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教师的发展

2019-05-30 19:24马红芳巩伏英
语文建设·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文本目标

马红芳 巩伏英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说,教师成长是课堂改革的关键。教学改革要在课堂上实现,其成果也主要体现在课堂上。通过对一些课堂教学实例的解析,我们可以思考语文教育教学的关键问题,从而明晰教师成长发展的方向。

一、教学实例解析

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具体来谈。

1.学习目标方面

学习目标是教师教学时面对的首要问题,学习目标要根据学情、学段、单元学习目标等制订,但教师心中必须时时刻刻装着教育目标,才能准确而高明地制订学习目标。

教学实例一:学习目标要精准

笔者曾听不同学校的教师讲《最后一课》,发现很多教师将学习目标定位在“学习韩麦尔先生的爱国品格”,忽视了文本本身强调的东西——热爱母语。这就背离了文本的旨归。《最后一课》通过一个小孩子的一点一滴的心思变化、一个个场景的转动,不断地来强化“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母语”这一主题。从开头的“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到“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到最终“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从开头“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到“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就是通过这一个个细节描写来展现“最后一课”的含义:母语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可是很多教师在韩麦尔的人物品格上用力过猛,没有注意文本本身的深意,导致虽然讲“爱国”,却在空谈,没能将“爱国”落到实处。爱国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有的人可以用自己的才能实现本人的社会价值,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实现爱国;而对于学生来说,热爱母语、认真学习母语才是真正的爱国。一个人不认真学习母语、不热爱母语,能称之为爱国吗?教师如果这样讲解,就能使学生明白热爱祖国不是口号,爱国要脚踏实地。“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地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节课如果能让学生记住这句话,一定比学生仅仅学习韩麦尔的品格要更好。

教学实例二:学习目标要高明

2018年哈尔滨一位教师与深圳一位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其教学内容是统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外国诗二首”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哈尔滨的老师抓住“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这一句进行旁征博引,从古今中外名人遭受的苦难说开去,最终谈道:“无论生活多么悲惨、社会多么黑暗,我们都要懂得在绝境中怀揣希望。”这个教师的教学可谓高矣,其点睛之语恰恰是他为这节课制订的学习目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在解读文本时,教师是引领学生“审悲”还是“审美”,会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在一些课堂上,常常会见到一些现象:对于一些描写人物生活比较悲惨的文本,常见的人文性学习目标是“品味人物生活的悲惨”。这个目标不能说错了,但并不高明,如果让学生从文本中看到作者或人物身上昂扬向上的精神,懂得在绝境中依然要寻找生活的希望,依然要想象并追求生活的美好,这将对听课的学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让他们即便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都不会失去生活的信心。

通过以上对学习目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对文本解读得不到位,制订的学习目标不精准、不高明,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有所偏失,直接影响学生能力、思维、情感的发展。

2.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方面

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直接关系到学习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方法是否恰当,教学过程中是否能把握学情,進行相应的点拨,这些都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比如对朗读法的运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当之处。

杜佐周在《读法教学法概要》中谈到,在某种情形下,朗读亦有其价值,而且是要应用的。借助朗读,可以让学生慢慢品味文本的意义,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但朗读仅仅是教学的方法之一,要根据学情适当使用,不可过度使用,甚至以朗读替代讲解。

教学实例一:有效的解读可以增强朗读的效果

笔者曾听过一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军旅思乡曲”专题课,涉及《木兰辞》和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在课堂上,教师运用了多种朗读形式: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共读;单人读,组合读;教师读,学生读。可是,教师却没有意识到,《木兰辞》《长相思》是可以互相解读的好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时代的人在军旅之中对故乡的眷恋。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不正是“山一程”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不正是“水一程”吗?“燕山胡骑鸣啾啾”“黄河流水鸣溅溅”,这不正是“故园无此声”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和“身向榆关那畔行”何其相似!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朗诵的基础上,对《木兰辞》和《长相思》展开对比阅读,可能会更有利于学生对军旅情思之类诗词的理解。

教学实例二:朗读不可以代替讲解

《散步》是统编本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此文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一位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朗读”,一节课全程以朗读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没有阅读别的文章,讨论、发言的机会也几乎没有。

《散步》对于中学生来说,思想情感比较容易理解,本节课可以借助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和晓畅素雅的语言美,增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但不必一节课全程朗读。强化了朗读,却忽视了讲解,忽视了大量阅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收获甚微。

毋庸置疑,朗读对于说话、写作都有帮助,但是否安排朗读,要根据文本的需求和学生的学情而定。有的文本需要以朗读为重点,如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等散文,李白杜甫的诗歌等。而有的文本,必须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后再进行朗读,这时候的朗读才真正有效。如果学生不理解文本,仅仅朗读,那么,无论课堂朗读的形式如何多样,对学生的学习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朗读,一定要适度,切不可过度。朗读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只有将朗读与讲解有效结合、交替使用,才能既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情感,同时又让教师的教学过程呈现节奏感,不使学生感到乏味。

以上所谈的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其实都与教师自身的素养不足有很大关系。

二、教师专业发展解析

语文特级教师李家声先生说:“教育的最大气力当用在教师的提升上,任何时代都如此。”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没有教师的发展,就谈不上学生的发展。

教师首先要通过学习,具备较为深厚的基础学科素养,其次要对教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加深对教育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制订正确和精准的学习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教学过程,实现学习目标的同时实现教育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地推动学生的发展。

1.教师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素养

鲁迅说:“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和血。”这句话可作为语文教师发展自我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标准。教师“肚里有货”,才能上好每一节课。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将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等融会贯通,培育自己深厚的学养。

有一个学生问自己的老师:“吾”和“我”谁出现得早?因为在一般的人看来,似乎“吾”是古代汉语,“我”是现代汉语。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下经典中的语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关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

除了以上这些,“吾”和“我”在《老子》《庄子》《墨子》中也大量出现,可见,早在先秦典籍中,“吾”和“我”就一直并存,“我”并非现代才有,“吾”并不比“我”出现得早。这个问题虽小,但检验了教师的学养。教师如果熟悉经典,就会脱口而出,轻松解答学生的疑惑;如果学科素养不足,就会在这里“卡壳”“出糗”。

教师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扩展教学视野,在教学中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如教学统编本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一课,在欣赏长城内外的风光时,如果能推荐学生阅读清代龚自珍的《说居庸关》、朱彝尊的《出居庸关》,就能给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将山川地理、历史与课文结合起来,从而不仅使教学变得有趣,也能使学生增长见识。“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将长城内外的风光描绘得多么迷人!《说居庸关》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长城一带的地形和雄关的价值。而这一切,检验了教师对中国地理知识的储备和文学素养。

由此可见,教师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学养的确是第一位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语文学科的专业素养,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永远不可能替代教师的文化功底,不能弥补教师知识的浅薄、素养的不足。

2.教师要深化对教育的理解

任何学习目标的背后都有教育目标,制订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就决定了将会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教师的教育理念会影响教师设定的学习目标,所以教师在教育方面的“识”,即对教育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爱因斯坦说:“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习很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大脑会思考。”在这里,爱因斯坦说的“事实”就是知识。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探究能力、鉴赏评价能力、表達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其中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有批判性思维,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走向深入。批判性思维的要素是:理性、质疑、求证、求真、求精、开放。其中“开放”最重要,拥有了开放的眼界、胸怀和学识,才能有“批判性思维”,才能有批判的能力。比如课文中出现的“帝国主义”一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忽略了。对于这个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师既要讲解又不能过多耗用课堂时间,因为它是教学难点,但不是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三言两语对这个词语进行简单解释,告诉学生这个词语使用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明白“帝国主义”一词在当今时代显然已经不再适用,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关系极大,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笔者曾看过两位中学语文教师讲“联想与想象”,其中一位教师讲统编本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女娲造人》这篇课文时,在课堂上让全班学生模仿女娲补天,目的是学习文中动词的作用;而另一位教师让学生自由编写故事,充分发挥想象力,结果一个女生编写了一个精彩的“女娲补地”的故事。这两位教师因制订的学习目标不同,在课堂上的着力点也就有区别,最终教育价值大不一样,其教学质量高下立判。

苏东坡说:“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此话是写作之要,也是教育之要。“意”即思考,仅仅阅读而不思考,读得再多也没有用。所有的读,需要以思考统摄。思维能力是学生素养的一大关键能力,教师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除了思维之外,情感的发展也是教育极为重要的目标。卢梭说,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有知识、有智慧,而在于有道德本性,这种本性实质上就是情感。孔子说“君子不器”,也是强调人要有思想情感。若是一个人知识渊博、能力强大,却冷酷无情、没有情操,他对社会可能不会带来好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无数人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这些高学历、高水平的人给世界造成的巨大危害,充分证明使人完善的是情操,而不是理性。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学生需要全面提升知识、能力、思维、情感。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教师要不断发展自我,增加自身的学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抓住问题的实质,给学生最美好、最优质的教育。

猜你喜欢
语文主题学习文本目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语文主题学习”中的文本整合
我的“语文主题学习”探索之旅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课本的有机整合
山区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初探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