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ICU镇痛镇静患者胃肠功能障碍109例

2019-05-24 01:17吕德可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胃肠道白蛋白

钟 婷 吕德可

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 浙江 嘉兴 314001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病情危重,本身常合并有胃肠功能障碍,而镇痛镇静治疗又进一步加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导致严重腹胀、胃潴留、腹泻等,使得肠内营养难以进行。我科针对ICU镇痛镇静患者胃肠功能障碍采用穴位贴敷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17例因非消化系统疾病入住ICU,并需要持续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重症肺炎4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7例,心力衰竭23例,脑梗死18例,脑出血35例,中毒5例,烧伤、中暑3例,多发伤27例,颅脑外伤18例,急性肾衰竭6例,心肺复苏术后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8例,其中男63例,女45例;平均年龄68.14±13.78岁。观察组109例,其中男61例,女48例;平均年龄69.81±12.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ICU后均针对原发病进行常规的治疗干预,根据患者全身情况予咪达唑仑或丙泊酚镇静,目标:Ramsay镇静评分2~3分;予芬太尼镇痛,目标: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OPT)0~3分。对照组采用胃复安针10mg q8h静脉推注,予加斯清5mg tid鼻饲/口服促进胃肠蠕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穴位贴敷治疗,贴敷方剂组成:大黄30g,芒硝50g,枳实、厚朴各20g。将上述中药研细并均匀混合,每次取其粉末5~10g,用醋调匀,置于敷贴纸上,评估贴敷部位皮肤情况,采用拇指同身寸法,正确取穴,将药物敷在患者的神阙、中脘、天枢、足三里穴,6~8h后取下。每日3次,连续贴敷10天。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每日对患者胃肠功能进行评估,并做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分级,取第10d AGI分级作为最终值;AGI分级标准:0级为无胃肠功能障碍;Ⅰ级为患者存在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风险,胃肠道部分功能损伤,表现为一过性的胃肠道症状;Ⅱ级为患者出现胃肠道功能障碍,消化道吸收、消化不能满足患者日常营养需要;Ⅲ级为患者胃肠道衰竭,消化道功能丧失,给予相关干预后无显著改善;Ⅳ级为患者胃肠道衰竭,严重影响多种器官功能(肝、肾、肺)。每日测定腹内压,计算10日腹内压均值;第1d、第5d、第10d进行生化检查,以第10d血生化白蛋白对患者营养状态作为评估。

3.2 两组患者AGI分级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AGI分级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及腹内压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及腹内压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及腹内压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对照组观察组腹内压(cmH2O)14.33±4.33 8.26±4.57*例数108 109血清白蛋白(g/L)34.53±3.19 29.68±3.21*

4 体会

穴位贴敷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将药物制成散剂或药膏,敷贴到特定穴位,通过局部药物的作用,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以达到调整阴阳、通经活络、行气消痞、扶正强身之作用。穴位贴敷治疗不受患者胃肠功能的限制,既能取其效,又可制其弊,有效避免内服中药引起的呕吐、返流等情况。笔者采用承气汤方作为敷贴基本方进行穴位贴敷,所选神阙穴与百脉相通,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对机体各组织和重要脏器均有调节功能。中脘为胃之募穴,足三里为胃之合穴,刺激两穴能降低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增加下丘脑中β-内啡肽含量,促进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提高胃肠功能。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有效地改善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腹胀、肛门排气和排便延迟、切口、腹腔内或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情况,促进胃肠术后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穴位贴敷在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腹内压、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胃肠道白蛋白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改良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直肠癌Dixo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