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星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江苏 苏州 215500)
下腔静脉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若未经过有效治疗,可引起肺栓塞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可危及患者生命。通过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致死率,同时可有效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下腔静脉滤器长久植入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例如,下腔静脉闭塞,复发性深静脉血栓等,而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需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将其取出,有效降低因长期放置过滤器而引发的多种并发症,可回收滤器一般于治疗后2~3周取出,但部分植入的滤器会出现倾斜,滤器内存在血栓等现象,都会导致滤器回收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因此,本文主要对可回收滤器的回收技巧进行总结,进而提高回收滤器的回收率。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2月35例常规圈套技术未能够成功取出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患者。参与本实验的患者中,男18例,年龄30~68岁,平均(49.58±4.91)岁,患者滤器体内平均置留时间(25.64±3.19)天,女17例,年龄31~69岁,平均(49.32±4.85)岁,患者滤器体内平均置留时间(26.05±3.88)天。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均为单肢下腔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
260软导丝成袢法:应将单弯导管和260 cm导丝送至滤器近端处,并将导丝的头部尽力伸长,使其能够与粘连处滤器与血管回收钩贴壁导丝的软头从滤器与血管内壁壁之间的缝隙相接触,在导管的配合下使导丝可发生折返,需要向前送圈套器,导丝的头段可导管套牢,最终可形成闭合的蓝状结构,导丝向前送回圈套器,沿着回收导管将导丝前端拉出体外,全部过程需在透视器的指导下完成。
胃镜活检钳辅助法:胃镜活检钳辅助法,针对滤器倾斜或回收贴壁患者效果较为显著,治疗前应对另一侧的股静脉进行评估,若未形成血栓即可由另一侧股静脉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将6F血管鞘及胃镜活检钳送至滤器下方,调整活检钳角度,使活检钳能够接触滤器下方支柱的外侧,通过拉动活检钳,将滤器改变方向,由另一侧股静脉送入回收导管,最后使用圈套器对滤器进行回收。
猪尾导管搅拌血栓法:将长为150 cm的泥鳅导丝前端的软头进行塑形,塑形为篮状,随后将其缓慢送至滤器中间,做顺时针旋转,使导管可对血栓进行充分搅拌,将血栓充分粉碎后,进行下腔静脉造影,当血栓变小或者消失后,可进行滤器回收。
分析全部患者的滤器回收结果。
采用SPSS 17.0软件计算35例常规圈套技术未能够成功取出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患者数据,n表示例数,占比用%表示。
滤器回收取出结果具体如下,见表1。
表1 滤器回收结果 [n(%)]
回收过程的时间为2 0~9 0 m i n,平均时间(55.64±3.69)min,取出后,患者的腹部或者要不疼痛症状有效缓解,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均在3天内出院。
静脉滤器是一种预防肺栓塞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滤器在治疗及预防肺栓塞的同时,也能够对患者机体的下腔静脉产生影响,并能够再次诱发血栓的形成,长期将滤器放置于患者的体内引起的并发症已经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1]。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患者的下腔静脉滤器可以正常取出,但针对无法顺利取出的患者可采用多种手段辅助取出,滤器常发生折断、头侧端倾斜等问题,可通过260软导丝成袢法、胃镜活检钳辅助法、猪尾导管搅拌血栓法等辅助手段进行回收,并且通过上述方法回收率器可达到100.0%[2]。
综上所述,通过掌握滤器回收的技巧,可提高滤器的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