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庆
【摘要】近年来,冠心病成为了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威胁,甚至成为了头号病因。女性主要风险因素与男性不同,对于女性患者,年龄、糖尿病、脂蛋白水平是三个尤其重要的因素,而且不同的生活习惯对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有一定的关系,如作息、吸烟等。对于罹患冠心病的女性患者,主要有的治疗策略有:生活方式辅助治疗、常规药物抗栓治疗、手术介入治疗、雌激素替代治疗。
【关键词】女性;冠心病;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治疗策略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6..02
1 女性冠心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相关文献显示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对于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一些学者认为,女性和男性相比不容易得冠心病。但是最近几年,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在中国和美国已经超过了男性,甚至已经成为女性的第一死因。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女性不容易得冠心病可能是女性的冠心病症状前期难以被发现,而对于高龄女性来说,他们常伴有多种疾病,这些情况重且复杂的病,加剧了女患者的死亡率。不过,冠心病却排在了女性死亡主要疾病的
首位[5-6]。
2 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
2.1 发病年龄大于男性
上文已经提到,女性在绝经前几乎不会患上冠心病,所以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与年龄的相关度很大,并明顯大于男性[7]。不到45岁的女性患冠心病的几率远远低于男性。在年纪较轻的女性冠心病患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雌激素水平较低。雌激素对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它能使LDL值下降、HDL值上升,还可以扩张血管、抗氧化和增殖,以此降低了冠心病的发病率。
2.2 临床表现不典型
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在患冠心病后,并不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她们往往有较多的主诉,但经过一系列辅助检查后就会证实并非冠心病。她们的主诉症状大多是:感觉胸闷,胸部存在压缩感。经多起病例发现,很多女性在冠心病发病前期,都会感觉异常疲倦,这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她们将会冠心病发作[8]。在ACS中,女性有着与男性基本一致的胸痛频率,但相比于男性会出现更多的伴随症状。
2.3 危险因素有女性特点
在致病的危险因素上,女性除了有与男性相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等,还有更具女性特点的危险因素,如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谢综合征、低血红蛋白水平、口服避孕药、绝经期、妊娠等[9-10]。其中,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不足、中心性肥胖对女性来说,是更危险的因素。
2.4 总体预后比男性差
女性一旦罹患冠心病,会继而患上比男性更多的并发症,所以女性冠心病病死率比男性冠心病病死率高很多,而且临床预后情况也比男性差。患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女性的预后情况比同种症状男性患者更好,但患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女性就没有如此好的预后了。女性冠心病患者通常不仅有这一单一的疾病,心力衰竭、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并发症都出现得比较频繁,而这些并发症可能直接导致心因性死亡、心血管事件[11-13]。
3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脂蛋白水平这三个因素,如果女性在患上糖尿病后,发生其他心血管疾病,相比于男性患者,会更容易病死。脂蛋白水平过高、肥胖、锻炼不足的女性,由于血脂不正常,存在较大的冠心病患病几率,而她们中却极少有人主动接受调脂治疗。例如吸烟,她们将比那些不吸烟的女性多出6倍的冠心病发病率,而且吸烟越多,发病率越高。吸烟与其他不良的生活作息习惯、危险因素,如酗酒、较多地口服避孕药等,会产生协同效应,增加患病几率。女性在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血脂、凝血和血管功能很容易发生异变,继而导致能促使冠心病发生的炎性因子数量明显增多,而且这些炎性因子也会使女性易于罹患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已绝经的女性中多存在内皮功能紊乱、代谢综合征
的情况,而这些都有可能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4 女性冠心病治疗策略
4.1 生活方式辅助治疗
对于女性冠心病患者,她们在心梗后容易出现抑郁,抑郁这一单一因素,就使得更多的女性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一年内死亡。为避免、克服抑郁,建议女性患者要有适当的运动量,每日应至少有半个小时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而且运动还能帮助女性患者控制体重,减小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肥胖相关性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
4.2 常规药物抗栓治疗
保持服用一定正规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使得女性不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目前,对于女性冠心病高危风险者,最好终生保持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习惯。女性抗血小板药物用于女性,会使得女性更易出血,比如氯吡格雷,它能使女性严重出血的风险增加43%。由于女性的肌酐清除率没有男性高,更容易用药过量,因此,在用药前,要严格评估其是否用于治疗相匹配的适应症,降低女性患者的出血风险。精确、科学的药物剂量能增强非ST 段抬高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女性患者尤为如此。
4.3 手术介入治疗
面对女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血管成形术是相较于溶栓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它能使心肌再梗死和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是,女性在行PCI手术中更容易出血,特别是年纪越小的女患者,越容易出现各种出血、冠脉和外周血管损伤等,在行血运重建术的死亡率越高,且高于男性患者,所以,在女性发生急性血管事件后,并没有很多患者选择手术。相关研究显示,女性患者如果不接受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相比于男性而言,会更易在住院期间死去,但是接受了介入治疗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临床结果则基本相似。男女患者在靶血管重建过程及1 年内,出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概率大致相同。此外,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管腔没有男性那么粗,使得血运重建的难度更大,所以冠脉介入治疗、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失败率较大。
5 总 结
受公众心理、女性生理、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所限,目前,女性冠心病的诊疗状况并不让人满意,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如今,我们要加大女性冠心病的研究力度,要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和医务工作者,让他们认识到女性冠心病的特殊性,采取有效的措施,研发出更适合女性患者的诊疗方法,全方位提升女性冠心病的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贵荣.女性冠心病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16(10):969-971.
[2] 徐海琨,杨 萍.女性冠心病研究進展[J].临床荟萃,2015(12):1338-1340.
[3] 曹 辉.女性冠心病临床特征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05):42.
[4] 周 香,曾力群,曹 波.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的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7(01):102-106.
[5] 张香玲.中年女性冠心病特点[J].吉林医学,2012(10):2067.
[6] 马芷琴,汪启斌.女性冠心病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5(12):1395-1397.
[7] 董海秋,董 梅,任法新.雌激素水平对绝经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7(02):153-156.
[8] 齐海梅.重视老年女性心血管疾病[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0):1009-1011.
[9] 李 新,闫 伟,冯军鹏,等.女性冠心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的差异化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8(01):12-17.
[10] 吴鸿谊,玛丽亚·玉苏甫,王齐兵,等.年龄和性别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0):
1021-1024.
[11] 王 媛,杨 清,罗 智,樊燕琴,刘 宏.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7(01):22-25.
[12] 李晨怡,陈 佳,施向凡.不同性别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8(03):338-343.
[13] 路俊发,张 福.雌激素对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和凝血系统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13):93.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