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黄养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019-05-24 11:14张梦琪张治祥
关键词:临床疗效

张梦琪 张治祥

【摘要】目的 探讨张治祥主任医师验方芪黄养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芪黄养心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服药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芪黄养心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明显,对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作用明显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关键词】芪黄养心汤;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5..02

稳定型心绞痛是近年来临床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且年轻化趋势的一种生活方式疾病[1],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主要临床特征为前胸部出现阵发性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常位于胸骨后,也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每每发生于劳力负荷加重时,持续时间一般达数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后症状消失。目前西医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前者不良反应及患者不规则用药均可影响治疗效果;后者因患者病情复杂,故应慎重考虑手术适应症及预后。中药结合西医临床常规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容易且已被患者接受。笔者有幸临床跟师侍诊,发现芪黄养心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每每收到良好疗效,兹将有关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门80例患者均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0~78岁,平均68.3岁。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3~82岁,平均72.5岁。病程4~29年。确诊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为心肾阴虚型病患。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照“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2]:症状符合心前区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同时经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要求;②药物过敏;③试验过程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主症:胸部疼痛,有憋闷感;次症: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耳鸣头晕,口干便秘,舌红或有紫斑,脉细数。具备主症及次症任3项及舌、脉即可。

1.3 治疗观察方法

1.3.1 观察组

①芪黄养心汤:黄芪30 g、川芎15 g、桑寄生10 g、怀牛膝10 g、丹皮6 g、黄连6 g、天麻10 g、酸枣仁15 g、生地黄15 g、麦冬15 g、玉竹10 g、生牡蛎30 g、党参30 g、当归15 g、知母10 g、龟板胶6 g。操作:400 mL水煎早晚温服,辨证后与西医治疗同时进行,治疗8周。②基础治疗:拜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日;阿托伐他汀钙10 mg/次,1次/日;合并有高血压患者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1次/日。④治疗期间除硝酸甘油外不提供其他类型抗心绞痛药物,若治疗期间出现无法控制的心绞痛、高血压时患者退出试验。

1.3.2 对照组

患者不服用芪黄养心汤,余治疗同观察组。

1.3.3 观察项目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中期、治疗结束时进行心脏B超、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肌酶检查。治疗期间记录每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1.4 疗效标准

1.4.1 心绞痛疗效标准[5]

显效:心绞痛时患者未感受到或有轻微症状,发作时间、次数明显减少,均减少70% 以上;有效:仍有心绞痛症状,发作时间、次数减少,均减少30%~70%;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发作时间、次数无减少或减少不明显,均减少30%一下。

1.4.2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有效:T波改善,ST段上升大于0.5mV;无效:心电图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异常心率。

1.4.3 中医疗效标准轻度

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减轻。中度: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减轻到轻度标准;较重度: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到轻度标准;有效:减轻到中度标准;重度: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到中度标准;有效:症状减轻到较重度以下。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软件SPSS 23.0分析,分别用x2检验与t检验进行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统计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比(包括中、西医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对比结果见下表1、表2。结果说明两组患者在结合治疗后临床疗效较前有明显改善。

3 讨 论

中医认为心肾阴虚型胸痹临床常好发于中老年人,此时因人年过半百,肾气自半,肾阴亏虚,不能濡养五脏之阴,水不涵木,又不能上濟于心,因而心肝火旺,心阴耗伤,心脉失于濡养,而致胸痹。同时心阴不足,心火燔炽,又可进一步耗伤肾阴,加重胸痹。芪黄养心汤具有滋补心肾,化瘀通脉,养心清火之功效,方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7-10]方中药物具有抗心肌缺血、改善心肌功能、增强左心功能、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功效都与现代冠心病治疗理念相符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芪黄养心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减少硝酸酯类药物服用次数,同时心电图改善明显,临床症状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 冬,吴兆苏,王 薇,等.北京地区1984-1997年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变化趋势(中国 MONICA 方案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1):14-17.

[2]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28.

[5] 陈立生.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7):812-813.

[7] 李运伦.黄连清降合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2,21(7):421-425.

[8] 韦德蕙,杨淑琴,刘菊芳,等.麦冬注射液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和对离体心脏的作用[J].中草药,1982,13(9):27.

[9] 王海桃,刘 赛.牡蛎糖胺聚糖对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海洋水产研究,2007,5(10):106.

[10] 元艺兰,党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9):113-114.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