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对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价值探讨

2019-05-24 14:24李新秀
中外医疗 2019年2期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类风湿性关节炎抗体

李新秀

[摘要] 目的 探討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对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2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阳性率(76.92%、50.00%、88.46%)要显著高于对照组(19.23%、9.62%、28.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67,P=0.000;χ2=20.267,P=0.000;χ2=38.103,P=0.000);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与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观察组中的阳性检出率(96.15%、76.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2.31%、32.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89,P=0.000,χ2=20.536,P=0.000);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54.81%)高于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检测(69.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2,P=0.032)。 结论 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是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检出率的重要辅助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抗 CCP 抗体;类风湿因子;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1(b)-002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rheumatoid factor, anti-CCP antibody and immunoglobulin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provide a reliabl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2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52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other 52 cases of clinical data of nonautoimmune disease as a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rheumatoid factor, anti-CCP antibody and immunoglobulin (76.92%, 50.00%, 88.4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9.23%, 9.62%, 28.85%),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 (χ2=34.667, P=0.000; χ2=20.267, P=0.000; χ2=38.103, P=0.000); combined detection of rheumatoid factor+anti-CCP antibody+immunoglobulin and rheumatoid factor+anti-CCP antibody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in the group (96.15%, 76.9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2.31%, 32.69%),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χ2=35.389, P=0.000,χ2=20.536, P=0.000);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rheumatoid factor + anti-CCP antibody + immunoglobulin combined detection (54.81%)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heumatoid factor + anti-CCP antibody (69.23%),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ignificant (χ2=4.592, P=0.032).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rheumatoid factor, anti-CCP antibody and immunoglobulin is an important auxiliary method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hich is worthy of widespread promotion.

[Key words] Immunoglobulin; Anti-CCP antibody; Rheumatoid factor; Rheumatoid arthritis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遗传因素和感染因素是造成类风湿性关节炎高发的重要原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由于该病可能伴有关节破坏,不仅会引起患者劳动能力丧失,同时也可能致残,但由于该病具有较高的误诊率,部分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而可能会造成患者的预后质量较差[1-2]。近年来,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等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辅助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现对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同期52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27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在32~70岁,平均年龄为(51.02±4.02)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3.25±1.52)年。另选同期52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男26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在32~73岁,平均年龄为(51.06±4.11)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3.31±1.23)年;包括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1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例,其他骨关节病患者8例。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课题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贝克曼库尔特IMMAGE80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和美国Biotek洗板机测定。类风湿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检测试剂盒采购于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抗CCP抗体检测试剂盒采购于北京和杰创新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全部患者均于清晨采取空腹静脉血约3~5 mL,高速离心后分离血清待用,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抗CCP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定量检测的结果均取平均值,并剔除异常数据。

1.3 判定标准

①类风湿因子的阳性检测标准:>20 IU/mL;②抗CCP抗体的阳性诊断标准:检测浓度>25 U/ml;③免疫球蛋白阳性标准:IgA>4.29 g/L,IgG>17.0 g/L,IgM>3.44 g/L[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各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阳性率(76.92%,50.00%,88.46%)要显著高于对照组(19.23%,9.62%,28.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67,P=0.000;χ2=20.267,P=0.000;χ2=38.103,P=0.000),3种检测方法中以免疫球蛋白检出率最高,类风湿因子次之,其次为抗CCP抗体,见表1。

2.2 联合检测的结果比较

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与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观察组中的阳性检出率(96.15%、76.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2.31%、32.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89,P=0.000,χ2=20.536,P=0.000)。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54.81%)高于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检测(69.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2,P=0.032),见表2。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有助于阻断疾病进程,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4]。类风湿因子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疾病诊断,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早期诊出,因此类风湿因子是诊断类风湿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类风湿因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同样具有较高表达,因此容易造成疾病误诊和漏诊,给疾病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找新型的生物学指标,来提升类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以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5]。

近年来,随着临床上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学者认为免疫球蛋白与抗CCP抗体同样有助于促进类风湿性疾病检出,抗CCP抗体是一种自身抗体,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该指标可用于鉴别是否为侵蚀类风湿性关节炎,部分研究认为抗CCP抗体阳性患者出现关节骨质破坏的几率更大[6]。免疫球蛋白是自身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参与机体内的免疫反应过程,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患者存在免疫紊乱症状,因此检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也有助于促进疾病检出。国内学者张静在相关的研究中指出,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可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诊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7-8]。

该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阳性率(76.92%,50.00%,88.46%)要显著高于对照组(19.23%,9.62%,28.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67,P=0.000;χ2=20.267,P=0.000;χ2=38.103,P=0.000),国内学者刘玮等[9]在相关的研究中指出,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阳性、抗-CCP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1.3%、66.3%、88.8%,对照组的类风湿因子阳性、抗-CCP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1.7%、 5.0%、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8,P<0.05;χ2=6.142,P<0.05;χ2=5.326,P<0.05),与该研究中的部分结果相近,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水平要显著高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病患者,这是能有效区分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其他自身免疫病的重要方法,因此有助于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检出。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与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观察组中的阳性检出率(96.15%、76.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2.31%、32.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89,P=0.000,χ2=20.536,P=0.000);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54.81%)高于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检测(69.23%),组间差異有统计学意义(χ2=4.592,P=0.032),上述结果提示3种方法联合检测更有助于促进疾病诊断,提升疾病的整体检出率。

综上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极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因此加强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检测有助于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检出,并且该法安全、有效,适于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但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等方法缺乏特异性,因此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应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共同检测,以提升疾病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张军.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抗CCP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6, 35(5):460-463.

[2] 高峰, 高美华, 王好玉,等. 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健康必读旬刊, 2013, 12(4):40.

[3] 韓日成, 张家明, 冼观秀,等. 抗CCP抗体及3种血清型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5, 36(5):43-46.

[4] 王光彦, 高冬花, 龚丽坤,等.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分型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5):696-697.

[5] 邹光美,黄朝任,陈武,等.血清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CRP及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世界复合医学,2017,3(4):30-33.

[6] 赵琳, 刘先岭, 宋蕾. 比较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单独或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 2016, 33(1):53-54.

[7] 陈新春.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1):75-77.

[8] 张静. 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对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1):32-33.

[9] 刘玮,赵文娜,郭苗.免疫球蛋白、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8):4134-4136.

(收稿日期:2018-10-14)

猜你喜欢
免疫球蛋白类风湿性关节炎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效果评价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
抗BP5-KLH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对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Gly-HC1/EDTA放散法用于HDN抗体放散试验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