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锋
蓬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烟台 265600
脑出血为高血压脑出血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以50~70岁作为高发人群,且男性发生率相比女性较高。高血压脑出血以冬季发病为主,其主要是在患者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后发病[1]。研究显示,若机体长时间存在高压状态,易导致其脑动脉产生玻璃样变性,进而降低其脑血管弹性,同时增加其脆性,在局部动脉受到血压冲击情况下易增加其栗粒状动脉瘤风险,在血压上升期间易导致动脉瘤发生破裂,最终引起脑出血。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通常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易导致疾病复发,增加患者机体痛苦。故此,清除脑内血肿为主要治疗目的[2-3]。该研究对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各项情况(效果等)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将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病人,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本次研究均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同意,患者或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认知障碍和意识障碍,无法进行沟通;②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比如恶性肿瘤疾病、造血系统异常以及血液系统疾病;③各项临床资料不完善,不符合本次研究需求。观察组-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范围在 61~82岁,中位年龄为(71.78±1.66)岁。 对照组-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范围在62~82岁,中位年龄为(72.34±1.92)岁。2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资料对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即控制血压、吸氧治疗、止血治疗、降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1.2.1 对照组方法 治疗内容:对照组实施穿刺引流术,根据CT结果明确患者血肿穿刺部位,并测量血肿中心直至穿刺点的距离,待完成钻颅点的标记后,行钻颅操作[4]。于患者血肿腔内将引流管以垂直方式刺入,在穿刺过程中应避开重要血管,并将针尖置于血肿中心位置,同时在血肿抽吸过程中对抽吸方位进行不断更换,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不断冲洗,直至冲洗液颜色呈清晰状[5]。
1.2.2 观察组方法
治疗内容:观察组实施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穿刺引流术操作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尿激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10930112;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0万 U)使用剂量为10万U,待注射完毕后,在3 h内将引流打开,根据2次/d的频率进行注射,直至血肿几乎消失后停止。
对比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再出血率。
治疗效果的判定:患者经治疗2周后,格拉斯哥评分为5分,且无神经功能障碍,各项症状明显消失,被认定为显效;患者治疗2周后,格拉斯哥评分为4分,伴有轻微神经功能障碍,但能够生活自理,被认定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格拉斯哥评分≤2分,且存在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相比治疗前无改变,被认定为无效。
应用SPSS统计学26.0软件分析所有“观察指标”,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率2.00%低于对照组再出血率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0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率
在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中,高血压十分常见,多数患者发病后一般无严重症状,且不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6]。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易增加其并发症风险,其中以脑出血作为常见并发症类型,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高血压性脑出血为高血压常见并发症,其主要是由于机体长时间处于血压升高状态所致脑动脉受到影响,再通过疾病的发展,最终形成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通常在情绪激动、运动强度过大、用力排便下发病,同时具有发病急促等特点,一般在发病后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发展直至高峰。患者以发病后明显头痛、伴有、躁动、嗜睡以及恶心呕吐等作为临床表现。
研究认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及时治疗为改善预后的关键,同时能够使其神经缺损程度减轻,降低其复发概率[7]。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通常以综合治疗方式为主,比如饮食控制、内科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外科治疗等,由此改善其病情发展。其中外科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是指患者在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通过手术方式清除患者水肿和血肿,进而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内科治疗主要以吸氧治疗为主,叮嘱患者保证绝对休息,及时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并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等;康复治疗主要以控制血压、脑水肿,降低患者颅内压,同时对其出血症状采用止血药和凝血药进行控制,进而促进其早期康复[8]。
传统的开颅手术能够将患者血肿有效清除,同时具有降颅压、止血的效果。但由于多数老年患者存在严重脏器慢性疾病,易导致其手术耐受性较差,同时对麻醉要求较高。而穿刺引流术则无需开颅操作,术中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损伤,手术时间较短,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故此广泛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但该种手术存在血肿清除不彻底的不足,易增加患者后遗症风险。尿激酶属于一种纤溶酶原激活物,其能够直接作用于人体脑血肿部位,并快速进行溶解,进而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同时能够预防继发性脑损害。研究显示,尿激酶能够在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产生直接作用,进而使纤溶酶原催化裂解成纤溶酶,而纤溶酶不仅能够使纤维蛋白凝块降低,同时还能使人体凝血因子(Ⅴ、Ⅲ)、血循环中纤维蛋白原得以降解,进而达到较好的溶栓目的。另外,尿激酶还能使人体血管ADP酶活性得以提高,进而有效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由于尿激酶的活性易被血浆内某些蛋白进行抑制,故此,在使用该药物时选择局部用药具有更好的疗效。研究认为,在对脑水肿体积进行明确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大量尿激酶治疗,其不仅能够使患者血肿得以清除,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风险。通过在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该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手术效果;观察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率2.00%低于对照组再出血率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能够预防患者发生再出血情况,降低其再出血概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高映熙学者在研究中“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9],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2.1%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8.4%,该次研究中观察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79.00%,从周伟学者[10]研究的 “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一文中,将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8例实施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治疗,对照组58例实施保守治疗,两组在再出血率结果中,观察组再出血率3.4%低于对照组13.8%,与该文研究结果中观察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率2.00%低于对照组再出血率23.00%,其与该次研究大致相似,由此证明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而该次研究中研究多项指标,高映熙学者研究中只研究了一项指标,其可能和选取例数相关。
综上所述,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十分显著,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