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中IL-2,IL-10的表达及意义

2019-05-29 02:41王翠彦李晓伟黄文富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平均年龄梅毒血清

王翠彦,李晓伟,黄文富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0

梅毒是我国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1]。梅毒血清固定对患者的危害较大,一方面是容易对性伴侣传播,另一方面是会进展为显性梅毒,甚至梅毒三期;还会对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造成破坏;而且梅毒血清固定多在生育期女性中发生,使得新生儿先天性感染风险增加[2-3]。研究其发病机制,对于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研究结果,该实验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来该院进行诊治的143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分别检测不同感染状态中IL-2、IL-10的变化,进一步研究梅毒不同感染阶段细胞免疫分子水平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该院皮肤科门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查综合诊断的梅毒患者。根据患者诊断情况分为 A 组(23例)、B 组(40例)、C 组(40例)和 D 组(40例)。A组:符合一期梅毒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男性14例,女性 9 例,年龄为 21~48 岁,平均年龄为(32.47±4.88)岁。B组:符合二期梅毒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男性26例,女性 14 例,年龄为 21~49 岁,平均年龄为(32.55±4.71)岁。C组:早期潜伏梅毒同时排除神经梅毒。男性24例,女性16 例,年龄为 23~49 岁,平均年龄为(32.18±4.66)岁。 D组:血清固定同时排除神经梅毒者。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为 23~47 岁,平均年龄为(32.09±4.15)岁。 正常对照组(40名):同时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男性25名,女性 15名,年龄为 23~49岁,平均年龄为(32.78±5.12)岁。所有被研究者的性别、年龄等具有可比性(P>0.05)。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被研究者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协议书。

1.2 方法

标本收集:首先对所有研究者进行HIV抗体、RPR、TPPA检测,购买RPR、TPPA检测试剂,所有试验方法均按照说明书进行。

细胞因子检测:仪器为酶标仪。

细胞因子前处理方法 A、B、C、D4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静采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静脉血 2 mL,立即以 4 000 r/min,最大离心力 2 325 g,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后-40℃冻存待测。

细胞因子检测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A、B、C、D4组及健康组血清IL-2、IL-10水平。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EL1SA试剂盒购自美国PBM公司。所有相关的试验操作均由专业人员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450 nm波长下读取吸光度(A)值,以标准曲线为依据,计算其浓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IL-2、IL-10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多组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对于多个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表明,各组IL-2、IL-10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A 组最高,其次为 B 组,C 组第三,D 组最低,均高于对照组(P<0.05)。IL-10正好相反。见表1。

表 1 被研究者 IL-2、IL-10 水平对比对比[(±s),pg/mL]

表 1 被研究者 IL-2、IL-10 水平对比对比[(±s),pg/mL]

组别 IL-2 IL-10 A 组(n=23)B 组(n=40)C 组(n=40)D 组(n=40)对照组(n=40)F值P值75.91±14.66 38.54±10.11 34.19±8.66 30.48±7.41 27.25±6.34 68.475 0.036 158.98±12.34 180.49±13.66 194.18±12.95 199.47±15.37 88.01±9.78 99.124 0.028

3 讨论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uidum,TP)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传染病,且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4]。部分梅毒患者经过数疗程正规驱梅治疗但RPR仍持续阳性,关于其血清固定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梅毒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二者有密切相关性[5-6]。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各组IL-2、IL-10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最高,分别为(75.91±14.66)、(158.98±12.34)pg/mL,其次为 B 组,分别为(38.54±10.11)、(180.49±13.66)pg/mL,C 组第三, 分别为 (34.19±8.66)、(194.18±12.95)pg/mL,D 组最低, 分别为 (30.48±7.41)、(199.47±15.37)pg/mL,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27.25±6.34)、(88.01±9.78)pg/mL。 而 IL-10 正好相反。 研究表明,IL-10与Th1产生的 IL-2相拮抗而又处于一种正反馈机制,两者同时表达上调的时候,使得使免疫功能状态趋于平衡平稳[7-8]。有关梅毒患者血清IL-10的水平与机体免疫功能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不一,Wu D[9]认为梅毒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与血清IL-10水平的上升密切相关。谢丽明等[10]研究表明:一期梅毒组IL-l0较健康对照组无差异,二期则显著升高,之后随病程进展呈升高趋势,随病程发展IL-10在血清固定组患者达到最高。血清IL-10水平的异常改变,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和该文的研究结果一致。梅毒宿主细胞的免疫功能抑制能够促使血清IL-10水平异常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血清IL-10水平,可以促使抑制性T细胞的功能得到发挥,阻遏由于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促使机体保护性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是影响其病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病期梅毒患者存在一系列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和细胞免疫抑制现象。综上所述,梅毒血清固定可能与IL-10,IL-2存在着某种关联,尤其是IL-10,同时推测IL-10可能为梅毒感染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细胞因子,可能为Th1/Th2漂移假说以及CD4T+和CD8T+细胞变化共同通路的节点。卢淑娇[11]等比较了健康者、梅毒未治疗、梅毒治疗后转阴以及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血清IL-10和IL-12水平,并分析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2、IL-10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各组的IL-10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的IL-12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2、IL-10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得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423,P>0.05)。这和本文的研究结果相左,分析其原因,可能其选取的样本和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有差异,关于其具体的相关性,还需要扩大样本量和样本种类,进行进一步研究。胡晓燕等[12]探讨IL-2、IL-10和TNF-α在早期显性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IL-2、IL-10和TNF-α均参与了梅毒的发病,IL-10表达上调可能是二期梅毒发生辅助性T(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和该文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希望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应该更关注患者的免疫学状态,在对梅毒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临床上不仅要进行常规的驱梅治疗,还可根据患者不同的免疫状态采取增加一些免疫调节剂,从而使得患者的细胞免疫能力得到调节和增强,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平均年龄梅毒血清
隐性梅毒更危险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二期梅毒误诊为男性尿道旁腺炎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