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界融合的高校设计创客教育系统研究*

2019-05-25 03:34:08
新美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创客系统设计

一 设计创客及其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当下创客运动1[美]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指出创客运动相当于1985年的个人电脑革命——在车库中诞生的发明向有史以来的统治秩序发起颠覆性的挑战。[美]马克·哈奇[Mark Hatch]著有《创客运动》,第14页,阐述了创客运动的实质,提出了创客运动宣言,提出“创客运动是下一个时代的所有发明和创造诞生的地方”。的全球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一种个体创新发展的社会趋势,更是技术变革引发创新聚变的时代响应。创客既可以独立实践,也可以根据知识差异与需求小团队实践。创客教育从宏观层面来讲是培养大众创客精神的意识形态教育,从微观层面来讲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动手创造能力和创客基本素养。设计创客是指具备创客特质的设计专业性创新自造群体,强调设计思维与创客实践的深度融合,借助创客教育模式来加深设计学习与实践的深度。设计创客教育以探索驱动型和自造物的学习过程为核心,注重新技术环境下的“做中学”和“玩中做”,培养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创新思维物化、系统释能的立体型教育模式。创新性、开放性、实践性、系统性是设计创客教育的本质特征,设计创客教育是“做”与“玩”的教育,是创业意识培养的教育,是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是跨学科的科艺融合教育,更是个体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的过程。

创客运动的兴盛与创客教育紧密关联,2012年美国全面推出“Maker Education Initiative”[创客教育计划],以此来促进创客教育的有力实施和推广。创客教育是基于创客实践基础上的教育行为,在美国由高校率先引起,并联通中小学形成连贯的创客创新教育系统,美国也为1000多所各类学校提供相关创客服务支持。创客教育在美国高校与专业教育,特别是设计教育产生关联,以麻省理工大学为代表兴起的微观装配实验室[Fab Lab]更是形成1634个的全球性分布网,通过创意和技术结合解决生活实际设计需求。创客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认为创客运动的重大机遇在于保持小型化与全球化并存的能力,并提出人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的观点。创客教育之所以全球兴盛其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自造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创新个体掌握了生产资料,使创意转化为现实的成本和门槛都极大降低,特别是以3D 打印机和开源软硬件等为代表的自造手段,用较为低廉的价格就可以实现一些过去依靠企业才得以研发的原型产品。其二是互联网与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打开了多元和个性的大众市场,传统批量化、精英化的产品受到冲击,DIY 成为大众市场的新需求,特别是对于设计营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三是世界各国政府意识到大众参与创新和提升创新的社会潜力,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为创客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孕育的土壤。除此之外,在我国推广设计创客教育的优势在于“双创”国家战略举措已经为高校形成一定的物质基础,如空间场地、基本设备等,通过设计创客教育系统而有效地重新整合利用这些资源。

设计创客教育的提出不仅是对创客教育[Maker Education]概念与设计教育的融入,也具有丰富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本土关联。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在艺术学认知统整下的教育学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心理学理论基础,其中教育学基础主要是实用主义教育、情境学习理论、知识建构理论与联通主义理论的结合,以实用主义为核心,利用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教育观构建“一体式思维链”和“多维度能量网”,融入真实社会情境的学习过程。其实设计创客教育与我国近代的本土的教育理论也有关联,蔡元培的实利教育、舒新城的生产教育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做是学的中心”等,这些都是对于设计创客教育本土化发展的理论基础。设计创客教育的经济发展基础是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Long Tail Theory],其中主要说明未来众多小众市场汇聚可以形成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微小创意能够满足细分消费市场的需求,并会取得发展的成功,大众创造的小众产品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的加剧在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图1)。

图1 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与创客经济未来趋势,作者自制

二 设计创客教育的价值及影响

设计创客教育作为作为高校重要人文社科的研究内容之一,对艺术创新“元细胞”的培养、校内外创新“能量源”的集聚整合、设计教育未来响应的改革都具有深远意义,概括来讲设计创客教育的价值主要包括教育价值、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设计创客教育的教育价值体现在探寻“设群”特质发展的终身教育模式。推进设计教育瓶颈性改革和适应性发展,培养探究驱动型学习者,重塑人文性、精神性、智慧型的“双创”教育。设计创客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极具潜力的人才资源和优质驱动力,设计创客教育通过创客空间为设计创客提供具有连续性、实时性和终身性的教育服务,将成为实现设计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途径之一,这与《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中的“开环大学”[Open-loop University]和“自定节奏的教育”[Paced Education]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依托于创客空间的设计创客教育让设计的学习更具弹性和自适性,设计个体的差异和特点能够得到有效的舒展,这种“设群”特质发展的终身教育模式是一种回归本性和现实对接式的教育模式,将学、玩、做有机的结合,学习动机与情境体验浑然一体。

设计创客教育系统梳理创客实践的理论指导具有学术价值。目前对于设计创客教育理论的直接性研究鲜有涉及,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的研究和梳理,而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在艺术设计院校中开展大量创客活动或创新创业活动,会导致严重的盲目教学和物资浪费,设计创客教育系统的构建能够有力的重组当下的学科知识和学科建设,发挥系统理论指导后的创新思维连贯性发展,实现校内教育与校外创业的“无缝拼接”,能够有力发展艺术特色的智性教育研究与实践,符合学科融合趋势和“互联网+”时代背景需求。其理论构建有利于探索原有学科边界的打破,对跨界融合趋势的设计学科统整和跨学科实践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思考,有利于将创客教学法引入到以设计思维导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艺术创客思维引入课堂教育,实现教与学的社会化接轨,通过学科共融和学科协作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多向性发展,为高校艺术设计的教育提供更多理论指导与借鉴。

设计创客教育引导实践活动开展,注重实践产出,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探究设计创客教育具体的、落地性强的实践模式,实现创客教育的深入发展。注重设计创客教育的课程实现模式、教育组织模式、评估反馈方法、师资及学生素养培养等具体问题,并将设计创客教育与地域性、文化性探索相结合,同时也是在探究设计创客教育地域性差异的可行性及具体实施路径。设计创客教育的实践过程可以在当下技术、信息迭代迅速的环境里,促进艺术和科技的深度融合,迅速对接社会发展需求,产生新业态,促进新型产业经济的发展。浙江省众多的小微创客企业兴盛和分布广泛的创客产业园区为高校实施设计创客教育提供了产业环境需求和孕育成长土壤。浙江省是全国小微创客企业最多和创新创业企业最繁荣兴盛的省份之一,且全省的创客产业园区实力雄厚、发展广泛,至2017年底仅国家级创客产业园就达到37个,包括紫牛公社、尚客汇众创空间、创梦工厂、We+社区、氢创社众创空间等社会产业园区。仅杭州市就有近100家众创空间,据统计,杭州市众创空间每天有2.7场创业创新活动。2相关数据引自浙江省科技厅公布的《浙江省创客空间发展质量并举》(http://www.most.gov.cn/dfkj/zj/zxdt/201601/t20160122_123814.htm)于2019年4月8日访问。

设计创客教育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深刻影响。设计创客及教育对国家文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工匠精神的升级发展具有促进性影响。创客教育培育创客文化,树立创客精神,而创客精神既有追求极致的创新追求,又有执着坚持的创新态度,打造出自己内心渴求、兴趣使然的极致创意,亦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设计创客及教育对社会创新精造和融合发展具有推动性影响。其释放社会创新生产力,形成设计创客的人才集聚与提升效应。设计创客教育思维的引入能够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创客团体以及创客集群的规模化发展,从而形成巨大的设计创意能量群,为实现中国“智造”提供坚实的人才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开启DIY 引导消的创新精造社会发展未来,另一方面促使全域的跨界融合发展,更广泛的创意分享与协作。设计创客教育对个体有“创造性转化”的终极要求,如何转化成为关键,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达成正向的发展,实现育人的目的,其重要的路径便是转识成慧、转智成资和转意成业三个方面,转识成慧是把设计相关知识融汇贯通转化为创新实践的智慧,注重知识的理解、关联与实践,激发实践的动力,形成跨界融合的基础;转智成资是把设计智慧融入知识资本化的过程,也形成跨界融合的资本,如芝加哥大学所倡导的学术创业,也包括诸多国外高校所关注的实践技术转移;转意成业是把自己的创意想法或冲动转化为创业的过程,是设计营商行为,这里的业既有资业又有事业,既有商业又有明业,成为跨界融合的结果。

三 设计创客教育系统的生成与营构

设计创客教育是一项有机的系统工程,是“立体型、多维度、全链式、实时性、辐射广”的设计开环教育系统,包含着以创新设计实验为核心的人、事、物、境的集合,因此其创新资源网络的组建过程必然是基于其核心发展观念的理论与实践的建构,设计创客教育的建构论应当包括三个核心方面,第一是具有统整全局的核心价值,即生态系统观的确立,第二是生成过程,即达成实践过程的目标、原则、因素、阶段,第三是营构策略,即结构、方法、工具、机制的行成。设计创客教育的生态观是通过与创客文化和创客精神的相互关联而形成的能量循环体,这也是设计创客教育之所以能够成为不竭动力,走向良性循环的关键。

图2 设计创客教育系统的基本营构框架,作者自制

设计创客教育生成过程的目标是形成一个一体化、立体式、多维度、可生长的多维能量网络,以连贯性的设计思维构建为主导,结合地域性、文化性的特点,解决以设计为导向型的“智造型”人才培养与发展,通过跨专业、跨年级、跨学科的跨界融合过程,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间智慧的转化与集成,侧重社会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打破传统教育过程中“格物致知”的弊端,强调利用智能机械、开源编程、数制工具、传统手工等融合开发,强调手艺工匠、机械工匠和数智工匠的三者融合,在“做中学”和创意成果个性化制作过程的重要作用,进行具体的、可落地的立体型教育系统构建与实践。根据生态观和目标,可以总结归纳出其该系统中最重要的的三个原则:真实情境原则、开放共享原则和跨界实践原则,真实情境原则即设计创客教育的发生必须依托于设计创客空间的真实物理支持,遭遇的是社会真实的问题,真实的动手体验过程,真实的感情和智力投入。开放共享原则应当注重开放设计、主动设计和大众的参与,融入地域文化和校本特色,鼓励草根创新,包容试错,培养协作精神和共享意识,反对创新信息垄断。跨界实践原则是打破一切阻碍创新的壁垒,实践的过程必须融入跨界的精神。

设计创客教育的营构策略包含发生层、条件层和活动层三层结构关系(图2),发以发生层为持续的能量溢出,通过条件层的支持和转化形成活动层的广泛延伸与实践行为。发生层以设计创客的发展需求为核心,即创客的人本原则,既包括个体需求也包括群体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也包含其它一些共同促进设计创客教育的发生内因,如社会需求、教育供给和技术迭代等,在发生层里产生设计创客教育系统的原始动力和各种符合创客特质的成长需求,这些诉求成为其系统构建的初衷和本源价值,发生层的种种需求通过能量传导达到条件层,条件层是系统的重要支撑结构,对内反馈和回应发生层,对外传导活动实践的有效建构,增加整体系统厚度。条件层首先是众创理念的形成与主导,共同的基础设计意识是形成形成设计创客共同体的前提,其次是活动系统,这里的活动系统主要以教育活动为核心的系统,设计创客教育的过程没有固定的课程结构,所有的知识获取根据个人实践的能力建构展开,根据需要可以选取相关的知识引导,教师的角色也产生巨大变化,变为实践质量的提升者、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和学生实践的引导者,释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规划的能力。设计创客空间是设计创客教育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载体,因为其承载着系统的造物技术、实验过程、用户反馈、交流协同和成果转化等作用,其空间体现着设计创客活动制度和文化的价值,至少应该集原型实验、思维实验、知识转化、众创交流、信息集成、设计营商和展示推广等基本功能。评估系统具有检测系统投入产出、管理评价、教育评价和系统迭代的作用。活动层包含着设计创客教育的诸多具体实践组成,条件层中的众创理念凝聚并引导设计创客共同体有效实践行为,活动系统催生设计思维智造和物化的全链过程,设计创客空间整合集聚载体资源而发展成具有网络聚合特性的设计创客教育综合体,评估系统产生多维的设计创客活态智库链,把传统的被动评估转变为主动测试,测试原型产品的数据反馈、测试教育能力的建构水平、测试转化过程的风险指数等等。整个活动层围绕着智造自产、学以致用、跨界研同、设计营商的新“产学研商”展开,包含着设计创新、设计扩散、设计转移和设计营商的全链过程。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可以萌发多样性的触点链接,设计创客教育随着后期的发展可以形成在基础教育、企业和社区同时发挥很好的效能,这些并非没有实际案例的当下尝试。而基于社区的生活智慧和社会创新力量更是会将在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上海市2017-2035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提到复合社区的建立,其中所提及的“就业、创业和学习的成长环境”和“活力开放的交往空间”给设计创客教育的社区化推广与建构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会释放出社区强大社会创新潜能。无独有偶,浙江省政府开启的《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所描述的未来社区提出社区大众创新未来创业场景和社区终身学习未来教育场景两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设计创客及其教育将会在城市社区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 结语

文化人类学家米德[Margaret Mead]曾认为: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且怀揣使命的公民能够改变世界,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历来如此。3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美国现代人类学成形过程中最重要的学者之一,观点出自Margaret Mead,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icon,By Nancy C.Lutkehau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p.261.原句为:Never doubt that a small group of thoughtful committed citizens can change the world,indeed,it is the only thing that ever has.设计创客正是怀揣创新使命的时代逐梦者!设计创客教育系统应关注其本体论、价值论和建构论的研究格局,关注设计创客主体需求,回归个性创造力的感悟与实践过程,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跨界的趣味实践。设计创客教育的系统不仅是教育的系统,更是一种微型的社会创新系统,由此看来,在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如何提出更切合的观察视角或理论主张,来深入研究系统更为广泛的社会可适性,这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如何减少体制的干扰形成面向社会的开放设计和主动设计过程?或许企业和社区蕴藏着更巨大的设计创客教育发展潜力,当然也应当建立一种有效、合适的模型来加以描述,这些也是接下来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创客系统设计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工业设计(2022年8期)2022-09-09 07:43:20
WJ-700无人机系统
ZC系列无人机遥感系统
北京测绘(2020年12期)2020-12-29 01:33:58
我是小创客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9:06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敢想 敢做 我们是创客
创新时代(2016年6期)2016-07-07 20:18:30
创客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