测分析——线段图离学生有多远

例题属于传统奥数题中的“和差问题”,因含有两个未知数,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而正是由于困难才凸显了画图策略的价值。那么,学生真的必须在教师的“体贴”下才能作好图、解好题、提炼出策略吗?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笔者选择了一所学校的两个自然班分别进行了两组课前测试。

第一组题:

第一组题是检测学生能否根据题目的文字描述画出线段图,表示出题目的已知条件,考查的是画图的能力。

对于线段图,学生并不陌生,三年级就接触过。从作业来看,他们都明白“线段图”的含义。全班46人,有31 位同学用两条线段表示,其中25 位同学能标准作图,有6 位同学没有把已知信息标注完整,或标注错误;有5 位同学用三条线段表示;有10 位同学用一条线段表示。

第二组题:

第二组题是检测线段图对学生解题的帮助有多大,能否根据线段图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探索出解题的思路,考察的是读图的能力。

第1 题,在没有线段图的情况下,全班47 名学生有32 人能正确解答,少部分学生有两种或以上方法,15 人解答错误。较普遍的错误解法如下:

完成第1 题后做第2 题。在有线段图的情况下,有34 名学生解答正确,也就是说原先15 名出错的学生中,仅有2 人因为线段图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思路。而在原本正确的学生中,有12 人在原有的方法基础上,借助图找到了新的解题方法。

从两组题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以下四点:其一,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其二,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尝试画出线段图,作图能力和对题意的理解是互为作用的,对线段图不应持唯一标准,画出“不标准”的线段图源于学生真实的理解,不应回避;其三,线段图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还没达到“有图就有真相”的地步,图与思路之间还有一个台阶要跨,读图是一个重点,学习困难的那一小部分学生需要同学或教师的指导;其四,画图策略的价值,不仅可以体现在由“不会”到“会”的转变中,也体现在由“单一解法”到“多样解法”的提升中。

三、教学重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基于对学生实际能力的了解和对策略教学目标的定位,笔者对本课进行了重构,直面学生的真实理解,给学生更开放、更自主的学习空间,让策略学习真正发生。

1.第一层次:感受需求——进行真探究,体验真困惑。

出示例题,学生轻声读题,独立思考、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收集学生典型作业(仅收集,暂不交流,以免对学生的二次解题产生影响)。

请没能做出答案的学生勇敢分享一下自己的困惑在哪里,疑难在哪里。

2.第二层次:建构形成——在二次解题中体验画图的价值。

(1)画图。

谈话:有的同学暂时没有找到解题的思路,其他同学的作业中又出现了不同的解法、不同的答案,看来理解这道题是有一些难度的,看不出这两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方法让我们能够把题意看得更清晰呢?

根据情况,由学生提出画线段图或是由教师直接指出。

请学生尝试画图,标出已知信息。

交流:分别展示不同的线段图,请学生分别说说画图时的想法。

特别是,对于画出三条线段和一条线段的图不予以否定。三条线段和两条线段加以对比后,可根据“72 枚”的含义简化成两条线段。一条线段的,在学生充分解释之余,予以保留。

(2)读图,再次解题。

谈话:仔细观察,从线段图中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在学生独立思考完毕后,请学生再次解答。

(3)交流辨析。

学生小组交流:给每一个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交流困惑、交流方法。

全班交流:教师出示第一次收集的典型作业,请那几位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一环节教师尽可能少一些干预,让发言的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让其他学生能够在认真倾听、思考的基础上加以质疑或是补充。

①第一次错误的同学,说说原先的想法,以及看图之后对原先解法的判断。可能有坚持原先想法的,也有改变想法的,分别说一说、辩一辩。

特别是典型的错误解法:“72÷2=36,36+12=48,36-12=24”,学生是知道“不相同不可以除以2”的,所以后面两步做了调整。要重点请学生结合线段图进行辩论。

在争辩中引出检验,探讨检验的方法。

②第一次就正确的同学,对照线段图说说思路,并说说新的解法。

在上述交流中,相机比较,画两条线段的图和画一条线段的图,哪种图更容易找到思路?

谈话:对于解决这道题,两种图都有帮助,但是画两条线段更容易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解决其他某些问题时,画一条线段可能反而比较便于分析。

③比较三种解法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都是先把不同的两个数量假设成相同的数量,平均分后再分别求出两种量。板书:不同→ 相同

(两种量)(一种量)(4)回顾提炼。

①回顾、比较两次解题过程,你想对线段图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图与文字叙述的对比、抽象思考与直观分析的对比、解法的多少对比中感悟线段图的价值,提炼策略。

揭示课题。

②回顾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想一想,解决问题我们一般要经历哪几个步骤?

板书:理解题意(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读图)→列式计算→检验反思

3.第三层次:丰富感知——在练习中提升作图与读图的能力。

根据提炼的解题步骤进行练习,经历作图与读图的过程,深入体验策略。

4.第四层次:联系升华——跳出“和差”模型,从全局认识画图策略。

(1)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呢?

使学生认识到,画图不仅仅是画线段图,圈一圈、画一画、示意图等都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常用方法。

(2)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用画图的策略解决什么问题呢?

学生畅想,引出例2 及后续的学习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面对一个问题,学生最想做的不是听教师细腻地分解铺垫,而是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时间去尝试探索。教师最应该做的,是少一点体贴,多一点引领,给学生多一点体验和成长的空间。

猜你喜欢
小宁小春体贴
成语乐翻天
深深地爱着你
成语乐翻天
INHERITANCE OF DIVISIBILITY FORMS A LARGE SUBALGEBRA∗
秋叶
不想去医院
CROSSED PRODUCTS BY FINITE GROUP ACTIONS WITH CERTAIN TRACIAL ROKHLIN PROPERTY∗
像极了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