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期货价格影响因素探究——基于储备棉有关政策

2019-05-24 05:46王松钦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5期
关键词:期货价格库存棉花

王松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032)

一、引言

应期现货市场变革需要,郑州商品交易所于2004年6月推出棉花期货,拉开了棉花期现货市场协调发展新篇章。期货市场为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平台工具,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坚韧度和稳定度,为政府制定棉花产业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2010年至2011年,棉花期货价格经历大幅波动。为加强棉花行业宏观调控,国家于2011年起实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开启大规模收购棉花时期。伴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家于2015年起实行储备棉去库存政策,走向逐步消化库存时代。两项政策实施力度持久,影响深远。

关于棉花期货价格方面的研究,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棉花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两者之间相关性。相比已有的研究,本文的特点在于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方法,从储备棉政策的角度,侧面反映棉花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影响期货价格的变动。另一方面,样本数据选择更具有代表性和鲜明的政策特点。期货价格采取文华财经郑棉指数,保证了棉花期货价格时间序列的连续性,使不同棉花期货合约价格在价格指数中通过权重的形式得到综合体现。储备棉库存数、收储量和轮出量都来自政策执行中的变量,因此,郑棉指数价格重点截取2010年至2019年期间相关数据。

二、棉花期货价格影响因素概述

影响棉花期货价格的因素很多,既要关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周期因素等,还要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进出口政策。中国是棉花的主要生产国和最大消费国,棉花作为第二大农产品,归根到底,其本质因素是供求关系。

(一)棉花供给方面

1、期初库存量:是构成总供给量的重要部分,期初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前期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价格上涨,供应充足价格下降。2、当期生产量:在充分研究棉花的播种面积、气候状况和生长条件、生产成本以及国家的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变动情况后,对当期产量能有一个较合理的预测。3、进口量:实际进口量往往会因政治或经济等原因而发生变化。需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形势、价格水平、进口政策和进口量的变化。

(二)棉花需求方面

1、国内消费量: 这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主要有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人口增长及结构的变化、政府收入与就业政策等。2、期末结存量:这是分析棉花价格变化趋势最重要的数据之一。如果期末存货增加,则表示当年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价格就可能会下跌;反之,则上升。

三、储备棉相关政策介绍

储备棉政策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储备棉经营管理主体贯彻执行,对棉花行业或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棉花临时收储政策

为稳定棉花生产、经营者和用棉企业市场预期,保护棉农利益,保证市场供应,从2011年开始国家实施为期三年的临时收储政策。对棉花托底敞开收购,2011年棉花收储价为19800元/吨,2012年和2013年收储价为20400元/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分别收储320万吨、660万吨和650万吨,分别占当年棉花生产量的50%、80%和90%左右。

(二)储备棉去库存政策

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市场平稳运行,减轻财政负担,完善棉花储备调控机制,从2015年开始国家实行储备棉去库存政策,逐步有序消化储备棉库存。2015年计划轮出100万吨,实际成交6万余吨。2016至2018年分别销售出库260万吨、320万吨和250万吨。

四、储备棉政策对棉花期货价格影响分析

根据储备棉政策执行情况,通过整理中国棉花网和全国棉花市场公布的期间数据,整合郑棉指数结算价变动趋势,可以测算出储备棉库存与棉花期货价格运行的整体情况。具体如下图所示:

下面我们从四个阶段,结合储备棉有关情况,对棉花期货价格影响进行分析。

(一)临时收储前阶段

2010年储备棉平均库存基本保持在100多吨,且库存呈现持续下降状态,2010年末至2011年8月末,储备棉库存仅有30余万吨,与国内期末库存占比约为14%,此时库存消费比仅为20%。储备棉库存持续下降,导致棉花市场稳定供应不足,期货价格从16000元/吨左右暴涨至32000元/吨以上,随后又下跌至21000元/吨左右,引发国内棉花期货、现货价格在较短时间内经历了大幅度波动,对棉花产业产生较大冲击。

(二)棉花临时收储阶段

在期货价格经历大幅波动后,国家启动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储备棉库存不断提高,占国内期末库存的比重从2010/2011年度的16%增长至2013/2014年度的95%以上,库存消费比从20.65%增长至159.77%,储备棉稳步发挥蓄水池作用,因收储价格的支撑,棉花期货价格基本稳定在18000元/吨至21000元/吨区间内运行。通过对棉花的托底临时收储,改变棉花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库存和消费关系,引导市场对棉花价格的预期,从而稳定了棉花期货价格运行。

临时收储结束后的一段期间,每年国内产出的新棉和国储棉庞大的库存量,国内外棉价差扩大,市场供应压力大到无以复加,在这种极端背景条件下,2014年至2015年期间棉花期货价格持续下行,在2016年第一季度,期货行情最低跌到10000元/吨以下。

(三)储备棉去库存阶段

去库存前期,按照储备棉去库存公告,2016年储备棉轮出总量不超过200万吨,原则上每日挂牌销售数量不超过3万吨。棉花检验方式由按批公检调整为包包公检。由于出库公检方式改变,导致满足不了每日挂牌销售数量,新棉需要到9月上市,市场对储备棉的需求达到一个高度,造成市场短期内供不应求的局面,直接引发2016年棉花期货价格快速上涨。

针对前期储备棉出库中存在的问题,2017至2018年国家采取提前安排公检的方式,加大储备棉公检力度,延长储备棉销售时间,一定期间内限制棉花贸易商参与竞拍等诸多措施,有力保障了储备棉供应,棉花期货价格基本趋于稳定。

(四)储备棉去库存后阶段

2018年下半年以来,棉花期货价格不断下行。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随着国储棉近年来多轮出少轮入策略,2019年计划轮出100万吨,国储棉库存持续下降,将剩余不到200万吨。过去三年全球棉花产量稳中有升,产销缺口逐步缩小。在全球供需基本平衡的背景下,国内向市场继续抛售储备棉增加供给,给国内棉花市场带来较大承压。另一方面,中美贸易争端迅速恶化利空全球经济和棉花消费,成为短期压倒一切的基本面,期货做多资金逐步离场,空头占据上风,导致棉花期货价格不断下行。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储备棉有关政策实施对影响棉花价格的供求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储备棉政策的执行直接决定收储量、轮出量和库存量,进而影响棉花市场供求关系,对棉花期货价格运行的传导存在明显的关联性。为改进棉花期货运行效率,促进棉花期货市场健康发展,根据以上分析结论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立储备棉最低常规规模,将储备规模保持在合理水平。设置储备棉最低库存量就是给棉花产业安装安全阀,合理的储备棉库存量发挥棉花市场蓄水池作用,将有效弥补市场失灵,调剂余缺,平衡市场,更好维系棉花市场稳定运行。

二是加快构建储备棉轮换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临时收储、去库存政策是政府在特定的环境下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行为,在一定期间对稳定棉花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价格的决定权最终应交给市场去决定,构建储备棉轮换机制,储备经营主体根据市场时机实施自主轮换,常备常新,将有力激活棉花市场活力。

三是建立储备棉轮出与期货价格联动机制。现行储备棉轮出销售底价按照国内外棉花市场现货价格和相应权重每周调整确定一次,如把棉花期货价格按照一定权重纳入销售底价调整机制,二者之间将建立联动反应,极大利于棉花期现货市场的有效运转。

四是加强储备交易信息平台建设,改善棉花期货市场,增强价格发现功能的有效性。现阶段,棉花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虽能够一定程度上引导棉花现货价格,但其有效性相对不足。加快储备交易信息平台建设,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利于期现货价格预测,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期货价格库存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花
红枣期货价格大涨之后怎么走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国际市场主要油品期货价格表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
多源采购的库存控制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