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及思考

2019-05-24 11:17叶明志朱怀远项亚光金庆凯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院系体育院校体育产业

叶明志,朱怀远,项亚光,金庆凯

(1.皖西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2.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校教育既有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承,新型理论探究,也有新技术研发,为新型的经济产业的生产方提供了重要支撑。发展理论传承、科学研究、技术实践,同时通过合作教育培养人才是新型教育形式,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发展对教育的内在需求与必然发展趋势。我国在2014年开始落实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已经形成了跨区域、大融合形态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在三大战略的推动进程中,国家也经历着产业转移、科学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等革新,以及对高等教育新期待、新挑战与新诉求,正催生与社会企业协同发展的应用型高等教育。

经济市场的发展与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同样呼吁高校体育院系协同创新与教育转型。在《体育产业振兴计划》和《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中[1],国家高度重视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在发展中的结合问题。文件的内容有:“有关高等院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组成技术培训联盟,加速培养体育产业人才”。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提出“支持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作为支持地方、地区乃至国家发展的高校智力资源库,如何发挥高校体育教育优势,促进高校为体育企业服务,为各地区知识经济贡献力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课题。这也是体育高等教育转型的现实需要,两者的结合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1 体育院校与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于2010年由国务院公开下达[2]。《意见》指出“重视高等体育院校作用,强调体育院校应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以此为契机,体育高等院校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各地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就双方的协作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另外,部分体育院校也开始主动参与体育产业的经营,并就一些发展体育产业的项目和课题主动做出了申请,并且努力获取“社会体育资质认定”资格,结合社会上对体育产业的需求,开设了高校体育产业专业,国内各大体育用品经营商也开始寻求与体育高等院校开展合作。

1.1 政府重视体育院校的职业培训工作

体育产业需要知体育、懂体育的专业人才,这方面体育院校应有作为。近年来,各地体育局非常重视体育院校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合作,职业培训工作越来越受到体育高校的重视。国家体育总局在2007年颁布了第324号文件,根据文件相关精神,全国各地体育行政管理机关开始鼓励体育院校申请职业培训基地。如我国东部的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扬州大学;中部地区的巢湖学院、皖西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部地区的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和新疆师范大学等等,各省绝大多数体育院系积极发展体育职业培训基地与建立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培训试点单位[3]。这赋予了高等体育院校崭新的社会功能,为体育产业与体育院校之间开展合作提供了桥梁。同时,各省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先后开展了鉴定与宣讲活动,体育专业大学生行业技能鉴定工作得到了全面强化,提高了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职业技能的积极性,这就给体育高等院校学生毕业后参与体育产业经营创造了条件。

1.2 体育院校加强科研工作,推进与体育产业的合作

为了更好地利用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参与政府社会管理工作,各省体育局加大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投入,增强体育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种体育专业课题项目数量不断增加,项目内容已经将体育经济涵盖在内。与此同时,2009年以来,体育高等院校师生参加地方体育活动数量不断增加(表1)[4],让师生更多地参加体育社会活动,以便能更快了解和适应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如选拔体育院系学生成为志愿团,或者聘请体育院系学生进行专业表演,或请高校专家学者献言出策。另一方面,体育院校也主动参加同体育有关的商业性活动。一些高等体育院校师生已经开始涉足体育经济领域,同校外体育相关产业建立了密切合作的关系。虽然我们并不鼓励高校学生过度参与商业化活动,但是高校学生通过营销实践,确实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大学生走向社会就业确实起到了基础性作用。高校与体育企业合作,在学校内建立实习基地,师资来源于不同类型的体育经营单位,组建高水平各种体育专业运动队,这在“体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见表2)。

表1 近些年主要体育产业发展论坛地方高校参与情况统计表

数据来源:各省政府体育部门与高校网站。

1.3 体育院校教育功能开始转型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社会需求决定了学校的教育定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培养各类体育竞技人才,也逐渐涉足体育经济领域中去(表2)[4-5]。首先,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已经开始转变,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正在确立。从20世纪70—90年代以来,专门进行体育专业教学的高等院校,在教学设置上目前都在逐步转型。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体育专业开始受到高度重视(表3、表4)。各大体育专业院校都把社会体育当作自己教学的重点,休闲体育、旅游体育和表演体育等专业纷纷被设立起来,北京体育大学甚至成立了社会学系,且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两条主线。其次,受市场经济背景的影响,在一些没有进行转型的体育高校中,其教育理念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这些院校主要分布在河北和安徽等地。为了同社会需求相接轨,各地就业市场也开始向体育专业倾斜,大学生进入体育企业实习已经非常普遍,体育高校也开始鼓励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实现自主创业。再次,一些体育院校(系)开始主动求变,成为地方传承、研发与发扬体育文化的基地。“滇式风筝”走进云大民族体育课堂,云南大学多次举办体育文化节,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建成少数民族体育人类学研究中心,沈阳体育学院不仅在推广脚斗士运动取得了巨大收获,而且还成为民族体育文化研发基地等。放眼看来,全国在建体育院校(系)中有不少体育院校已与校外体育组织、地方体育企业与政府体育部门建立起合作发展关系(见表2),体育院系的教育功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注: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6月13号的划分办法,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数据来源自各地政府与高校网站。

表3 部分省高校体育专业发展情况统计

注:“1)”专业建设时间在2000年后,但具体时间不详;数据来源自各校体育院系简介。

表4 全国体育院(校)系分区分布统计表

数据来源自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体育院系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合作,既有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也有其内生的需要。当然,双方发展并非尽善尽美,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和完善。

2.1 体育经营组织与高校体育院系间沟通有待理顺

目前,我国体育高等院校与体育企业之间的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在社会性经营活动中,高等院校体育资源参与的还远远不够,高等院校和体育产业间缺乏信息上的沟通,导致体育院系的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商业性体育运动队的需求高校并没有完全了解和掌握。我们以安徽省为例,2008年以来,第一、第二次体育产业发展论坛在安徽省政府的主导下相继召开,安徽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初步得以确立,但是这两次会议都缺乏体育高校的参与,在随后举行的发展论坛中,有体育院校参与,也只是论坛承办地区的体育院校师生参与了论坛(表1),而其他省属体育院校系极少参与。另外,地方政府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时也与体育院校互动有限,他们更看重赛事对当地经济、环境、形象及媒体关注度的影响,而在体育教育、体育推广和群众参与等方面着墨不多,甚至限制。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有待完善

高校体育专业是培养体育产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政府应当合理规划与扶持[5]。从全国体育院校参与社会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数量看,中部地区仅有2所,东部地区6所,西部3所,北部1所学校,总数偏少,而且还分布不合理,不均衡,呈现东强,中西弱的格局。从合作内容看,虽然主体体育产业合作稍多,且大多集中在健身业合作层面,体育制造业偏少。从合作模式看,但还大多处在实习基地建设层面,只有少数学校实行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合作模式。政府参与或推动的建设性合作数量不多。全国近400所体育院系中,武汉江汉大学的局校模式,首都体育学院打造的承德模式,天津体育学院与社会对接践行的多种合作模式,成都体育学院与地方体育产业战略发展多维模式,沈阳体育学院推广民族体育等建立的各种合作模式,山东大学与体育用品业、体育服务业建立的校企合作模式等是在政府促进与推动下,取得了巨大收获,已在当地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遗憾的是,这种合作,为数不多。从各省体育院校专业开设情况看,中西部体育产业发展与布局与体育院校未能合理协同起来。以安徽为例,政府构建的四大体育产业功能区辐射内的体育院校阜阳师范学院与黄山学院体育系开设了有关体育产业发展的课程,在安徽其他地区,体育产业与高等院校发展脱轨现象非常普遍。在非辐射范围内也是这样,体育产业没有实现大的发展,社会体育对体育经济的影响很小。高校体育专业设置单一,缺乏有关体育产业方面的教师资源,社会体育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表5 体育院校(系)与体育产业合作模式与内容统计表

2.3 高校体育文化传承与改造功能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高等院校发掘传统体育文化和风俗不被重视。各地体育高校具备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的能力,民俗体育与体育旅游都可以得到开发。首先,体育文化牵涉到诸多领域和学科,需要牵涉到的学科协作探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要想开发我国传统风俗文化牵涉到的各种体育元素,同样需要掌握诸多学科的知识,仅凭体育部门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最后,设立有体育院系的高校多为综合性的高校,本身发展文化产业的切入点很多,涵盖了经济、文学、音乐、美术等诸多领域,体育专业如果广泛地开展与其他专业的合作,条件是相当有利的,但这一优势目前并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起来。

3 几点建议

3.1 创建交流平台,加强政府与高校体育院系交流

我国各大地方行政区都应规划出自己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应当积极鼓励体育院校参与体育经济发展,要让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前景为广大体育院校师生所了解。对与其中的不利因素,政府应当引导广大高校师生共同协商解决。要实现这一点,政府就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构建出各种交流平台,多方征取高校师生的意见,尽量鼓励体育高等院校广大师生参与进来[6](P112)。第一,邀请各体育院系师生有组织的参加进来;第二,应当在各大体育网站公布当地体育产业发展新动向,各类体育网站内应当建立友情链接,方便沟通交流;其三,用巡回宣讲的形式到各大体育院校进行宣传。

3.2 大力发展体育产学研合作模式

目前政府智能已经发展到公共管理社会化阶段,这也是我国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鼓励他们参与到社会体育事务中来,这是政府公共管理重要内容。目前,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我国各地被大力推广,体育产学研合作模式也不例外,应当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所谓体育产学研合作模式,就是通过高校体育院系、体育产业和体育组织三者之间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相互之间建立帮扶和协作的关系,通过协调合作达到三方互惠共赢的目的。高校体育院系与体育企业之间的合作应当进一步加强,双方应建立合作渠道,实现信息共享,举办交流论坛,搭建出更多的交流合作平台。最后,社会中介组织应当积极参与体育管理,减轻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压力,把具体工作分配给社会体育组织去做,推动体育大学科技资源实现转化,开拓体育行业的市场,带动地区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3 重视高校体育院系资源发展与利用

体育院校所处高校,有着丰富的体育资源与体育科技成果,中西部地区体育院校,如果向社会提高服务化水平与科技转化率,将意义重大。首先,体育场地资源应当被合理开发利用。我国中西部地区普遍缺乏公共体育场地资源,但在体育类高等院校中,其场地资源十分丰富,且处于不断的增长中,但参与社会服务与共享率却只有29.18%。应当出台政策和措施,促进高校体育场地的对外开放,激活场地使用率[7]。其次,合理使用体育人力资源,既包括教师资源,也包括学生资源。

3.4 合理规划与发展体育院系

我国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是立国之本[8]。中西部地区体育经济要想获得较快的发展,其关键就是优先发展体育教育事业,社会体育需求是不同生活水平、不同社会阶层对体育发展的价值反映,因而政府必须为规划体育院系发展进行指导、协助和帮扶,以赋予体育院系新的生命力。比如结合当地体育事业、体育产业与学校体育专业发展的现实矛盾做好近期、远期解决方案。再比如对中西部地区的弱势体育院校、体育专业进行帮助与扶持发展的行动,扶持体育院系开展新的专业,培育新的,并符合地区需求的体育人才。体育院校也应当积极承担时代使命,把握时代对专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为社会输出有用人才,将休闲体育、体育表演、体育经营与管理等社会体育作为新的发展方向[9]。以敏锐的观察力,科学的专业发展思路,提高办学水平。所以,政府要多组织体育类高校参加相关活动,还要联系各类社会体育组织,让体育专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4 结语

体育院校与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是一种创新行为,是探索建立新时期新的发展模式[10]。对于体育高等院校来说,应当与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探究有关体育经济发展的课题,为政府提供好的对策,助力于地方体育产业发展,着力做好政府和高校之间的沟通工作;最后,地方政府和高校应该携起手来,充分挖掘各自资源优势,举办有关体育和民俗文化活动[11],并一直传承下去,这既有利于体育类高校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体育经济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院系体育院校体育产业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高校院系经费分层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