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光,郑 跃,耿 婧*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1)
本研究中选取某医院心内科在2018年1月~10月接诊的接受冠脉造影手术治疗的心脏病病人68例,通过随机分配的形式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人。其中对照组中,年龄40~77岁;观察组中患者年龄39~78岁;样本患者中都在样本医院接受了冠脉造影术,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都接受了冠脉造影手术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基础的护理手段。手术前核查体征状况,保证患者身体特征可以支撑完整台手术。手术完毕观察刀口的恢复状况,并监测观察相关病理数据。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护理之外,加强了冠脉造影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经过观察期后,通过不记名问卷的方式,调查分析患者的康复及并发症情况,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2.1 手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工作主要是心理干预,通过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让患者了解手术的步骤,作用,告知其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身体反应,如或会出现暂时心绞痛,局部麻醉针剂可能会有轻微痛感,从而让患者消除术前因不了解情况产生的心理负担。同时手术的相关情况要让病人家属了解情况,同意签署知情书。
1.2.2 手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为保证患者的氧气摄入,会给其提供2~4 L/分钟的鼻导管氧气流供应。如果手术中患者的监测体征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如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及时静脉注射多卡因,如果出现室颤危险,应马上电除颤将患者心率调整至窦性心律。
1.2.3 手术后护理
手术后24小时内,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病人的体征监测频率,比如体温,心率数据。有的病人会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高烧的情况,医护人员应考观察是否是因感染身体出现的自我保护,同时实施物理降温手段。对于因迷走神经反射所造成心率不齐等状况,要尽快处理应对。
根据对样本患者的调查问卷数据,将统计情况数据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各组的统计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的偏离情况,以t检验检验差异性;若P<0.05,表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两组共计68位患者的病情数据分析,得出围手术期间的干预护理与基础护理对患者康复效用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对照组样本的术后并发症率17.6%,观察组为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对满意度是85.3%,观察组为97%。
并发症比较,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的并发症情况统计显示,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7.6%,观察组为8.8%,见表1。
表1 病例并发症对比表 [n(%)]
在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方面,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3%,观察组为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病例满意度对比表 [n(%)]
冠脉造影手术是心脏病患者治疗的通用手段。患者会在冠脉造影手术围手术期出现一些焦虑恐惧心理,影响治疗康复。通过围手术期间的全程的各项强化护理操作干预,可以有效较少手术并发症,让患者的实现良好治疗效果。其中术前护理可以放松患者的心理紧张焦虑,有助于主动配合治疗;术中护理可以有效应对手术过程中的突发状况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护理则是通过饮食、心理、肢体、观察等多方面的干预让尽快康复。通过实验数据发现,冠脉造影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病人的康复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