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过”到“学会”
——特级教师朱国荣《抽屉原理》教学片断与赏析

2019-06-01 09:26陈李勇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玲生肖抽屉

陈李勇

最近,笔者现场观摩了特级教师朱国荣的《抽屉原理》一课。朱老师教学设计精巧,贴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引领他们一步步走向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片断一:

师:今天我们学习《抽屉原理》。学过的同学请举手。(大部分学生都举手了)

师:请说说什么叫“抽屉原理”?

(无人举手。教师问了几位学生,大家都说不清)

【赏析:在几乎全班都学过的情况下,朱老师直面现实,请了几位学生让他们说说对“抽屉原理”的理解。实际情况如朱老师所设想的那样,学生难以用语言准确地叙述什么是“抽屉原理”。此时,本节课的价值就开始显现了。】

片断二:

师:今天我们的学习从一个三年级同学的问题开始。

师:“抽屉是敞开的”是什么意思?

生:小明能看见抽屉里铅笔的情况。

师:小明的数学知识还不够,面对这两种选择,他有点犯迷糊了:该选A 还是该选B 呢?

生:我选B。第一种最多能拿2 支,第二种是最少2 支。

生:选B。如果是从最少的情况来看,第二种每个抽屉放1 支笔,还剩1 支笔,老师不管放哪个抽屉,都有2 支笔,他是不亏的;如果老师在一个抽屉里放3 支笔,那他就赚了。

师:我们可以简单地跟小明说:“如果选A,铅笔数就不会变;如果选B,至少可以得2 支笔。”

师:谁来解释一下?还有可能几支笔?什么情况下有4 支笔?

出示:

师:我有个疑问,你们说至少2 支笔,这里(指上面第一种情况)不是有“0,0”吗,为什么说至少2 支笔?

生:至少2 支的意思是小明得到的笔最少有2 支。

生:因为抽屉是敞开的,所以小明可以自己选,他完全可以选那个4 支的。

师:至少2 支笔,是不是要求每个抽屉里都是2 支笔?

生:不是。只要有1 个抽屉就可以了。

【赏析: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朱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感知规律的过程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材处理方式——先直接告知学生结论,再让学生说理相比,朱老师这个情境的设置不可谓不巧妙——让学生替小明做出选择,他们必然要对两种情况(尤其是第二种)进行深入的分析,展开积极的思考。在对关键的“至少”“总有一个抽屉”的理解上,朱老师的每一个追问都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思维不断走向条理、深刻。教材上那个艰涩难懂的结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 支铅笔”被学生自然地习得;变与不变思想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思想的魅力。】

片断三:

师:小玲的作业正确率高,老师也要奖励她,奖品是5 支铅笔。

师:四人小组讨论:1.老师一共有几种放法?2.根据这些放法,你们建议小玲选A 还是选B?

这次选A 的占大部分。

师:为什么这次选A?

生:如果老师用(2,2,1)的方法,小玲只能拿2 支,而第一种方法她能拿3 支。

生:我选B。最不利的情况,选中的几率只有20%,不亏不赚的几率有40%,有利的几率有40%,有利的比不利的多,所以我选方式B。

生:最不利的只有一种,其他四种都不会亏,所以我选B。

师:其他同学现在的想法呢?

生:我会选A。做最坏的打算,如果老师选2,2,1,那就对小玲很不利。

师:老师还没放之前,你能确定老师一定是按2,2,1 放的吗?

生:万一老师真的放2,2,1,那还不如拿3 支走。

师:选B 有风险,但也可能赚。这下小玲犯糊涂了。选A 给自己留了保险,选B 就有得更多笔的希望。

出示:

【赏析:情境没变,但是在经历前面的学习后,大部分学生第一次都选了B,这是学生思维的特点。部分学生意识到了数据变换带来的选择可能也会不同,纷纷拿起笔进行记录。经过讨论、交流后,学生展开了精彩的理由论述。正如朱老师总结的那样:选择A 的给自己留了保险,选B的就有得到更多笔的希望。这样的思考方式与实际生活中的很多情形(比如购股票)是极其相似的,体现了数学课的人文价值。】

片断四:

师:至少放了几个苹果?

师:明明最少放1 个,你怎么说2 个?

师:至少放2 个的这个“2”是和“1”比出来的吗?

生:不是。

师:观察最多的那个抽屉,还可以是几个?

生:3,4…10。

师:看来,这个2 是和3,4,5……10 比出来的,要看最多的那个抽屉。

【赏析:在这里,朱老师通过追问“明明最少放1 个,你怎么说2 个?”触发了学生思维的误区,给他们造成强烈的认知冲突,引发其深刻思考,使他们对“抽屉原理”的理解走向清晰。例子虽简单,但背后承载的数学思维却很厚重。】

片断五:

师:生活中有抽屉原理吗?

生:13 个人,有12 个生肖,至少有几个人在同一生肖。

(出示扑克牌。去掉大小王,还剩52 张,请5 位学生抽牌)

师:有抽屉原理吗?谁解释一下什么是抽屉?

生:至少有2 个人抽了一样花色的牌。4 种花色是抽屉。

师:有没有可能3 张重复?4张呢?5 张呢?

师:(呈现手机号码)有抽屉原理吗?有什么结论?(至少有2个数字相同)你能解释吗?

师:再接近生活一点,我看同学们就是一个个抽屉。任选3 位,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任选3 位同学,至少有2位同学的性别是相同的。

师:任选13 位同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至少有2 位同学的生肖是相同的。

生:我不同意,我们同班同学怎么可能有12 个生肖啊!

师:对于你们班来说,至少有几个同学生肖相同?对你们班来说有几个抽屉?

……

【赏析:“抽屉原理”作为一种模型,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在这一环节,朱老师安排了“扑克牌游戏”“手机号码问题”“生肖问题”三个内容。这三个素材的安排是极具深意的:一般情况下,它们都属于物体个数比抽屉数多1 的情况,学生都能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结论。但是朱老师偏偏在最后一个“生肖问题”上设置了一个学生容易忽略的前提条件:同班同学。很多学生掉进了“陷阱”,给认知造成了强烈的冲突。通过全班交流,学生逐渐发现了其中的道理。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充满张力,是一次惊险的追寻真理的“旅途”,也是从“学过”到“学会”的跨越。】

总之,朱老师直面学情,通过创设生动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充分经历思考、探究、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对“抽屉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真正从“学过”走向了“学会”!

猜你喜欢
小玲生肖抽屉
生肖转转转
抽屉
抽屉问题
“抽屉”问题
你的生肖是什么?
神秘的啼哭声
谁是小偷
生肖鸡的故事
可可西里没有海
生肖说马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