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素质测评背景下提升教学实效的策略

2019-05-24 07:38刘芸珊
新教师 2019年3期
关键词:素质小学生音乐

刘芸珊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规定,需要针对中小学生艺术素质开展有效的测评工作。许多地区进行了小学生音乐素质测评工作之后发现,通过学校所开的课程及课外活动培养学生音乐基本技能的占比达到九成以上,而校外学习中艺术特长的占比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小学音乐素质测评有几点思考。

一、小学音乐测评类型及意义

音乐测评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完成:(1)学习性测评。在开展此项测评时,主要是以教育部所提出的“基础指标”要求为中心,针对小学生校内音乐课程学习表现及学生在学校所组织的音乐兴趣小组、各种类型的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开展过程性评价。(2)学科性测评。学科性测评需要以学生各学期及学年的音乐考试成绩为依据,教师需充分掌握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认知及运用基本技能的情况。同时,还需要测评学生参与音乐课程学习后,其艺术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提升情况。(3)发展性测评。在进行发展性测评时,需要结合学生参与校外音乐学习积极性、音乐实践情况、参加各类学生艺术比赛活动的表现情况等,从而更好地分析学生的音乐特长及优势。这些音乐素质测评做下来后发现,许多地区的小学生缺少音乐基础知识,尤其乐理知识存在非常大的缺陷。此外,还有小学生参与课外音乐实践较少与学习的自主性不强等问题。因此,要重视这些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深入地开展音乐核心素养教育。

二、基于音乐素质测评,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1.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音乐艺术活动。

教育部在《意见》中指出,要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基地的建设工作,鼓励学校开展灵活多样的学生艺术活动。开展音乐素质测评不只是以学生课堂内的音乐考试成绩为依据,还应针对学生参加学校活动中的音乐才艺表现来进行测评。所以学校应该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音乐艺术活动。

我校在推进省教改项目“融合闽南文化,推进美育改革”时,戏剧课题组就走进福建省泉州艺术学校,学习该校的一些成功做法,同时邀请泉州艺术学校的专家们莅临学校指导并展演,让传承闽南文化的南音、高甲戏等顺利进校园。由此,班班掀起了学习闽南传统文化的热潮,学生在闽南方言特有的音乐美韵和朗朗上口的平仄节奏中感受和体验到了传统音乐艺术的美。此外,我校还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入了排笛吹奏学习,并把排笛吹奏作为音乐素质测评内容之一。

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主体地位。

以往的音乐课堂,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部分学生无法体会音乐的乐趣,甚至对音乐学科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将现代教学理念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将课堂还给学生,突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进行精讲,巧妙地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如在《摘星星》歌曲教学时,唱准“mi、do、la”三个音是本节课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笔者没有采用枯燥的跟唱法,一遍遍地带学生练唱三个音,而是在歌曲教学前设计了“站蹲坐”的听音游戏——让学生听到mi时用站来表示,听到do时用半蹲表示,听到la时坐到椅子上。这样一来,到歌曲学唱时,学生便对这三个音高不再混淆,进而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此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自由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音乐技能。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对其他同学形成影响,让更多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3.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

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其中,审美感知作为第一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这就需要教师对音乐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并从中挖掘出更多与美相关的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融入“美”,比如在教学语言、范唱(奏)、舞蹈动作、过渡语、教学课件、板书设计等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课就是一种美的化身,从而对学生的感官形成刺激,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4.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喜好程度有差别,因此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讲解抽象的音乐知识,需要转变教学思路,将音乐知识与相关学科之间形成关系,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教师还应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需要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原则,重点针对当代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寻找新的教学切入口,引导学生对音乐知识开展自主性探究,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5. 构建快乐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所谓“快乐课堂”,指的是教师通过构建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轻松快乐获取知识,这也正是人们经常提及的——寓教于乐。音乐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從音乐学习中享受快乐,并通过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让学生对音乐知识产生较强的求知欲,将音乐知识学习当作快乐的事。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如在《彼得与狼》音乐欣赏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让整堂教学围绕“听”展开,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其想象,通过带领学生从速度、音色中感受彼得的心情;模仿鸭子摇摆走路,体验三拍子特点;模仿猫走路的样子,感受音乐塑造的形象;感受长笛的音乐、不和协和弦的效果以及音乐的力度、时值等,有效地带动学生感知音乐情绪,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学习中,最终有效地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6. 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师音乐素养。

音乐教师想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需要加强对自身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自身音乐素质,促进自身教育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同时,还需要加强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更新,以较强的音乐聆听和音乐鉴赏能力对学生形成影响,最终实现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目标。

总而言之,开展小学音乐素质测评工作,可以及时了解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同时,根据教学活动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寻找精准的解决方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音乐教学向着合理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责任编辑:庄严黄晓夏)

猜你喜欢
素质小学生音乐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