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梦
【摘 要】石道姑这一人物形象在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整部《牡丹亭》中也有着重要地位。本文将从文本入手,对石道姑出场念白中的集唐诗与《千字文》进行研究,以期对石道姑出场念白乃至其人物形象有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牡丹亭》;石道姑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4-0010-03
王思任在《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叙》中说:“《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若士以为情不可以论理,死不足以尽情,百千情事,一死而止,则情莫有深于阿丽者矣。况其感应相与,得《易》之咸;从一而终,得《易》之恒。则不第情之深,而又为情之至正者。①”
“情”是《牡丹亭》主要描绘之物,对剧中人物和情节的分析也多与情相连。“杜丽娘之妖也,柳梦梅之痴也,老夫人之软也,杜安抚之古执也,陈最良之雾也,春香之贼牢也②”,王思任用一个字分别概括了几个人物的形象,而其判断的根据即是这些人物在杜丽娘、柳梦梅二人的爱情中所起的作用。王思任的评点中没有涉及石道姑这一人物形象,但是笔者认为石道姑这一角色在《牡丹亭》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集唐诗和对《千字文》的引用两方面对石道姑的出场念白进行研究,以期对石道姑出场念白乃至其人物形象有更好的理解。
石道姑出场念白的四句集唐诗为:“紫府空歌碧落寒(李群玉),竹石如山不敢安(杜甫)。长恨人心不如石(刘禹锡),每逢佳处便开看(韩愈)。”作者将几句诗句巧妙组合,既对石道姑的身世有所暗示,也渗透了对于世态人情的感慨,增添了整部剧的精神内涵与教化意味。
首句“紫府空歌碧落寒”出自李群玉的《紫极宫斋后》,全诗为:“紫府空歌碧落寒,晓星寥亮月光残。一群白鹤高飞上,唯有松风吹石坛。”原诗运用了星、月、鹤、松风等意象,描写了紫极宫的空寂悠远。“月”这一意象是静谧悠远意境的代表之一,同时与中国佛教禅宗以月喻禅异曲同工。白鹤与松风是一种旷远空灵之境,体现了紫极宫之氛围。而石道姑念白集唐诗以这一句开头,既有紫极宫、紫阳宫二者同为宫观的相似意境,也与石道姑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相照应。
次句“竹石如山不敢安”出自杜甫《绝句四首·其三》,全诗为:“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借“欲做渔梁”描写浣花溪水势之浩大,又因“作鱼梁,須劈竹沉石,横截中流,以为聚鱼之区,因溪有蛟龙,时兴云雨,故公不敢冒险以取利。③”而不敢冒险。杜甫写不敢以筑堤竹石为安,从中流露出他对于能否在浣花草堂安住下去的担心,隐隐显示出忧国忧民思想。这一句诗也与石道姑的人生经历相联系,映衬了石道姑想要安宁人生而不得的境遇。
第三句“长恨人心不如石”出自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七》,全诗为:“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诗人由瞿塘峡的艰险情境引发对世态人情的感慨,发出“人心不如水”的感慨。瞿塘峡之险,险在“嘈嘈十二滩”,而人心之险,却可“平地起波澜”。石道姑念白中这一句集唐诗与原文相差一字,一解为讹误,一解为有意改之。若为有意将“水”改为“石”,既可让人联想到《竹枝词》中与流水相对比,表达诗人对于世态人情的感叹,又以“不如石”更强烈地表现出人心变换难测、无法坚如磐石之感。同时,此句之“石”与第二句之“石”相呼应,“竹石如山”尚且“不敢安”,何况不如石之人心。
第四句“每逢佳处便开看”出自韩愈《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全诗为:“曲江山水闻来久,恐未知名访信难。愿借图经将入界,亦逢佳处便开看。”贞元十九年,关中大旱失收,民不聊生,身为监察御史的韩愈即上疏为民请命,因其言辞激烈而被贬连州为阳山县令。这首诗即为韩愈入境前向张公使君借阅《韶州图经》时即兴之作。其诗显示了韩愈对于百姓的爱以及对自己守土之责的认真。原诗中尾联表达了韩愈希望每逢佳处能更好地了解相关的风土人情,此处与石道姑念白前几句相联系,可视为每一次遭遇“人心不如石”,都会有这样“竹石如山”亦“不敢安”的心境。
石道姑说:“论出身,《千字文》中有俺数句。④”与《千字文》相结合叙述身世,既有插科打诨的效果,也由于《千字文》文本的进入产生了文本之间的冲突效果。《千字文》共有250句,石道姑出场念白中就引用了114句,可见汤显祖在这一人物身上所用的笔力。同时,对《千字文》的化用也涉及了性别文化的描写,也与其他文本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异质性。
石道姑念白中对《千字文》的引用,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不改变原文句子的意思直接挪用;二、只截取原句中的一两个字来进行表达;三、对原句进行化用,赋予原句新的内涵。
不改变原句意思直接挪用的引用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表示物品、场所等客观性事物:“宫殿盘郁” “东西二京”;
2.表示人称:“诸姑伯叔” “亲戚故旧” “鸟官人皇”;
3.表示某些被普遍接受的观点等:“福缘善庆”“祸因恶积”“荣业所基”“孝当竭力”“入奉母仪”“上和下睦”“器欲难量”“四大五常”“年矢每催”“驰誉丹青”“殆辱近耻”“并皆佳妙”;
4.表示某种行为“求古寻论”“林皋幸即”“夫唱妇随”“接杯兴觞”“侍巾帷房”“弦歌酒宴”“属耳垣墙”“嫡后嗣续”“省躬讥诫”“坚持雅操”“诛斩贼盗”“散虑逍遥”“虚辉朗耀”;
5.表示事物或人物的情状:“劳谦谨敕” “形端表正” “性静情逸” “纨扇圆洁” “银烛辉煌” “闰余成岁” “沉默寂寥”;
只截取原句中的一两个字来进行表达的有如下几句的引用:
对原句进行化用的引用是最多的,石道姑对《千字文》的大部分引用都运用了这种方式:
石道姑出场念白中,集唐诗是对石道姑身世的总体概括,既对石道姑的身世有所暗示,也渗透了对于人生、人情的感慨,增添了整出戏或整部剧的精神内涵与教化意味;引用、化用的各句《千字文》详述了其前半生的经历,同时,这一段也构成了性别文化描写的主体部分。整段插科打诨的表演形式也是对牡丹亭典雅文辞的调剂,增加了《牡丹亭》趣味性,使之更易于雅俗共赏。
参考文献:
[1]汤显祖着,徐朔方 杨笑梅校注:《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第91页.
[2]李逸安译注:《中华经典藏书: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中华书局,2009年版.
[3]杜甫着,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99年版.
[4]李炎:《寓情于景的佳作——漫谈杜甫的<绝句四首>》,潮州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5]吕行:《互文性理论研究浅述》,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6]于俊利:《李群玉诗歌的情感内涵》,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6卷第1期.
[7]于俊利:《李群玉诗歌中典型意象的文化意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6卷第1期.
[8]任冬青:《论<牡丹亭>集唐诗对传奇剧剧情的推动》,文教资料,2013年第29期.
[9]王育红 吕斌:《<牡丹亭>“集唐诗”探析》,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第19卷第2期.
[10]田川流:《论俗文化的当代意义》,艺术百家,2012年第3期.
[11]戴健:《“荒唐言”背后的“真滋味”——<牡丹亭·道觋>解析》,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2]王鹂:《<牡丹亭>中石道姑人物形象意义探析》,艺术百家,2014年第1期.
[13]黄德荣:《<牡丹亭>中石道姑形象略辨》,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Z1).
[14]李玉平:《互文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注 释:
①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凤凰出版社,2010,第1页.
②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凤凰出版社,2010,第1页.
③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卷十三》,中华书局,第1143页.
④汤显祖著,徐朔方 杨笑梅校注:《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第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