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盛
lnterview with Professor Zhao Zhenling
赵振岭,男高音歌唱家,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院教学带头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声乐家协会主席团执行主席。曾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天津市第九、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
1982 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曹悦荪教授、张松益教授;1987 年毕业留校,成为该院恢复民族声乐专业办学、成立教研室以来首批专业教师;2007 年民族声乐系成立,任系主任。
1986 年,参加“全国首届民歌、通俗歌曲大赛”获银孔雀杯奖;1987 年,参与创作并首唱的歌曲《后生再不愁娶妻难》获“全国广播新歌评比”创作和演唱两项一等奖;1988 年,获“第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优秀歌手奖;1990 年,获“金洲杯全国获奖歌手邀请赛”民族唱法金奖;1991 年,被中宣部评为“国家级尖子演员”;1994年,获“首届全国歌戏双栖明星大赛”金奖;1994 年、1996 年因演唱歌曲《老娘亲》两次入选中央广播电台“全国最喜爱的歌手”。出版个人演唱专辑《中国民歌四十首》《月是故乡明》等,多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曾为多部影视剧配唱主题歌和插曲。
在30 余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继承传统、融汇中西,不断借鉴和创新,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的优秀学生多次在全国和省级声乐赛事中获奖,先后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歌唱艺术》《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近年来,先后应邀在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贵州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院校举办学术讲座及音乐会,并被多所院校聘为客座教授。
初听男高音歌唱家赵振岭的演唱,是在2011 年本刊协同举办的全国性声乐赛事后的联欢中,作为评委的他即席演唱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不但获得了一众同行与前辈的首肯,而且时任比赛评委会主席的著名歌唱家吴雁泽听完赵振岭演唱后也赞赏有加,高度肯定了他对民族男高音演唱技艺的深入研究与传承发展。2015年,赵振岭出版了全新个人演唱专辑《月是故乡明》,他以抒情柔美的歌声将《为你歌唱》《我们是黄河泰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芦花》《我的深情为你守候》等十余首艺术性极高的创作歌曲娓娓道来,将西洋美声唱法的技巧与中国当代声乐作品演唱的需要巧妙融合,表现出民族男高音歌手中少有的对作品游刃有余地整体把控和对作品内在张力的充分展现。从20世纪80 年代登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领奖台,而后潜心民族声乐教学事业30 多年,赵振岭从未停止过对自身演唱技艺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
在演唱品质不断精进的同时,赵振岭教授也特别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研究的深入。针对民族声乐、民族男高音的训练和教学等领域,他提出了许多精辟而极具开创性的理论观念,如“一种唱法,多种能力”“民族声乐不能‘六亲不认’”“语言发展与声乐训练的关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对歌唱音色审美的塑造”,等等。近日,我专程拜访了赵振岭教授,伴着阵阵茶香,且听赵老师将自己对歌唱艺术的独到见解一一道来(下文中,赵振岭教授简称“赵”,访谈者简称“李”)。
2016 年8 月,“第一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在上海开幕。作为在中国举办的国际音乐赛事,主办方要求入围半决赛的中外选手都要演奏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并专门设立了“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最终一位韩国选手脱颖而出摘得奖项。《梁祝》的作者之一、作曲家陈钢对选手们的表现大加赞赏,他指出:“《梁祝》是属于世界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奏家赋予它不同的解读进行二度创造,给这部作品注入了新的色彩……”
看到朋友圈里转发的这条消息,赵振岭教授留言评论道:“一种方法,多种能力。”短短八个字,迅速获得了众多声乐界同行的赞同,或许这八个字也让声乐界持续多年的“美声”与“民族”两种主流唱法之间的某种对立局面,建立了全新的统一和联系。
李:赵老师,您说的“一种方法,多种能力”,应该来自您对两种唱法关系的独特解读吧,即“一种唱法,多种能力”或者说“一种唱法,多种修养”。这“一种唱法,多种能力”的内涵是什么?
赵:用西洋乐器小提琴来拉《梁祝》,就像让小提琴“说中国话”,演奏方法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音乐风格、音乐语言的表现。同样,我们学习的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归根到底,是一种唱法。我们的声乐教学就像打造一把音色优美的小提琴,让小提琴这样国际化的乐器既能演奏莫扎特、舒伯特的西方音乐作品,也可以“说好中国话、表达好中国人的情感”,让中国观众和外国观众都乐于接受。一把乐器演奏多种风格的作品,充分展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语言,这就是“一种唱法,两种能力”或“一种唱法,多种能力”。
具体来讲,“一种唱法”不是全盘西方化,也不是“美声唱法加中国字儿”,而是借鉴意大利古典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如声区的统一、充分的共鸣、整体的歌唱),融合中国戏曲、曲艺的演唱技巧的综合性演唱技术。我们学习西方音乐,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中国声乐作品。
“第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 部分选手及评委合影,后排左四为赵振岭(1988 )
与京剧表演艺术家邓沐伟(左一) 、张学敏(左二) 共同演唱现代京剧《沙家浜》 选段《智斗》
李:嗯,关于美声唱法与中国戏曲、曲艺演唱技巧的借鉴融合,您能否举出一些演唱或教学方面的实例呢?
赵:以我自己来说,虽然现在主要从事民族声乐的教学和演唱,但是我大学期间一直学习美声唱法,直到毕业,高音技术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声音的控制也有很多不足。后来,在继续钻研声乐之余,我结识了京剧名家杨乃彭、李莉、康万生等,通过拜师学习京剧,我逐渐发现唱京剧时咬字“不躲、不空、不虚、不抠”,这让我慢慢找到了演唱高音的着力点,突破了音域,高音也稳定下来,形成了贯通而统一的音色。这段经历,让我总结出现在经常给学生强调的技术要领,就是演唱中“逮住字儿,才能逮住劲儿”。新专辑里的这版《我们是黄河泰山》,我特意选择了京剧老生的行腔感觉来唱,结束句“我们就是黄河泰山”,“黄河”“泰山”两个词有意断开,强化顿挫感,就是借鉴京剧里的“叫板”来处理。
在教学中,我的学生一直是“美声”和“民族”两个方向兼而有之,而且,我还教过一大批从事京剧和曲艺演唱的专业演员。由于工作需要,他们唱一首大型作品可能要连续唱上半个小时,如果方法不过关,很容易唱坏嗓子。我通过“美声”的发声方法来调整他们,比如训练男声中低声区的“掩盖”、高声区的“关闭”,训练女声声区的统一,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共鸣,声音更加有穿透力,更加节省“本钱”,增强他们演唱的耐力。这就是掌握美声唱法的核心技术,在“乐器”的打造上不断科学化,不断与国际接轨。这也是当前民族声乐专业需要解决和完善的地方,有些民族声乐歌手还是“单声道”共鸣,有些民族歌剧的演出离不开麦克风,还不能像西洋歌剧演员那样运用整体共鸣,对“乐器”潜能的开发还远远不够。
在课程设置上,我多年来一直坚持开设面向声乐专业全体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中国民歌演唱”,课程采用边讲解边现场演唱的形式,突出实践性,要求学生做到“真唱”、“会唱”和“上台唱”。
在学术讲座中,赵振岭教授多次引用教育家叶圣陶的观点“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推而广之,声乐学习的过程,就是养成良好歌唱习惯的过程。赵老师进一步解释道,“高品质的演唱,不是简单的发声,而是附着了歌者的审美、情感与思想的艺术化表达,生活阅历、学习经历和思维方式等都会对歌唱习惯的形成产生影响。”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需要长时间的磨炼,也受到诸多具体因素的影响。
李:赵老师,您认为养成好的歌唱习惯,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李:人们常说,唱到最后,拼的是文化。这个观点强调的就是审美意识的重要性吧?
赵:养成好的歌唱习惯,首先取决于歌者对文化的深入学习,从而确立良好的歌唱审美。在声乐学习中,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站在文化与审美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在声乐教学和演唱实践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根源往往就在于文化与审美上的欠缺。比如很多人误认为美声唱法“只重声音不重字”,认为以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时咬字不准确、不清楚属于情有可原、无可厚非;也有很多歌者无视作品的创作年代、声音类型的划分,用唱巴洛克作品的音色唱威尔第的作品,以意大利歌剧的感觉唱德国艺术歌曲。而民族声乐的歌者则常常在唱古典诗词时不懂得营造意境,不懂留白,不注意咬字归韵,等等。
因此,从事美声唱法的歌者一定要学习欧洲音乐史,研究欧洲声乐发展史,了解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不同类型作品的风格和特点。从事民族声乐的歌者要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的文字、古典诗词和吟诵、传统戏曲与曲艺、传统民歌和民族器乐曲、书法绘画、民族民间舞蹈,我把它们称为民族声乐的“六亲”。“六亲不认”的民族声乐,是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也难以被中国观众接受和喜爱的。我大学毕业留校就进入学院刚刚恢复的民族声乐专业工作,当时民族声乐教研室设在民乐系。整整三年,我差不多天天和民乐系的年轻教师们一起排练、演出,还有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宋国生教授,以及作曲家鲍元恺教授等前辈大家的热心指导。耳濡目染中,我学习了大量的民族器乐曲、传统民歌、戏曲和曲艺等,了解了二胡、琵琶、笛子、古筝等各种乐器的演奏技法和代表作品。可以说,这段独特的学习经历,为我后来的演唱和教学储备了扎实的音乐功底。
在国家艺术基金“山东民歌表演人才培养” 项目上授课(2019)
在“第六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上主讲声乐公开课(2018)
李:赵老师,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在声乐教学和演唱中,对一些理论和概念生搬硬套,甚至教条化。这种钻牛角尖的思维方式往往容易陷入误区,使歌唱变得僵硬、呆板。这种情况就属于声音观念的误区吧?
赵:声音观念的正确与否,同样对歌唱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正确的声音观念,主要是靠教师的灌输和聆听优秀歌唱家的现场演唱,以及音像资料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思考。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声音观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歌唱习惯。比如,有的从事民族声乐的歌者排斥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习惯把两者对立起来,这是对美声唱法的误解和无知。声音观念的形成源自思维方式,学习声乐的人既要有刻苦努力的坚持,也要学会因地制宜的选择、吸收,两者相得益彰。声乐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往往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或假设,比如大家特别常见的“丹田气”中“丹田”也不是生理意义上的概念,因为气只能吸到肺部,到不了丹田。那是不是说学习唱歌只有抽象思维?肯定不是!有的学生学了多年声乐,老师问气要吸在哪里?他会指着肚子说,吸在这里。更有甚者,已经上到研究生,居然不了解肺的基本构造和具体位置。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要有形象的比喻、假设,而这些语言也需要有来自生理学、声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依据。如果教学语言过于空洞,甚至经常用一些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懂的语言去指导学生,显然不会获得好的效果。
李:在声乐教学和舞台实践中,心理因素往往统领着学习和演唱的整体状态,您认为心理因素对养成好的歌唱习惯有什么影响?
赵:简单地说,不同心理状态的人在学声乐时的表现会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比如特别热情、爱表现的人容易用情过度、用力过猛;慢热、高冷性格的人在表现音乐时总是缺乏激情、难以感动观众。还有的人课堂上唱得特别好,一到台上就很紧张,甚至演出的前一天就失眠;有的人正相反,一上台就高度兴奋,结果往往是超常发挥。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诱因不断增加,而心理状况对声乐学习和建立良好歌唱习惯的干扰、破坏往往根深蒂固。因此,培养积极、健康的歌唱心理是养成良好歌唱习惯的重要条件,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引起足够重视。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患者。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的相关诊断标准[1];(2)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3)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4:31,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5.89±4.09)岁;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7:28,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45.12±4.0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师生音乐会(2016)
李:很多取得突出成就的歌唱家,都说自己并没有那种让人羡慕的顶尖嗓音条件,那他们的成功是不是和突出的学习能力有关?
赵:优秀的歌唱家几乎都特别善于学习,有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重视读谱和重视发声练习。歌谱是每个声乐学习者必备的学习资料,准确读谱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这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初学声乐时,大家都会自备一个硬皮笔记本手抄歌谱,即使是五线谱,也是自己动手抄写。现在,我们能方便地买到各种乐谱,但很多学生却不去买正规出版的歌曲集,而是通过网络买谱子,这类谱子往往漏洞百出,根本无法使用。而有些学生准备的谱子,仅仅是给专业教师和钢琴伴奏用的,自己并不认真看,甚至完全不看。学唱新作品,基本是靠听录音或视频学会的,这几乎成为一种“常见病”。但声乐学习,不是鹦鹉学舌,学习一首新作品应该是先把谱子唱会、唱熟、唱透,然后再听不同版本的范唱。正规出版的乐谱,在速度、节奏、表情、气口等各个环节都有要求和提示,包括对钢琴伴奏。因此,认真读谱,尊重艺术家的创作,才是对艺术的敬畏,才是声乐学习的规矩。我们教师要让学生把守规矩当成一种习惯!
发声练习,是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技术训练手段,重视练声对养成好的歌唱习惯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坚持练声应该是每个声乐学习者的必修课,但是现在有很多教师基本不给学生用练声曲,上来就唱歌,唱大作品、喊高音,这是不严谨、不科学的。根据不同学生的嗓音条件和学习程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进行练声,才是声乐教学系统化、规范化的标志。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要多唱练声曲。这种练声曲,是指在美声唱法传统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由作曲家专门创作、结构完整、带钢琴伴奏、没有歌词(用一个或多个元音或唱音名)的练声曲,常见的有《孔空声乐练声曲》《阿勃特声乐练习曲》《瓦卡伊实用声乐练习曲》等。这类练声曲对音阶、音程、连音、跳音、颤音、装饰音、分句等各种技巧都有分门别类的针对性练习内容,也对表情、速度、力度有严格要求和详细标识。在欧洲专业院校,练声曲是声乐专业本科生持续数年的必修课,我在大学本科阶段也唱过很多“孔空”练声曲,并且是作为考试规定曲目。正确的练声方法和习惯是歌者声音的保鲜剂,对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大有裨益。
学习声乐和学习其他艺术一样都是从模仿开始。赵振岭教授不仅精于创作歌曲和艺术歌曲的演唱,也擅长演唱各类极富地域特色的传统民歌和京剧等传统戏曲作品,后者正是得益于他对各地方言及各戏曲、曲艺门类演唱中咬字发音特点惟妙惟肖的模仿。他总结道,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中国的民族唱法,乃至戏曲、曲艺,对语言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歌唱首先要有语感,有了好的语感才可能有好的乐感。归根结底,歌唱是语言的夸张、放大和传送,声音的训练和语言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声乐教学中注重语言模仿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会收获创造歌唱灵性的大智慧。比如,民族声乐艺术无论是作品创作还是演唱,都深深扎根于民族的语言。在演唱中国传统民歌和富有地域特色的歌曲时,如果能学习其所在地域的方言,模仿并抓住方言的特点、韵味,掌握基本的发音技巧、语言节奏,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赋予歌曲演唱极大的灵性。
李:赵老师,声乐学习中语言模仿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赵:语言的模仿,主要包括音调的模仿、音色的模仿和韵味的模仿。
模仿语言音调,难点就是语言音调中音准的把握,学不好很容易“跑调”。在模仿语言的音调时,也要注意节奏的把握,比如各地方言节奏复杂多变,重音也不一样。模仿各地方言,对声乐演唱中的音准、节奏训练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华北地区的方言(以汉族语言为例)旋律性较强,具有音调(旋律)多变的语言特征。受语言影响,北方戏曲多以梆子腔见长,铿锵有力、高亢明亮;曲艺多以说唱为主;民歌则是依字行腔的连说带唱。一首歌词按照方言朗诵,不用修饰,只是按照语调节奏和音高变化记谱便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比如以山东方言发音创作的《说聊斋》。据说,当年乔羽先生在电话里用地道的山东济宁话给作曲家王立平念了一遍《说聊斋》的歌词,然后王先生把乔老爷朗读歌词的音调记录下来,便创作出了这首歌曲。如果说北方语言是有声有调、旋律性较强的语言的话,那么南方语言则是声调多变的、节奏性较强的语言,所以南方的戏曲、民歌与北方相比,更低沉、委婉,讲究韵味。
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特殊的音色,语言模仿也要注重音色的模仿。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发音规律,由于咬字发声时使用的部位不同、阻气方式不同、使用腔体的不同,导致所产生的泛音也不相同。一般来说,人对自己熟悉的音色的辨别能力是天生的,但是对自己没有听过的语言和其所具有的音色就很难辨别了。学习民歌时,经常模仿各地方言,就能锻炼对方言特有音色的捕捉能力,有助于发现和总结方言之间的差异和规律。和乐器演奏一样,声乐演唱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音色的纯正,所以培养对不同语言特有音色的灵敏反应和准确的辨识能力对声乐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模仿语言的韵味和美感是获得演唱韵律美的重要手段。在方言中,韵味指的是语言中的虚词、衬字、叠字、儿化音、舌颤音、前鼻音、后鼻音等发音和咬字的特征。这些特征如果能模仿得纯正地道,语言的韵味也就出来了,歌曲的演唱也就有了灵魂。1986 年,我第一次面对面地听民歌手孙志宽唱起陕北民歌《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激动得热泪盈眶。歌中唱道:“羊肚肚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的)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个)话话(哎呀)招一招(个)手。瞭得见(那)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我泪(个)蛋蛋抛在(哎呀)沙蒿蒿林……”地道的陕北方言,凄美苍凉的音调,带着一股苦涩酸楚的味道,直入人心。陕北的方言和音调,陕北的音色和味道,水乳交融,难分彼此。如果用普通话演唱,显然不可能获得这种表现力。山西民歌《走西口》、东北民歌《看秧歌》、山东民歌《绣荷包》、湖南民歌《洗菜心》、苏北民歌《拔根芦柴花》和贵州民歌《摘菜调》等,也会有同样的差异。
李:赵老师,您曾经谈到,好的语言习惯有助于造就歌唱人才,能否举例谈谈这个观点?
赵:比如我的家乡天津,从20 世纪四五十年代起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歌唱家,如李鸿宾、沈湘、楼乾贵、郭淑珍、黎信昌、李光曦、王秉锐、于淑珍、蒋大为、关牧村、高曼华、郑绪岚、刘维维、刘跃等,在中国声乐界影响巨大。通过研究天津方言的发音特点,可以发现天津话和意大利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天津话发音比普通话“硬”,辅音重、节奏感强,喉咙更“打开”,去声的发音走向多并有后缀音,结尾多以元音结束。去声较多、清辅音浊化、元音被强化和重读,使喉头向下挡气比较充分,声带闭合好,咽腔开度大,咽壁拉力强。因此,天津人说话敢用嗓子,不虚、不空,不“躲”嗓子,从而使嗓音的机能得到更多的锻炼。人的肌肉是有记忆的,经常锻炼的肌肉就会发达,好的语言发音习惯是锻炼嗓音能力最好的“健美操”。相反,一些发音习惯不够好的地区出好嗓子的概率相对小一些。由于我自小一直生长、生活在天津,我会鼓励学生学习天津话,特别是对一些说话习惯不好的学生,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您认为,在歌唱学习中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赵:对于从事声乐演唱的中国歌者来说,既要学好官方的规范语言—普通话的同时又善于模仿方言,才是学习的智者。普通话发音要准确,方言发音味儿要浓,在掌握普通话演唱要义的同时,有选择地学习一些地方民歌、模仿几种方言,对声乐学习者提高文化修养、歌唱能力,以及宽幅度地选择和驾驭作品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