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徐培富
摘要:玩具教具行业的发展必须要更好地满足儿童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先进科学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为了提高玩具教具的创新性水平,必须要将玩具教具与学前人才培育两者紧密结合。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玩具教具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最后提出了智能化玩具教具和学前人才培育两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智能化玩具;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9-0125-02
1引言
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正式出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明确指出: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最为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玩具则是游戏材料的主要组成内容。通过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幼儿园教育中鼓励和吸引幼儿运用真实世界中的有效题材,有助于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的概念。在学前教育开展游戏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地、准确地把握玩具教具与幼儿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所以,在学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智能化玩具教具与学前人才培养两者紧密结合,更好地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2我国智能化玩具教具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研发力量较为薄弱
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了幼儿教育中玩具教具的重要性,并且开设了玩具教具设计专业,也已经积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于玩具教具设计专业研究中,主要包括学前教育、管理学、机械工程以及电子工程等。但是,长期以来,玩具教具设计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研发力量仍然较为薄弱,人才培养效果不够显著。目前,我国玩具教具人才培养主要集中于高职院校中,本科院校相对来说较少,这是导致我国智能化玩具教具行业发展较为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通过对我国开设玩具教具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的学科背景进行分析,我国已经开设玩具教具设计专业的高校总共有32所。其中,具备美学设计背景的高校共有25所,所占比例为78.12%;具备理工学科背景的高校共有7所,所占比例为21.88%;在这32所高校中,已经开设了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以及儿童教育等有关课程的高校共有5所,所占比例为15.63%。
目前,我国已经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所设置的课程中,涉及与玩具教具相关的课程仅有三门,分别为:《玩教具创新》《玩教具创新与制作》以及《玩教具制作》等。同时,这些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以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手工制作为主,智能化玩具教具等有关知识则处于严重匮乏的状态,与当前时代发展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同时,通过对我国高校玩具教具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可知专业课程中涉及儿童发展相关的课程非常稀少,学生获取这方面的知识远远不够,无法更好地满足智能化儿童玩具教具设计等相关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对我国高校玩具教具设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力量分析,可知大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的学前教育经验,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尚未形成完善的学前儿童发展理念。总之,玩具教具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力量等方面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对于儿童发展仅仅只是处于表面层次,玩具教具设计缺乏科学性、智能化等特征。
2.3 知识与能力两者存在着严重的脱节
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儿童发展、儿童心理特点等方面的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源于学前教育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体系,大部分学生具备绘画技能,但在他们在玩具教具设计与制造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欠缺,所设计的玩具教具方案往往缺乏创意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对于玩具教具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已经具备较高的工艺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水平,但学生由于尚未接受儿童心理、儿童发展规律等方面的教育经验,学生所设计的玩具教具往往與“以幼儿为中心”严重脱节。
3国外幼儿玩教具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3.1 培养目标
1919年,德国就已经成立了一所以培养设计人才为核心的设计学院,叫作包豪斯,这为德国甚至是全世界的设计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如今,德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遵循着“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同时,德国也非常重视设计师的创新意识的培养。美国在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借鉴了德国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用于本国的培养模式,培养理念也经历了由重技法向重观念和思维转变,形成了关注个性发展与人性发展、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设计教育体系。在英国,其将设计教育已经纳入公民教育体系中,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将设计教育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其培养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日本在充分吸收和借鉴美国、德国等国经验的前提下,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国情,形成了独特的设计人才培养特点。
3.2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德国在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提高人才的理论修养,因此,大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均开设了系统性的设计理论课程,以希望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设计素质的全面提升。经过长期以来的不断发展,德国已经形成了集综合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于一体的设计教育模式;美国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其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以及办学模式充分凸显出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随着不断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了以社会市场经济为导向、人才培养为根本目的的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在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设计人才课程设置方面,严格遵循实用性、综合性为根本特征,同时兼顾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锻炼培养,以希望学生具备多元化的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4我国智能化玩具教具与学前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4.1明确办学定位,符合时代要求,构建以 “儿童学习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通过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游戏是提高幼儿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儿童在玩教具中将会获得良好的学习与发展。因此,英国将智能化玩具教具与学前人才培养两者紧密结合,在玩具教具设计专业中增设《儿童玩教具创意设计》《儿童游戏》以及《儿童玩教具创意设计》《儿童发展心理学》以及《儿童游戏》等课程,全面构建以“儿童学习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幼儿园、家庭以及玩教具市场开展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儿童发展规律以及市场中创意设计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使得玩具教具具备鲜明的创意性特征。
4.2加强三方资源的有效整合,积极开展“产学研”的创新模式探索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互联网技术在玩教具设计与制造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项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开始不断涌现出来,儿童玩教具的种类和形式也日益趋于丰富化和多样化。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儿童对玩教具个性化需求。因此,为了全面提升玩具教具的智能化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智能化玩具教具创新人才,必须要加强学前教育、玩具教具课题组研究创新以及生产企业三个方面的有效整合,实现三者的共同发展。构建“产学研”教学模式,实现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和专业间资源共享,赋予学前教育更加丰富的内涵。同时,我们通过创新创业渠道,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拓宽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途径,积极培育面向早教机构、玩具教具企业以及家庭指导服务等机构的智能化玩具市场。同时,在教育部有关文件的指导下,根据儿童与教师的实际需求,提供专业化的早期教育服务。
4.3研究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为玩具教具智能化提供科学依据
現阶段,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智能化玩具教具的创新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契机。因此,在玩具教育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以及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将物品接入到互联网中实现信息通讯与交换,实现玩具教具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以及监控等多样化功能,全面提升玩具教具的智能化水平,赋予玩具教具更高的教学与使用价值。例如,可以在玩具中植入芯片,实时抓取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行为习惯、游戏时间、人机互动等等,对于幼儿的行为规律、动作要领等进行科学的、准确的记录和预测,通过分析玩教具中隐藏的大量数据,为玩具教具的创新提供可靠的实验资料,全面提升我国智能化玩具教具的创新水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人才培养必须从儿童抓起。人才素质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前提,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将智能化玩具教具与学前人才培育两者紧密相结合,依托于学前教育专业全面掌握儿童学习发展的知识体系,紧紧抓住契机,加大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力度,加强玩具教具设计与学前教育两者之间的关联度,促进玩具教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玩具教具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满足儿童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是时代的召唤,百姓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戴端.多元化式设计教育实践—英国考文垂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见闻[J].装饰,2009(11):96-97.
[2] 郭力平,谢萌.幼儿园玩教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夏业良,等译.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通联编辑:光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