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 张晖 阚逸文 郑纯
摘要:家庭农场这一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也暴露出了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缺陷,制约着家庭农场的发展,尤其是融资问题。文章以南通市如东县的60户家庭农场为例,探究影响当地家庭农场融资困难的原因,包括家庭农场经营结构单一、产业链短,政府政策落实不位、金融机构放贷门槛高等,并因地制宜地寻求解决当地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的对策,从而为解决全大环境下的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给予一些微薄的帮助。
关键词:如东县;家庭农场;融资;建议
一、引言
目前家庭农场在国际上是被称作最高效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经营种类多样化等特点。自2013年家庭农场概念提出,全国各地各县各镇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调查,截至2015年,我国大大小小家庭农场有24万个。
由于目前我国家庭农场产业化程度低、规模有限、租赁周期短、农产品价格不稳定且还需面临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风险困境、农产品市场风险困境等困境(郭伊楠,2013),其中,最大的困境是资金问题——农村信贷(Charmaine Motsoari等,2015),农村金融信贷服务不足,小额贷款机制无法满足农户的需求,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严重不足,贷款门槛高,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陈建新,2008; 陈旭,2015;张正宝等,2015),这就导致新兴的家庭农场主体融资困难。
2016年如东县政府下发了《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如东县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土地零散,使得大多数农民愿意将土地进行流转,2016年,新增注册登记家庭农场239家,经营面积3.79万亩,有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虽然如东县农业发展前景势头正好,但仍然有些疑难杂症正困扰着如东县农业的发展,如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经营受限、资金紧缺保险缺乏、信息不对称等。
本文将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的家庭农场进行调研,找出如东县家庭农场资金的主要来源,归纳出影响当地家庭农场融资的因素,并对影响家庭农场融资难易程度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目前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的办法,从而促进我国家庭农场以及农业的健康发展。
二、如东县家庭农场融资困境实证分析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文调查了如东县曹埠镇、马塘镇、拼茶镇等地共60户家庭农场的情况。60户农场共流转21775亩土地,其中86%的家庭农场纯粮食种植,一年两熟制,14%种植粮食和蔬菜,以粮食为主,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为0。由此可见,如东县大部分家庭农场种植种类比较单一,收入来源大多来自水稻小麦卖出的收益。
在调查中,经营规模多集中在200~500亩,10亩以下以及100~200亩的家庭农场较少,500亩以上的共有8个,由此可见,较大型家庭农场目前占据主要地位。
目前,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程度较低,生产经营大多停留在种植及卖出未经深加工的农产品,产业链短,效益较低,拥有自己品牌的家庭农场仅1个,农场主学历较低,对生产经营以及融资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
(二)融资现状
家庭农场的融资主要来源于自筹资金,亲朋借款,政府补贴、银行借款。本文调研的60户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融资需求主要来源于土地流转费用,每亩土地流转费用在1000~1100元不等(每个乡镇略有不同)。
如图1所示,60户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投资中,自有资金占比67.7%(这里的自有资金包括向自己原有资金和向亲朋借款),政府给农户补贴每亩为112元。由于家庭农场是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所以这一补贴是到农户手中还是租赁该农户土地的家庭农场手中尚不明确。
由于银行借款手续繁琐、贷款担保要求高、缺乏抵押物和担保人。故该地区家庭农场的贷款主要集中于存款和亲朋借款,而向银行借款的比例较少。更多的农场主表示愿意向银行借款,但也有不少人觉得银行利息较高并不划算。(图2)
不同银行的涉农贷款利率各有不同,乡镇银行的贷款利率相比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较低且贷款条件相对宽松但贷款额度较小。向亲朋借款并不能完全解决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家庭农场主又迫切需要资金来扩大经营面积和实现生产经营,因此,只能向银行贷款。
(三)融资困境原因分析
1. 家庭农场自身原因
家庭农场主的文化程度较低,生产经营种类单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风险决策意识以及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的信贷评估,进而造成贷款额度小或者拒绝贷款。该县绝大多数家庭农场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缺乏特色农业或多类型产业,家庭农场潜力较小。再加之借贷过程中,缺乏抵押物和担保人,造成融资变得极为困难。
2. 政府层面原因
由于金融机构向家庭农场发放贷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有足够的抵押物,对于以流转大规模土地进行生产經营的家庭农场来说,只有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权,他们靠自己的实物资产比如农村宅基地进行抵押贷款,能够贷款到的金额非常有限。再加之如东县政府目前对于家庭农场没有具体的补贴。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对于家庭农场也没有太多例如农机、水利的政策优惠。
3. 金融机构层面原因
当地家庭农场通过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来源于小型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大多数金融机构出于对风险的考量,认为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获利少且风险大,周期长,面积大,受自然环境如天气等影响很大,保险种类缺乏,所以不愿意冒险给家庭农场贷款,且对家庭农场贷款资质评估中比较苛刻,信用评级体系还不健全,对家庭农场借贷优惠较少,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
三、建议
(一)提升自身能力
调整和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实行多类型经营,创建属于自己的农副产品品牌;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互联网+”的生产、销售模式,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充分发挥现有市场资源和第三方平台作用。加大对电子商务创业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授信和贷款支持。简化农村网商小额短期贷款手续。符合条件的农村网商,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
(二)政府积极完善融资措施
第一、尽快落实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土地确权工作。对新型的家庭农场主体有针对性的补贴优惠。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征收税收应当区别对待。第二、政府应当对家庭农场进行有效的信用评估,并将长期调研出来的信用评估进行信息公开,减少金融机构和家庭农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更便捷、快速的获得融资。第三、政府需要放宽金融市场环境,既要保持好银行这样的放贷机构的主体地位,也需对以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的法规政策需要明确落实。
(三)金融机构服务升级、降低门槛
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地响应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放宽对家庭农场这一新兴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贷款限制条件降低门槛。对农业生产经营特点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合理安排贷款发放时间和还贷时间。银行的金融机构主体应当针对农业的季节性,设计一些灵活的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郭伊楠.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研究[J].三农金融,2013(03).
[2]陈建新.三种农户信贷技术的绩效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08(06).
[3]张正宝,染香录.我国家庭农场融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5(12).
*基金项目: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的土地流转问题研”(项目编号:2014ZDIXM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家庭农场存续期内土地保护性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71603117)。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