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丽
【摘 要】在高校音乐的教学之中,将本土音乐融入实际的教学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本土音乐中蕴含着很多地方性色彩的特色,对学生了解与传播本土音乐有着积极的意义。在高校音乐教学之中,教师要注重高校音乐之中的教学,使得音乐教学更加丰富。本文将针对高校音乐教学,探究在实际教学之中如何融入本土音乐元素。
【关键词】高校音乐;本土音乐;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091-01
当前高校音乐的教学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在高校音乐教学之中要重视本土音乐的融合,将本土音乐教育摆到应有的位置与地位,将本土音乐进行有效地传承与发扬。在高校音乐之中融合本土音乐,可以将本土音乐发扬光大,保护传承民族的優秀文化。在实际的高校音乐之中,教师可以通过扩展教育资源、改善课堂氛围灯途径,提高高校音乐的教学水平。
一、加强本土音乐的收集整理
本土音乐是我国历史传承下的优秀文化遗产,在本土音乐的学习之中,教师要将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加以重视与教育,让现代的高校学生能够了解这一文化。所谓本土音乐,就是指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音乐,在一定的地域之中,音乐代代相传,在本土音乐之中有着深厚的隐蔽性和传布性。本土音乐与一个地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与该地区人民的血肉密切相关。在高校的音乐课堂之中,教师要积极开发利用地方音乐资源,将具有健康内涵和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音乐精品引入教学体系。
本土音乐的教育是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工作之一,通过对本土音乐的学习,一方面,高校可以培养一批对本土音乐的接班人,使得民族文化继承和弘扬有了一定的保障,同时发展了地域艺术生态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地方高校教师树立起本土化的理念,培养和丰富地方高校音乐教学的内容,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新疆地区的高校音乐之中可以将木卡姆进行整理,将“琼乃克曼”“达斯坦”和“麦西来甫”三个部分进行归类与分析,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一古老的乐曲感受丰富的变化与蕴含的情感。这一本土音乐的加入将让高校的学生更加熟悉本土文化,对收集整理、保护并拯救本土音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音乐教学的师资队伍
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为具有丰富知识和文化的人才,因此,高校音乐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基本知识,包括乐曲的基本音乐理论、声乐技巧、演唱策略等等,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精神与音乐素养,使学生掌握音乐的本质,充分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美德与精神。本土音乐是最能够体现我国音乐本质的乐曲之一,在高校音乐之中,教师要时刻将传承音乐精神作为首要的任务,本土音乐是我国的传统地方音乐,它经过多年的历史洗涤经由本地的人们流传下来,在不同地域的本土音乐之中,乐曲内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在每个地区生活的人们将自己的生活与习惯记录下来,通过本土音乐的形式加以流传。教师要在实际的高校音乐教学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扩展自己的音乐知识面,为学生讲解更多的本土音乐。
在实际的高校音乐教学之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本土音乐为学生讲解所蕴含的情感与表达。在不同的区域之中,有的本土音乐表达了人们收获的喜悦,有的本土音乐表达了家庭之间其乐融融的氛围,有的本土音乐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本土音乐不仅是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更是当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应积极采用这一原则,教师在教学之中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结合不同的本土音乐为学生展示出丰富多彩的课堂,对土生土长的音乐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在学习之中继续传承下去。
三、完善高校音乐教材与课程
无论是哪一科的学习,教材都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行为的基础之一,在实际的高校音乐教学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整理本土音乐的乐曲,扩展高校音乐的教材内容,让学生能够拥有独具特色的音乐学习素材。高校对本土音乐的教材编写与整理,不仅是对本土音乐的一种收集与整理,更是学生进行本土音乐学习的一种基础,这将有利于学生培养对本土民间艺术的热爱,在教材中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与音乐,让学生树立对本土音乐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并有毅力将其发扬光大。
高校与教师要重视本土音乐教材的编写,首先必须从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教材的编写应考虑地区间的差异,注重本土文化与习俗的结合,使音乐教科书易于被学生接受。本土音乐教材主要由该地区各主要民族的音乐组成,同时还可以包括民族器乐、民歌、地方戏曲、民间舞蹈等内容。有些地方高校编写教材还会提供给大学生选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之中,社会发展要与人们的意识相吻合,通过高校音乐不断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将本土音乐的特色发扬出去。
在高校音乐教学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课程开展方法,让学生在本土音乐的学习之中感受本地人的生活习俗与习惯,感受其中的民族地域文化,让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与突出。
参考文献:
[1]孙茂玲.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的现状与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51-52.
[2]崔海涛.云南少数民族茶艺表演设计要素探析—— 以傣族茶艺表演“雀之灵”为例[J]. 新西部(理论版),2016,(1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