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军
摘 要:文章基于新高考背景,针对必修课程人文地理出现的新变化、新要求,提出了复习备考中要树立课标意识、素养意识、变革意识及应对策略,以增强新课改“三新一旧”时期高中地理教学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人文地理;课程内容标准;地理核心素养;立破并举
新高考背景下,山东省2017级高中学生将遵循“三新一旧”实施教学备考,然而,由于《指导意见》与老教材不匹配,且《考试纲要》尚未出台,人文地理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考试命题的依据、试题的题型等均不明确。此外,人文地理模块教学内容深广度难以把握,以及时代性強且富于变化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无疑为人文地理模块教学备考增加了难度。基于此,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谈谈关于人文地理模块的复习备考策略。
一、新高考下人文地理的新要求
1.《指导意见》人文地理内容标准的变化
与原课标相比,《指导意见》内容标准(表1)总量减至一半,即由16条减至8条。按常理,内容标准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将对复习备考提出颠覆性的要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笔者曾经参加过教育部《指导意见》的研制工作,当时新课标讨论稿已经成稿,而新课标人文地理部分最突出变化,是将原课标16条内容标准整合成8条,大家一致认为新课标的这种整合更科学、更具时代性,故此《指导意见》废弃了原课标的说法而套用了新课标的表述,即《指导意见》人文地理内容标准的这种变化,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删减”,而是一种内容标准的整合与融合。例如,《指导意见》内容标准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实际是原课标3条内容标准的整合与融合;内容标准8“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实际是原课标4条内容标准的整合与融合;再如,内容标准5“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这里所删除的农业地域类型,在分析具体区域的农业区位中依然还会涉及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只是在教学中不要求学生记住13种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在高考试卷中农业地域类型会作为已知材料告诉学生。
2.稳中有变,变中有忧
人文地理力图从人文要素的角度加以阐述,尤其突出人类各种经济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与自然地理相比,人文地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变化”,即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诸多新的变化,赋予更多新的内涵。笔者认为,许多一线地理教师不能及时捕捉新时代、新内涵,因而课堂教学显得“苍白无力”。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人文地理的考查让教师有一种“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感觉。
以2018年全国新课标Ⅱ卷选择题1~3为例,考查“信息网络”在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影响。在工业化时代,良好的区位意味着接近市场、低成本、临近交通线路;而信息时代的区位观念,则意味着可接近、快速沟通与高效益的网络,由此使知识因子、科技因子、创新因子的作用得以凸显[2]。从高考传递的信号可以看出,知识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对现场学习能力、现场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如果教学备考中按部就班、视教材为上帝,则很难与新高考的要求吻合,从而使高中地理教学面临新挑战。
3.等级考让人文地理地位相对上升
文综高考时,原课标必修一、二、三在高考中所占比重相当。新高考下,地理1、选修Ⅰ-1、Ⅰ-2删减了大量内容。相比较而言,地理2人文地理通过整合与融合,表面上内容标准数量减半,实际上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并没有减缩。由此笔者推测,新高考中地理2的地位相对上升,高考中的权重也会增加。
与此相对应,文综高考时,原课标地理1难度大、容量大,按规定时间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多数学校采取占用高一下学期一段时间。如此一来地理2成为“压缩版”,讲得不深不透,导致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把握不够准确,也不到位,使学生在高考中失利。新高考下地理2地位相对提升,教学备考花费的时间必然要有所增加,这一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新高考下人文地理的复习策略
基于新高考《指导意见》下人文地理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教师在备考中要树立课标意识、素养意识、变革意识,要与时俱进,立破并举。
1.比对课标变化,力求对症下药
针对《指导意见》中人文地理内容标准的诸多变化,每个学校、每位教师都要“精准把脉,对症下药。”
(1)人口地理。复习备考时,一是建议增加“人口增长特点,说明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它是人口合理容量的知识铺垫,这也是合格考和等级考试不可能回避的问题;二是建议增加“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这样会使得内容结构更加完善。
(2)城市地理。复习备考时,一是要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例如,有的版本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缺失或过于简单,可参照人教版相关内容;二是要关注两个核心考点,即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分布特点;三是注重主干知识的整合。具体建议如下:①补充城市外部形态:像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等;②读图辨识城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③读图辨识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④读图辨析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扇形、多核心模式;⑤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合理与否及其影响因素;⑥读图理解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3)农业生产。一是要调整思路。如将老课标中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调整为“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另外,由于老课标中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在环境保护有阐述,在本部分删除。二是要创新教学内容。地理学科的时代性特点决定了在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尤其要关注中央一号文件,了解农业发展新趋势,如土地流转、土地承包、农业工厂化、农业与互联网+、城镇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旅游等,这些因素学生非常陌生,需适量增加相关新素材、新情境才能适应等级考试要求。
(4)工业生产。一是要对核心概念的正确理解。如“工业地域”核心概念在本章节的地位,课标要求是“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但由于离开工业地域的发展变化,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便失去了载体;再者,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本身就是工业区位因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还应进行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的复习。二是与选修环保融合。由于老课标中的“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在环境保护有阐述,在本部分删除。三是要创新教学内容。同前面农业一样,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时,尤其要关注工业发展新趋势。
(5)交通运输。要与新课标对接,嵌入新课标的理念。该部分的课程內容标准出自新课标,而教学内容建议“结合实例,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异同,概括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及其变化对聚落、商业网点的影响”,为现行课标。这种不对称的组合,要求教学既要以老教材为本,又要补充高考需要的新知识、新资料,如中国运输方式的新变化,高铁、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等时代知识。
(6)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该部分的课程内容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可参考中图版。在教学中,加大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案例研究。借用我国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果,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二是注重与选修环保的整合复习,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2.研究高考试题,落实核心素养要求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地理学科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理念的主要途径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即落实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的内容。
近几年高考非常注重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已经实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转变。例如,2018年新课标Ⅰ卷第36题为例,第(1)问“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第(2)问“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两个小题的设问,都蕴含着地理学思想重要内涵,同时也反映了人文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根据对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及其地理环境的区域认知,运用尺度转换和因地制宜思想进行分析,不难对题目的设问作出推测:由于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俄罗斯配建港口对项目建设到运营都有重要影响,体现了认知地理问题“动态”特征,即“时间”线索;俄罗斯配建港口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则可对北冰洋经济活动和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角度分析其经济价值,体现了地理认知的“空间”线索;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反映了项目建设中因地因时制宜思想。第(3)问“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市场竞争力需要先明确市场在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再分析比较优势,分析“运输距离—运输成本—产品价格”几个要素的关系,较好地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第(4)问“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较好地考查了区域认知。(试题结构如图1所示)
如何在人文地理教学备考中落实核心素养?下面重点谈谈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首先,人文地理中有关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和商贸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地协调观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其次,地理的综合性、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进行人文地理的复习时,不仅要结合人文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而且要与自然地理融合复习,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引导学生要用全面、系统和动态的视角分析问题。例如,复习气候专题时,不仅要分析气候与地形、水文等自然要素的关系,还要分析气候与农业、工业等人文要素的关系。
再次,由于地理区域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在对地理事物进行综合分析时,要引导学生结合其区域特点具体分析,从区域差异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形成准确的区域认知能力。
3.与时俱进,立破并举
(1)有立有破,立破并举。复习人文地理时,要有立有破,立破并举。所谓“立”主要是指立模、建立思维模板或答题模板;“破”主要是指破模,打破原有的答题模板。
如何建模?即加强地理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科思维方式。在复习备考中,如果从地理学思想和方法出发,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关联性与结构化,进而明确学科逻辑、学科思维方式、各种分析方法,无疑有助于地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地理学常用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地理时空思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想、区域发展因地制宜思想、人地关系协调思想、生态思想、区位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图2反映了基本地理思想间的内在联系,在复习人文地理时,要让学生把基本的地理思想融会贯通。
分析地理问题或地理现象,一般要先确定事件发生所在地的空间区位,了解该地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然后解释所观察事件的空间变化,并根据地理事件特性,筛选出区域特征,将地表空间适当分区,以确认该地区各分区的空间特性。再分析该地的事件或现象与其他区域的关联。最后提出解决措施。概括起来就是按照“是什么→在哪里→怎么变→为什么→影响谁→好不好→怎么做”思路分析地理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地理思想,可以有效培养地理学科思维方式,解决学生“不会想”的问题,但我们也经常遇到学生答题要点不全或答不到要点上的问题。所以,只有“立模”是不够的,还需要“破模”。
那么,又如何“破模”?就是要突破思维定式,能在真实情境中分析并解决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在熟记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的基础上分析相关问题时,往往出现不切实际的答案要点,这就需要从一般性分析方法出发,对“特殊”的地理现象或规律进行阐释,围绕一般与个别之间的辩证关系具体分析,即要有“哲学思维”思考问题,这种方法往往能让人看清一个地理事物的本质。例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综合题第36题,以贵安新区的数据建设为背景材料,重点考查考生对新兴产业(数据中心及相关产业)的理解能力,活学活用产业布局原理、空间集聚效应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的能力,尽量避免考生死记硬背和按套路答题[2]。如第(3)问,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回答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发展的相关产业,考查的视角非常新颖,学生要灵活迁移所学知识才能正确作答。
(2)融入时事地理,与时俱进。新课改下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明确提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在课程内容上“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内容,努力呈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充实丰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相关内容[3]”。通过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分析,不难发现,人文地理试题的情境设置和内容考查,也多聚焦或涉及全球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从当今我国的伟大经济建设和重大社会发展成就以及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等方面设置情境,问题的设置非常注重地理知识的应用性,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等地理学的教育价值。例如,2018年高考试题从地下工业区位的选择到高速公路限速的分析,从“一带一路”天然气项目到贵州大数据区位的考查,从大别山国家级贫困县脱贫到南康木匠大批返乡开办家具企业,无不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因此,在教学和复习备考时,要培养学生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如“一带一路”倡议中合作共赢和中国贡献,关注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粮食安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振兴老工业基地,京津冀协同发展”“精准扶贫”等热点问题,并通过地理视角认识和分析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文科试题分析(2019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2,87.
[3]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