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英丽
大豆菌核病是由大豆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在大豆产区加强菌核病的防治非常的重要。在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确保大豆绿色、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把长效治理和应急防治结合在一起,尽量以农业防治为主,还可以使用一些化学或者是生物防治。尽可能的减少重大病虫害的发生,确保大豆绿色、高产、优质、高效,优质高效。
1大豆菌核病发病特点
大豆在生长的过程中,植株的茎部会感染大豆菌核病。一旦大豆植株发病,就会注意到叶片上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在植株的茎部,会出现褐色病斑。一开始会出现一些白色的颗粒物,或者是棉絮状的菌丝,之后会逐渐朝着黑色的菌核方向发展。一些植株会出现枯死的情况,呈现灰白色,在植株的内部出现了腐烂的状况,外部的黑色菌核也会逐渐的脱落。豆荚上出现了褐色的病斑,一旦大豆出现了菌核病,就有可能导致大豆出现死亡,豆荚枯死的状况。这些豆荚出现了,腐烂干瘪或者是苍白的状态。在植株的茎部出现了圆柱形的一些不规则的形状。很多菌核可以和大豆的种子混在一起,越过冬天之后在太阳的照射下就会萌发。如果条件适宜,这些菌核就会形成子囊盘,在田间引发大面积菌核病感染。总之,菌核发生多处于阴雨天气、地势低、重茬地或向日葵茬地等环境下。如果大豆栽植过程中操作不当,比如氮肥过多、种植过密、临近向日葵、倒伏地段等,也会导致大豆菌核病发病频率高。
2发病原因
2.1前茬作物的影响
大豆菌核病可能会寄生在很多宿主身上,白菜马铃薯,胡萝卜等多种植物都会受到感染。近几年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轮作不合理,种植方式不够合理,导致田间出现了很多的菌核。这些菌核在积累的过程中感染了大豆,导致大豆导致了菌核病。在种植大豆之前种植过向日葵或者是油菜引发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几率更高。
2.2栽培管理措施不当
大豆菌核随土壤深度增加菌核萌发的数量减少,在土壤1—3cm深度范围内能正常萌发,3cm以下不能萌发,封垄前未及时中耕培土的地块、整地不平、排水不畅、低洼易涝地都为菌核病病菌萌发创造了机会,相对发病重。
2.3不合理施肥
在种植过程中,有机肥和氮肥使用的较多,就有可能会引发菌核病。除此之外N素,能够为君合并内部的菌丝提供有利的生长条件,而且氮肥内部的,C/N比值降低,菌丝生长加快。多次喷施叶面肥,大豆植株生长繁茂,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好,田间湿度大,植株抗病性减弱,易发病。
2.4种子携带菌核
一些病源会和种子混合在一起,在土壤内部过冬,来年接受太阳的光照之后就有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菌核病。大豆重迎茬,会使田间的菌核数量不断的增加,发病率也会越来越高。
有调查显示,大豆重茬菌核病发病率为11.2%,迎茬发病率为5.6%,5a发病率为37.0%,重茬年数越多发病率越高。
2.5气侯条件
大豆在生长的阶段到了结荚期,所处的湿度,温度光照都非常的适宜,也是菌核病发病高的阶段。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5度到25摄氏度左右,土壤的湿度在75%左右,如果接连出现了阴雨天气,那么出现菌核病的几率就会大大的增高。这些菌核会生长出子囊盘,在气流和雨水的影响下,进行传播,最远能传30m。垦区7月中旬—8月上旬,正是大豆开花期到结荚盛期,此期降雨量大,田间湿度大,低温寡照,温度适宜,在18—22℃之间,给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菌核萌发从大豆盛花期开始一直延续到鼓粒末期,8月上旬温度较高时,患病植株会表现出明显的菌核病症状。
3综合防治重点
3.1选用早熟耐病品种
选用株型紧凑,尖叶或叶片上举,通风透光性能好、产量潜力大的耐病品种。目前较耐病品种有合丰26号、合丰47号、合丰50、黑河7号、黑农43号、九丰3号等。无病田留种以确保种子不带病菌。另外要精选种子,筛除混在大豆种子中的菌核,选用无菌核的良种播种。
3.2轮作倒茬
大豆菌核病,会危害到向日葵油菜,大豆等这些作物。所以在种植过程中采取合理轮作,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菌核病的发生机率。种植大豆的时候尽量避开向日葵和油菜地。也不能在种植向日葵和油菜之后就立刻种植大豆,这样田间会积累很多的菌核,可以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发病严重的地块,应轮作3a以上。
3.3加强田间管理
为了植株的整齐度,在播种过程中,要保持深浅一致,这样生长过程中才能确保质量。大豆的不同品种,种植的密度各不相同,如果随意的种植,大豆的抗病能力将会降低。要根据大豆的具体品种把握这些大豆的特性,在种植过程中,确保植密度,这样大豆也不会出现徒长的情况。施肥时注意平衡施肥,适当地控制氮肥量,增施钾肥,N、P、K肥要合理搭配,避免施氮肥过多,同时也要注意硼肥、锌肥等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
3.4化学防治
病害发生后,及时药剂防治是生产上唯一有效地控制措施。菌核子囊盘萌发一般在7月20—25日进入萌发高峰,与大豆开花期重叠,防治适期以7月20—25日为宜。菌核发病初期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叶面喷雾,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喷洒防治,每隔7d喷1次,共喷2—3次,效果更好。农利灵+速克灵两种药剂混用防效明显高于一种药剂单用。当地块发病率达到15%以上时,要及时喷洒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
综上所述,大豆菌核病是现阶段发生概率较高的大豆疾病,由于其具有危害巨大、繁殖力较强、生存能力较好的特点,而防止这些菌核病也十分的困难。所以在种植过程中要选择科学轮作的方式,针对这些农作物疾病采取科學的方法来防治。
(作者单位:151131黑龙江省肇东市里木店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