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塑造的缺憾与历史真实的架空:评校史剧《艺海丰碑》

2019-05-24 14:22蔡金聪沈后庆
戏剧之家 2019年13期
关键词:人物真实主题

蔡金聪 沈后庆

【摘 要】主旋律作品在反映历史和展示现实中,宣传的是正能量,给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引导,观众在欣赏的同时,激发爱党爱国精神,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艺海丰碑》作为献给校庆的生日礼物,吻合了观众的接受心理,成为一种影响人们情感的有效渠道,让人们在重温历史的同时,在心灵上得到一次洗涤。艺术上,这部作品的主旋律音乐起到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但在人物描写上也存在概念化的弊端,而作为一部校史剧,过于历史真实的描写,忽视了艺术真实的建构,其结果反而架空了历史之真实。

【关键词】艺海丰碑;主题;人物;历史;真实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039-02

2018年10月18日晚上,原创话剧《艺海丰碑》在广西艺术学院80周年校庆之际上演,该剧选取了特定历史事件和时间进行纵深加工,用全新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情节设计重新梳理了一段创校的历史记忆,这一曲折办学历史打动了前来参加校庆的老校友们。话剧《艺海丰碑》选取了广西艺术学院1937年到1949年初创历程中最为惊心动魄的片段,全剧分为四幕,通过从桂林美院下马,艺师班成立,开始艰难办学到艺师班与桂林榕门美专合并成广西艺专,再到艺专升起五星红旗迎接桂林解放等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先辈们的教育理念、人格魅力以及校训“亲爱精诚”的历史由来。《艺海丰碑》固然在主旋律音乐等表示上具有教育作用,但就人物创作存在概念化的倾向,在历史剧反映历史真实的层面也缺乏较深高度。

一、主旋律音乐表达的教育作用

这部话剧由影视与传媒学院和音乐学院联合演出,在剧中加入了音乐剧的歌曲元素,更好地传播其主题思想,提升了观剧体验。如《故乡》和《你这个坏东西》《中国人》《广西立艺术师资训练班班歌》等歌曲还让人记忆犹新,曾红遍大江南北的音乐作品以不同形式再现于话剧中,让人不禁回溯起那段激昂的岁月,特别是当大合唱《大刀进行曲》响起时,不少观众纷纷泪目,无不醉心于革命先辈的豪迈与雄浑。满谦子的临危不惧,徐悲鸿抛家舍业,吴伯超的深明大义、勇于担当,这几位先辈的确是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建设当中,这几位历史名人的人格魅力不置可否。而花妹作为艺师班的学员,在流亡途中为保护学校宝贵的资料,不惜献出年轻的生命。可见,艺师班的成长经历是十分曲折而艰辛的,而当五星红旗在桂林城上空升起时,遍览沧桑的满谦子望着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旗帜,亦难以自控地流下眼泪,这是对祖国热爱的泪,是对艺术坚守的泪,对学校热爱的泪。该剧利用主旋律的音乐表达、以重要历史事件为载体,形成了全校师生共同护校、建校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爱国热情,对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氛围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先辈们的信念和理想化作前行路上的明灯,让观众看到了他们在艰难岁月里对艺术的向往、对革命的忠贞和对理想的追求。意识形态具有情感特性,剧中音乐元素的加入对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二、人物塑造的概念化

《艺海丰碑》作为一部校庆话剧,其主旋律色彩浓厚,主流价值的输出使得该剧在思想深度和戏剧逻辑性方面有失偏颇。该剧的三位主角满谦子、徐悲鸿和吴伯超的人物塑造符合传统历史剧中的“高大全”的特点,徐悲鸿的沉稳正直、满谦子的热情耿直以及吴伯超的性格直爽,三位主角正面的形象直入人心,感人肺腑,不得不让人敬佩先辈们为了创校护校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徐悲鸿更是抛家弃妻,在妻子赶来劝阻之时表现出来的决绝和冷酷,和这位伟人为了创建学校的热情大相径庭,笔者认为这是主角人物塑造的缺憾之处。说到主旋律的创作,《建党伟业》电影中毛泽东为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与妻子杨开慧告白时,他轻轻地抚摸杨开慧美丽端庄的脸庞,将一代伟人的形象进行了生活化的塑造。不得不说该剧中三位主角虽然有着传统历史伟人的共性,但却很难让人产生“共情”,他们各自高大得似乎没有了常人的情感流露,主旋律色彩的笔墨在主角塑造上略显浓厚。

再看剧中的其他次要人物,相比“高大全”三位主角,次要人物反而显得更加具有辨识度。比如“腿残硬汉”老峰叔和“花妹”,老峰叔作为一个经历过生死的退役老兵,性格刚强嫉恶如仇,在徐悲鸿手足无措时老峰叔用自己的拐杖教训地痞恶霸,老峰叔的出场更像一个平民英雄式的小人物,这是观众们最喜闻乐见的。而当老峰叔逃亡之时痛失侄女“花妹”后得了“失心疯”,满谦子再会老峰叔时有了一种物是人非之感,他为老峰叔和花妹心痛之际拿出了护校“信物”,于是老峰叔再次从老年痴呆变身成了护校精英,不得不说这一剧情的安排很鼓舞人心也非常励志,达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然而,从戏剧创作的角度来看,这一转折有些突兀,老峰叔的康复或许是每个观众的内心期待,也符合主旋律价值观的传达,但似乎忽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确隔着一道鸿沟。花妹作为艺师班的学员,在流亡途中为保护学校宝贵的资料,不惜献出年轻的生命。作为一个刚满十八岁的新生力量,本来命运无所归寻,在得到徐悲鸿等人的鼓励之下进入学堂、获得希望,再到后來的被敌人追击为守护学校信物而献身,这作为悲剧的一笔是足以打动人心的,也十分符合戏剧逻辑。一股新生的力量才刚刚冒芽就被切断了,美好的事物被毁灭是悲剧的常态。可惜的是,这个悲剧还不够极致。

传统的主旋律作品中人物脸谱化是一大惯例,但以新的角度实现个人化的真实展示是每一个创作者应该去做的尝试。用生活化的人物动作、语言更加得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让生活化的伟人更加生动真实,让先辈们传播艺术的理想不再遥远。作为一部校庆献礼的主旋律话剧,该剧目文本的完成度还是值得肯定的。比如文本中对于演员情感的叙述要更为完整,而我们在看剧时似乎很难看出人物之间情感的流露,笔者认为这或许是演员解读剧本的一大缺漏,该剧中人物之间情感的交流被该剧传播艺术理想,以文化启蒙民智,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抗日救亡的壮举等核心价值理念的输出明显失调。

三、历史真实的架空

《艺海丰碑》作为一部主旋律的校庆话剧,完成了该剧目主流价值观的输出,将广西艺术学院校训“亲爱精诚”历史的由来讲述得很深入人心,并且几位创校先辈们的人格魅力也让后继的莘莘学子看到了榜样的力量。论其题材,这部话剧是基于历史资料的再度创作和还原,尽可能真实地完成了每个人物的重要事件,再加入了一些不妨碍史料的戏剧创作,才让这部剧既基于史实在、又具有戏剧的观赏性。但这部主旋律的历史题材话剧,虽然达到了主流价值和思想形态的积极传播和引导,但是笔者认为缺少了历史题材应该具备的反思性。

20世纪90年代, 罗怀臻在《新时期戏曲历史剧创作之我见》一文, 提出“历史剧所以称之为历史剧,就是以现代人的立场去探究古代的奥秘,从而找到古代与现代、古人与今人的相通与共鸣。‘探究不是‘利用,不是为了急切逢迎当下时政热点或流行话语的古代版的‘说明书”。《艺海丰碑》中的人物多半具有历史使命和忧患意识,但是创作者缺乏一些在当代语境中对历史的重新反思。比如我们只是在这出话剧里看到了“好人”与“坏人”之间的明色,却没有对于人性暗色或是灰色的探讨与思考,这部剧对于历史的解读是倾向于单层次的“利用”而非“探究”, “过去”和“未来”的联结在这部作品中的展现似乎过分突出了一种积极和乐观的核心价值,对“人”的内涵没有进行现代性的演进,对文化中的人、人的复杂心性和精神面貌等方面没有进行更多的探索,因此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笔者认为,把历史搬上戏剧舞台不仅仅是依附过去时代背景结合特定历史事件进行联系即可,也并非拘泥于对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传统道德观念的是非评价,而是应当把兴趣和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对一般历史发展规律、普遍人性共性的总结和挖掘上。

四、结语

梁启超认为: “天下最神圣的东西莫过于情感。”总的来说,《艺海丰碑》在特定历史的艺术表现、教育思想的吻合、受众方面的探索等方面都做了明显的努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先辈们朴实的创校理念,让观众再次对人类的文化理想多了一份尊重和理解,给当代青年学子带来了一份希望和信仰,这份心意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李基.《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J].电影文学,2016(19):71-73.

[2]孙吉杰.主旋律音乐表达在“中国梦”主题教育中的必要性及其实现[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01):73-75.

[3]陈丽芬.历史剧的现代性演变[J].文艺争鸣,2010(20):99-100.

猜你喜欢
人物真实主题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