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议论性课文教学的语用学基础

2019-05-30 10:48鲍道宏
语文建设·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议论性鲁迅语境

鲍道宏

议论性课文如何教,是一个牵涉多学科的学术问题。研究并合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跳出问题本身,具有更广阔的理论视野。新兴的语用学对于某些议论性课文的教学具有参考价值。一方面,议论文对作者而言,或者要说服人,提出一个观点;或者要说服人,驳倒一个观点,相较于其他文体具有更为强烈的对象意识、时间意识与情境意识。尤其是驳论性文章,本身因某一论点而发,意欲驳倒对方论点,其针对性、时效性更强,读者要准确理解这类文章,就应具有语用学视角。因为对象、时间、情境等问题,都是语用学关注的中心议题,即语境问题。读者如果缺乏语用学视角,轻则不能全面理解文章,重则可能曲解文章,课标规定的议论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也可能落空。

本文以统编本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备课为例,探讨这个话题。

一、落实课标:不应忽视的基础

课程标准无疑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纲要。

为简明起见,我们直接引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簡称“2011年课标”)中有关议论文教学的具体规定。2011年课标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第8条规定:“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统编本的编者在阐述教科书编写意图时说,九年级“交叉安排议论性文章阅读”,旨在培养学生议论性文章的阅读能力。显然,统编本这种安排,是具体落实2011年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议论文阅读能力的目标要求。

议论性课文教学中,无论帮助学生学会“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还是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都需要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语境信息,说得更直接些,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并形成结合语境分析文本、准确理解文本的能力,达到课标规定的阅读能力发展的目标要求。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而议论性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阅读、理解这类文章,尤其是时过情迁之后阅读、理解这类文章,有一个语用学的视角,便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可以说,落实初中议论文课程教学目标,语用学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基础。

二、“简直是诬蔑”:此言过否

与其他教师一起备课时,有教师拿出一篇《驳论写作尤重论证严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新解读》(以下简称“新解读”)的文章。该文作者是一位大学中文系教授,提出的基本观点竟是“鲁迅错了”。作者称,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撰写过程中,既没有“讲究政策,把握好分寸”,又没有做到“论述严密”,以至于文章出了“纰漏”。

“新解读”第一个观点:鲁迅批评那些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人,说他们“简直是诬蔑”,鲁迅这样说“会伤害自己人、朋友包括我们要争取的旁观者,这样很容易‘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壮大敌人的势力,不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如果此说成立,鲁迅先生不但错了,而且错得十分严重。

可惜,“新解读”作者完全没有语境意识,无视鲁迅写这篇文章的语境背景。仅仅从一个抽象的角度讨论措词的“合理性”,就断言鲁迅论证过程没有“讲究政策,把握好分寸”。我们知道,语用学一般将语境划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与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情景语境涉及言谈的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以及交际参与者(涉及参与者的身份、职业、思想、教养与心态)。理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驳论文章,不仅需要考虑参与者,时间与话题尤其不应忽视。统编本的编者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课文助读系统中,编者介绍:“‘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一些人对抗日前途持悲观论调,为此,鲁迅写了这篇文章。”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人,当然不会忽视,此文发表三年后,就爆发了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写于国运危岌之际。可以说,当此之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事实之真假,几为国家民族存亡之命门。真,则民族必亡;假,则国家有望。或者,从另一角度讲,强敌压境,民族危亡,一个爱国的中国人,无论如何也要压住社会上冒起的悲观论调,鼓舞全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从现实层面讲,起码一部分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这一事实,不仅在逻辑上可以打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调,更在民族存亡危急关头鼓舞^们抗日的斗志,显得弥足珍贵。正在这一严酷的社会语境之下,论及这一攸关国运的话题时,鲁迅先生说:“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从语用学视角分析,这样说,不但言之成理,而且论出有因。根本不存在不讲究政策、没把握分寸的问题。倒是“新解读”作者指责鲁迅先生“情感、锋芒都是不对的”,真可谓“此言过矣”。

三、“自信力”:鲁迅认知错误吗

“新解读”作者认为,“鲁迅先生对‘自信力的概念认知显然是模糊的,或者说是狭隘的”。他提出以下理由:“先前信‘地,信‘物”,“自夸‘地大物博”等,就是有“自信力”,因为这是中国的“地”,中国的“物”。对中国“地大物博”的自信(夸),当然就是有“自信力”,而不能说是什么“他信力”。

这牵涉到语用学研究中的“上下文语境”问题。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1975提出了著名的“会话含义”理论,会话含义从此成为语用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在“会话含义”理论中,格莱斯提出了会话双方的“合作原则”,其中一准则即是“关系准则”。“关系准则”就是“要有关联”。在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1986年威尔逊和斯波伯提出修改后的关联理论,他们提出“处理信息的普遍目的是以最小的处理成本获取最大的语境蕴涵”,他们具体阐述道:“我们设想认知的普遍目标是获取有关联的信息,关联性越大越好。我们还设想感觉自己有价值说话的人会设法使自己的话有尽可能大的关联性。因此,听话人在处理每一句话时都应该运用这个永恒的设想——说话人已设法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地有关联。这个设想我们叫作关联原则。”

为什么鲁迅先生不把“先前信‘地,信‘物”,“自夸‘地大物博”当作有“自信力”,而谑称为“他信力”?运用关联原则,我们须在文本上下文语境中,仔细分析鲁迅先生所称的“自信力”的意义。

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鲁迅先生谈及“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句段,似乎可以推测鲁迅先生所称的“自信力”的意蕴。文章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很明显,这些具有“自信力”的人,主要是他们身上有一种精神。或“埋头苦干”,或“为民请命”,或“舍身求法”,全凭着人自身内蕴的精神。这些人,其自信、精神之外无所依傍。自信力,对他们而言,就是对人自身的信任。

可见,鲁迅先生本文中所提的“自信力”,便含着不假于外力而独凭自身信念、执着、坚韧与牺牲精神奋斗的人所具有的对人自身信任的力量。那么,根据语用学关联原则,前文的“自信力”自然也是指对人自身信任的力量。如此,“先前信‘地,信‘物”,“自夸‘地大物博”,当然不能称作“自信力”,而只能算是“他信力”。

可见,指责“鲁迅先生对‘自信力的概念认知显然是模糊的,或者说是狭隘的”,若引入语用学分析,其自身的荒谬,也就昭然若揭。

四、“中国人”:部分还是整体

“新解讀”作者还认为,鲁迅与自己指责的对象一样,也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鲁迅自己一方面说“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另一方面又说“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果真如此吗?

恰如语用学家所言,听者(读者)对“‘话语意义的准确理解是指听话人(读者)依据说话人(作者)已说出来的话语的字面意义和特定环境推导出说话人所说话语的准确含义”。语用学提出了“意义(meaning)”与“含义(implicature)”的区分。简单地说,“意义”指言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是去情境的。“含义”是在“意义”之上,叠加了根据当时语境推导出来的“言外之意”。依据语用学这一理论观点,联系鲁迅先生这段话的上下文语境分析,可以清楚地回答“新解读”作者的质疑。鲁迅先生写道:

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语境不仅为作者顺利表达语义提供支撑,也为读者理解文章给定了限制。就是说,读者有时候对字面意思的理解,必须服从语境的整体结构。这段文字中,“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鲁迅先生用“中国人”,显然是借他人之口接着说而已,含有引君入瓮的意思。至于“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句话,由于上下文语境制约,“中国人”只可能指前文刚刚提到的“求神拜佛”“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的那些“中国人”了。即便作者没有在“中国人”前面加上“一些”之类的限定词,读者也绝不会误解,以为是说“全体中国人”。因为语境已经作出了限制。

初中议论性课文教学,与其他文体课文教学一样,一定要建立在教师正确理解课文,并能自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相对于其他文体,议论性文体由于提出观点,或者意欲驳倒他人观点,其对语境的依赖尤其强烈,读者,包括教师、学生这群特殊的读者,想要能正确地理解文章,必须高度关注文章写作的诸种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或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对一般读者而言,这样可以准确把握作者的原意。对特殊的读者——教师和学生,要从这论述性文章中获得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资源。因为语用学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研究语言,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猜你喜欢
议论性鲁迅语境
鲁迅,好可爱一爹
写作指津坊
情理结合著华章
鲁迅《自嘲》句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高中议论性散文习作探微
跟踪导练(三)2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小说语文体式中的议论性修辞文本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