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一系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陆续出台实施,逐步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但现行各项资助政策着力于物质资助,资助工作中精神资助的缺失,引发了贫困生精神上的“贫困”。笔者作为学院资助专项辅导员,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剖析问题,找到突破点,以德育为导向,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健康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此为基础进行总结且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将德育元素融入资助育人工作,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健康发展。
【关键词】德育;南京林业大学;资助育人;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9-0188-02
近年来,一系列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陆续出台实施,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但现行资助政策着力于经济扶持,资助工作中德育的缺失,造成高校贫困生精神上的“贫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注重德育工作,通过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提升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发挥育人的功效,进一步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健康发展。
一、以德育为导向,推动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大幅提升,随之而来也产生很多问题,资助育人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例如现行的资助体系中,主要是以经济资助为主,国家助学金的发放,会给高校分配一定贫困生的名额,年资助金额分为ABC三挡,分别为2000元、3000元、4000元,部分非贫困学生希望自己被评定为贫困生并且评定为资助金额较高档次,由于情况复杂,贫困生的贫困程度难以界定,很难量化。部分同学认为家庭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评到了助学金而自己没有,出现了心里不平衡的现象,甚至有人会认为是负责资助的老师有意偏袒;当贫困生所期望资助档次与现实评定不相符时,可能会心生抱怨,认为评定不合理;学生受到资助后,认为理所应当,毫无感恩之心,同时花钱不节约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直接引起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直接与间接矛盾。
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分析出问题主要就是我们在资助工作过程中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资助工作本身具有的育人功能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笔者所在学院正视问题,以德育为导向,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两年多来取得了一些成效。
二、南京林业大学以德育为导向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加强精神上的资助。对贫困生的资助,不能只停留在经济层面,精神层面的资助更加重要,对贫困生的帮助是长久的。近年来,笔者所在学院努力在“奖、助、贷、补、减、勤、免”等资助渠道中,加入“德育”元素,让资助工作更加温情。在合适的时候,多给他们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找合适的机会在公开场合赞扬他们勇往直前、自立自强的精神,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信心。针对一些有特殊需求的贫困生,笔者会有针对性地找他们谈心,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温馨的环境。
(二)将德育工作贯穿资助工作前、资助工作中、资助工作后。资助进行前的德育工作,是指我们在正式开始资助工作前应该准备的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这是德育工作的准备阶段,我们把受资助的优秀学生典型案例呈现到学生的面前,用榜样的力量带动他们。在日常教学中渗入资助的德育功能。例如在高校的思修课上、职业生涯规划课上,我们讲述一些资助工作典型案例,将德育元素充分植入课堂。
在资助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注重利用校园文化的资源,例如利用校园橱窗、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现有资源进行广泛的政策宣传,引起全校师生的关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负责资助的老师会公布此次评定的标准让大家讨论,以此来培养大家的主人翁意识,通过讨论还可以加强同学间的交往,同时,负责资助的老师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吸纳好的建议,进一步推动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资助工作完成后笔者所在学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资助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及时总结反思,尽快优化工作方案,并且通过离校教育、诚信教育等培养大家的感恩、诚信意识,将来努力回报社会。
(三)努力培养高素质的资助育人师资队伍。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正是由于一些老师业务素质较低,特别是师德的缺失,直接造成问题的产生。现实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一些老师出于私情违规把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评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笔者所在学校不断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并且在逐步构建老师德育工作考核体系,在德育工作的源头做好把控工作。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多項政策的鼓励下,近年来,培养了众多高素质以德育工作资推动助育人工作的老师。负责德育工作的主要师资力量分为两类,第一类,对于思政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相关课程的任课老师,努力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通过教学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第二类,对于大学生资助中心老师、学院资助专项辅导员,通过“服务育人”,将德育工作贯穿与各类学生活动、讲座、交流会、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中。
三、南京林业大学德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德育工作与资助育人、教学育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重视德育工作的大背景下,笔者所在高校注重如何把德育工作融入资助育人与教学育人当中,例如与大一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相结合;与大二学生的创业基础课相结合;与大三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相结合;与高校思政系列课程相结合,可以使教学的效果形象化,更加生动,育人效果显著,这是双赢的结果。
(二)德育工作引导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对贫困生的健康生活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比如,十佳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优秀学生典型给贫困生树立了榜样,引导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按时还贷,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人,并且懂得感恩,将来走向社会报效祖国。
(三)德育工作对贫困生的激励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如果学生对生活充满信心,拥有乐观阳光的心态,可以更加从容的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笔者所在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开展为贫困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的奋斗热情,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全面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
德育工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德育工作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如何积极推进德育工作,引导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健康发展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以德育为导向,构建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对于解决贫困生资助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笔者作为资助专项辅导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深入研究,探寻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开拓进步,为资助育人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钱可敦.浅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及对策[J].赤子,2018,(26):201-202.
[2]赵贵臣.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夏博艺.高校资助工作的德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黄少玲.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德育考量[J].思想教育研究,2009,(8):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