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
摘 要: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部分,在倡导民主正义,践行公民教育的今天,法制教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发展至今日,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然呈现出大而空的状态,形式化、成人化的特点突出。在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的引领下,中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生活化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从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如何实现等方面论述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生活化。
关键词: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生活化
现今,众多学校都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有学校开始编写教材,有学校聘请专门的法律教师,有学校专设中小学生法律课堂,有学校开展了众多关于法制教育的宣传。当然,这些措施对于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有一定帮助的。
一、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是使中小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通俗易懂的法律常识,通过进行法制理念的启蒙教育,逐步培养他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那涉及到中小学生相关的法律究竟有哪些呢?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得知,主要包括《宪法》、《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的法律法规教育,此外,《民法》《经济法》等其他法律中的相关条款也与中小学生有关。
二、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第一,教育本身的要求。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对教育界的影响深远,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教育即生活”的内涵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可见,教育只有与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生活化是教育本质的要求。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其生活化亦是教育本质的要求。
第二,法制教育的目标诉求。法制教育源于生活的需要,法制教育理应为人的生活服务,其根本目标是促使人过一种美好的生活,在此点上已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法制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增强中小学生的法律知识,培养他们守法、用法的能力,树立权利义务意识,学会正确地行使权利,积极地履行义务,更重要的是要为培养学会生活的合格公民做准备。可见,“生活”与“法制教育”的关联何其紧密。
第三,中小学生心理特点的要求。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注意力不够集中,易受外在事物的干扰,对生动活泼的事物感兴趣,法律知识如果以一种机械的条款呈现,这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此外,法律知识中一些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法律规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困难,对于这样有理解难度还有些枯燥的法律知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显然不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生活化,就是要将法制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将法律条条框框的内容与中小学生的具体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个体经验相联系,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又进一步促进学生经验的改造。这是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的。
三、怎样实现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生活化
第一,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理念生活化:回归生活,培养小公民。在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理念上,要坚持把法律启蒙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应树立教育生活化,实践公民教育的理念。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引导中小学生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了解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了解法律的作用和自己的权利、义务,从而面对困境学会选择,学会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学校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应牢记我们培养的是公民而不是臣民。
第二,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生活化: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中小学生的生活中与法律相关的事件比比皆是,与其照本宣科,不如将生活中的违法问题、侵权现象以及发生在中小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作为素材来进行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中小学生从违规到违法到犯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我们在进行法制教育时应与中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结合起来,对日常生活中中小学生违反《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进行正面引导、合理教育。许多实施的犯罪行为就是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不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法制教育不仅要重视预防犯罪,更重要的是应当提高对生活中一般违法违规行为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小学生理解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所以在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要多联系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多关注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对不当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同伴交流,多进行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行为教育,从生活细节上指导他们, 第三,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方法生活化:立足生活,走向实践。
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时候我们面对着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成人法律意识的淡薄,违法现象的泛滥,维权意识的缺失。连成人的法制教育都存在问题,我们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的期望值不能过高,也不能急于一时,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法制教育,在年幼的时候将"法"的意识植于他们心灵之壤,将权利与义务的概念种于他们幼小的生命之中,他们心中不会燃起民主法制的希望之光。
参考文献:
[1]过振兰.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载《科研经纬》.
[2]李翠君.对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方法与手段的探讨,载《学科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