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姣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卫生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于育龄妇女群体。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白带增多、下腹疼痛、腰骶疼痛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慢性宫颈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很有可能诱发宫颈癌。因此,对于慢性宫颈炎科学有效的防治十分重要[1]。在防治慢性宫颈炎中,健康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及依从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以90例患者为例,分析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详细如下。
选取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4.3±2.8)岁,病程1~4年,平均(1.5±0.5)年;观察组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3.9±2.7)岁,病程1~3年,平均(1.6±0.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叮嘱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给予患者正确的生活指导等。
观察组4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使得健康教育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比如针对认知度较低、学历较低的患者,需要采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健康宣教,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认知度,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于心理情绪较差、抗拒护理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进而逐渐引导患者接受健康教育。②生活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要有充足的睡眠、愉快的心情、干净的卫生习惯等,这对于防止慢性宫颈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③治疗健康教育。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避免感染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叮嘱患者坚持科学治疗,以此来提高治疗效果。④预防健康教育。为了避免慢性宫颈炎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做好预防健康教育,比如要叮嘱患者做好避孕措施、外阴清洁工作等。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内裤的清洁、杀菌工作,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多运动,以此来降低慢性宫颈炎的发生。
观察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采用自制量表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发病原因、缓解措施、健康生活习惯、预防措施,每项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掌握度越高。
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四项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说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s)
组别 例数(例) 发病原因 缓解措施 健康生活习惯 预防措施对照组 45 7.3±1.2 7.5±1.1 8.1±0.6 8.3±0.7观察组 45 9.0±1.4 8.9±1.0 9.2±0.6 9.2±1.1 t值 - 6.581 7.147 6.259 6.274 P值 - <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9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n,%)
慢性宫颈炎对女性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如果该疾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进而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慢性宫颈炎,不仅需要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同时科学有效的防治也尤为关键[2]。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预防慢性宫颈炎的发生方面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组间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四项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说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9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注重对患者展开全面的健康教育,包括生活健康教育、治疗健康教育、预防健康教育等[3]。在健康教育干预下,患者能够对疾病及预防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进而更好的规范自身的生活习惯及预防措施,有效降低慢性宫颈炎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在防治慢性宫颈炎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同时降低慢性宫颈炎的发生率,防治效果良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