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莎 杨乔云
【摘 要】布依族蓝靛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手工技艺,它见证着民族文化的变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蓝靛工艺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本文从蓝靛工艺的历史起源的角度来探讨其价值,同时对于蓝靛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该工艺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布依族;蓝靛工艺;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5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1-0141-01
一、布依族蓝靛工艺的历史起源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开始运用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其中靛蓝染色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的印染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蓝与白构成了蓝染工艺的灵魂,只需一种染料蓝靛与简单的工艺一起,便产生了蓝白交融、变换迷离的效果。”[1]
布依族蓝靛工艺,是民间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印染的传统手工技艺,用蓝靛浸染,呈蓝白相间的效果,在布料上用点线面配合,绘出纹样图案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蓝靛染。大小蓝白疏密得当,自然生成冰裂纹的虚实变化,有白底蓝花或蓝底白花,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加显得清秀淡雅。更加富有韵味,突出主体,并加以改造,制造出日常生活用品,以及装饰品等等。
布依族蓝靛染工艺制作方法:是指布依族用蓝靛草初步加工成蓝靛,用蓝靛作原材料,用土碱、烧酒、石灰、牛皮胶作辅料。经过手工制作,把布染成月白、月蓝、蓝、深蓝、浅灰、深灰、青等色的一种传统印染技艺。这种手工技艺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布依族的服饰鲜明的反映了其聚居地的气候特点和本民族的农耕经济文化特色。由于布依族传统服饰样式较多、纷繁复杂,所以根据地区服饰文化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几种较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种类,布依族的男女服饰一般都用蓝、青、白三色布缝制。这些服饰颜色都是由于本地区蓝靛植物决定的,也和当地农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今天布依族仍然有人在用这种传统的工艺,布依族人民从事农业转型升级到蓝靛染服饰的过程,体现出布依族先民的图腾崇拜意识。布依族蓝靛染图案纹样与图腾崇拜关系密切,有的蓝靛染服饰就直接描绘少数民族乐器纹样。她们反复描绘着同一类型的传统图案纹样,在这些传统图案中不断地发展祖先留下来的财富和艺术魅力。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凝聚力在不断加强。因为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表现。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地理环境。在上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南北盘江流域交通不便,差不多与世隔绝,成为不毛之地。劳动力稀缺是山区经济的主要特征。尽管贫穷落后,但还是要生存,居住在这里的布依族苗族依靠栽靛草、种棉花、用蜡染、刺绣、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同时,也努力追求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外界的发展变迁可以不管不顾,但是本民族的传统一定不能够丢。
二、布依族蓝靛工艺的价值及其保护与传承
布依族蓝靛工艺的价值,有其本身的形式美。首先蓝靛工艺是一种少数民族人民都会的手工技艺,它不仅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文化。首先它代表了该地区历史的进步,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发展到了现在,被制作成装饰品和服饰。其次,蓝靛工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穿着印染出来的衣服和裙子,这是少数民族身份的象征,最后蓝靛工艺作为一种独特的技艺已经申请了非遗,并且被全世界所知道,所以它也是一种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
由于制作过程时间比较长,整个流程都是力气活。再加上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冲击,大多数年轻人到外地谋生。年迈多病的老艺人找不到传承人,从而导致蓝靛工艺得不到有效的传承。为了更好的促进其发展,略谈自己的一些看法:第一,建立蓝靛种植基地。建立蓝靛种植基地是保护和传承蓝靛染技艺的基本方法,没有蓝靛染的原料,那么保护和传承蓝靛染工艺就成了无从谈起。第二,培育人才。蓝靛技艺要想很好的传承下去,这就需要培养年轻的一代人才。政府可以将民间的老艺人组织起来,将其技艺传授给年轻人。蓝靛染工艺在很古老的岁月里,是靠传承人言传身教传承下来的,只有建立蓝靛染工艺传承人的机制,给予传承人经济上鼓励,让传承人带徒弟,传授蓝靛染工艺,才能使蓝靛染工艺永垂不朽。第三,给这些传承人提供政策上及资金上的支持,让这些手工艺者能够安心从事该行业。在今天时代的变化中,年轻人向出务工,都市的生活方式对年轻人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许多人不愿意从事这种传统的手工艺,这就需要政府能够提供一些支持,让其安心从事该门技艺。最后,就是能夠将靛染工艺进行现代化的转化,开发新的手工艺产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拓展其市场,让蓝靛染技艺品走向更大的市场,为其发展注入活力。
布依族蓝靛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手工艺,它是布依族重要的民族文化,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同时布依族蓝靛工艺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国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日益重视,为其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这种传统手工艺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布依族蓝靛工艺所蕴含出来的独特审美价值,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卓千晓.蓝白相映的手工艺——植物蓝靛[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81097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