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苏黎世养老机构绿色疗愈空间设计方法探究

2019-05-23 06:10黄秋韵李佳婧姚亚男李树华
园林 2019年2期
关键词:园艺营造养老

黄秋韵 李佳婧 姚亚男 李树华*

1 研究背景

目前,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急剧加深[1],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也极为严峻。据预测,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如何积极妥善应对“银发浪潮”,通过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升老年群体的物质生活品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使其更加健康、幸福和快乐,是当代建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面临的重大挑战。

1. 苏黎世Klus Park养老中心主建筑入口

2. 精心营造的自然式漫步森林

3. 幽默有趣的雕塑、小品会让老人的生活充满温馨和欢乐

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养老机构具有“支撑”地位。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正值发展与集中建设时期。然而,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相关经验与研究的缺失,许多新建的养老机构在室外空间设计、植物景观设计与功能设置上均难以完全满足在院老年人的身心需要。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社会各界对养老机构硬件和软件服务体系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户外绿色空间对老人具有重要的身心疗愈作用,层次丰富、景观宜人的绿色疗愈空间可以保证老人私密性、刺激老人感官、促进其社会交往,以及提升其生活掌控感等[2,3]。近年来,虽然已有相当数量建筑学领域的研究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周燕珉等的研究[4-8],然而对于适老户外空间设计方法研究还较少,仅有如Feddersen、刘博新、李树华等,这项工作[9-12]仍需更多的关注和系统的研究。

欧美各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较早,养老机构发展也较为成熟,在养老机构绿色疗愈空间方面有许多宝贵经验。然而,目前对欧美各国养老机构绿色疗愈空间优秀案例的系统调研和分析较少。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对瑞士苏黎世23家市立养老机构的绿色疗愈空间的氛围营造、空间布局和设计方法进行探究,以期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在养老机构、适老社区、公共绿地等的绿色疗愈空间设计营造提供借鉴。

2 研究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适老户外绿色空间设计的论文和专著的研究,总结出适老绿地系统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领域目前总结出的最重要、最需关注的空间特征和要素,并将其作为调研指南。

2018年9~11月,实地考察瑞士苏黎世市23家养老机构。从养老机构绿色空间氛围特征与营造方法、空间布局特色与技巧、疗愈空间的要素设置三方面,分析并总结瑞士城市养老机构的绿色疗愈空间的设计特点和营造方式。

3 研究结果

3.1 养老机构绿色空间的氛围特征与营造方法

3.1.1 清新自然的空间氛围营造

笔者调研的23家养老机构,均坐落于苏黎世不同城区(Kreis1-12)的市立养老中心。这些老年中心,虽然居于闹市,却都能“闹中取静”,营造出安静平和且具自然气息的空间氛围,这就需要设计师别具匠心的思维和出色的植物景观营造能力。

养老机构的入口给人的印象极为重要,也奠定了整个养老机构的空间氛围基调。许多瑞士养老机构都会在建筑入口和道路边角设置绿色植物,可以让外观较为生硬的结构变得亲切自然。如苏黎世Klus Park养老中心主建筑的入口(图1):姿态优美、高大茂盛的乔木和层次丰富的自然式配置的植物花境,软化了建筑生硬的边界,弱化养老中心“冰冷生硬的建成感”,让入口变得亲切自然。

除主建筑入口外,很多养老机构户外的绿色空间,也能给人“得返自然”之感。如某养老中心为老人精心设计的自然式森林散步道(图2),设计师很好地利用植物配置,以及“树”“石”结合的景观,营造出柔和清新的森林景观风貌:常绿植物(如欧洲云杉Picea abies、欧洲红豆杉Taxus baccata、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诺德曼杉Abies mordmanniana、银冷杉Abies alba等)和秋色叶植物(垂枝桦Betula pendula、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意大利槭Acer opalus、山醋栗Ribes alpinum、欧洲山毛榉Fagus sylvatica、鹅耳栎Carpinus betulus等)姿态相互配合,色彩相得益彰。看似不经意的设计,却消解了城市的喧闹感,为养老机构绿色空间增加了山林的野趣。

值得注意的是,瑞士的养老机构为了保证脆弱老人的安全,即使在“山林漫步区”也非常重视铺装的平整度,并且会设置足够的休息处,基本能保证每15 m就有一个稳固的座椅(准则参见Rodiek,2014)13]。

依据Kaplan(1995)提出的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恢复性环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即:较高的魅力度(Fascination)、远离感(Being Away)、深广度(Extent)、兴趣匹配度(Compatibility)[14]。其中,远离感即是让来访者感受到和日常环境不一样的新鲜体验,有助于注意力和压力的恢复。生活在“机构感”强烈的养老中心的老人,亟需一个能够暂时“逃离压力”“逃离烦躁”“逃离城市”的空间体验,所以设计师应更重视不同于喧嚣城市的“清新自然”空间氛围的营造。

3.1.2 温馨如家的空间氛围营造

养老机构作为公共建筑,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集体生活“机构感”,如果户外绿色空间氛围过于单一、整齐、结构化,会使其“机构感”和“疏远感”变强(Stoneham & Thoday,1996),让老人有一种被隔绝、被抛弃的消极感受。调研中发现,为了减轻老人的这种无力感,瑞士许多养老机构绿色空间的设计均在避免过于整齐划一的“结构性植物景观”,而是设计一些“杂而不乱”、鼓励老人“时常自行种植并更换的”植物景观,“居家感”的营造离不开复杂多样的植物材料的使用。

另外,这些养老机构,均会在不经意的地方放置一些别具匠心的小品或雕塑,让老人在看到时忍俊不禁,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图3)。

4. 利用绿色缓冲带隔离城市噪声,但却保证老人视线通透,可以看到城市街道上来往的车辆和人群

5. 利用植物和地形丰富绿色空间的层次,通过增加深广度以增强环境的疗愈效果

6. 养老机构Klus Park绿色空间中“乡野农舍式”园艺小木屋的设置

7. 围绕养老机构主建筑外侧一周设计环形散步绿色空间

3.1.3 安全私密的空间氛围营造

3.2 养老机构绿色疗愈空间布局特色与技巧

3.2.1 利用植物和地形营造高深广度

Kaplan提到具有较高“深广度”是恢复性绿色空间的四大必要特征之一。“深广度”包含了恢复性环境需具备“深远”的精神环境意蕴以及“广博”的物理环境视野。Kaplan认为,高“深广度”的环境,不一定占地面积巨大,但必须从物理环境和环境意蕴上提供足够丰富且连贯的内容以供人们观看、体验和思考,从而占据其非主导注意力资源,让主导注意力资源有机会得到恢复。

笔者发现,苏黎世大部分养老机构均会充分利用地形和植物的变化,为老人营造多层、高“深广度”的疗愈性绿色空间。养老机构(图5)会利用台阶、地形起伏的草坡和高大的针叶植物营造出三种不同氛围的绿色空间:左侧较为规则的下沉式园艺操作区,中部为被台阶和地形分隔出来的室外公共休憩区,右侧则为高大的针叶乔木与地形共同围合出的森林散步道。起伏有致的曲线和林冠线不仅营造出丰富的空间,也增加了许多不同的视觉要素。这不仅丰富了老人的视觉观感与空间体验,也让老人的心情随之改变,甚至连参与的户外活动也会丰富起来。由此,本来有限的绿地面积,也呈现出丰富、深远的意境,从而增强环境的恢复性能力。

3.2.2 利用不同风格的植物景观和建筑营造高远离感

“远离感”的营造是疗愈性绿色空间十分重要的特征。例如,养老机构Klus Park,虽然处于繁华的闹市,却在后花园中设置了与精致的主楼建筑、园林形成强烈反差的“乡野菜园”和“园艺小木屋”(图6),让老年人拥有截然不同于“机构化”氛围的机会,来到菜园和小屋即得到回到乡野、远离城市的恢复性体验,这就是提高绿色空间“远离感”的设计手法。同时,这种设计也提高了环境“深广度”,丰富了老人对环境的体验。

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也早有设置农舍稻田以营造恬淡闲远、田园诗意境之景观的手法,如颐和园中的“耕织图”、《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稻香村”等。

3.2.3 绿地面积较小时采用多种灵活式的绿色空间布局

例14:Well someone did win 11 states in the last primary election cycle.(竞技)

(1)外围式绿色空间

笔者所调研的养老机构均处于城市中,当户外用地相对较小时,一些机构会采用绿地环绕建筑的空间布局方式增加绿色空间。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养老机构室内空间足够使用,还可以利用环绕布局的绿色空间隔离城市噪音,增加私密感,但又不像围墙一般过于压抑;同时,环绕布局也方便设计师为老人规划出较长距离的环形散步道,以满足老人锻炼身体的需要(图7)。

8. 养老机构在每位老人居室设置了阳台,供老人进行个性化布置,丰富有限的绿色空间

9. 养老机构“巧于因借”,将周边公共绿地与教堂景观自然融合

10. 秋季可以使用各种秋色叶树种来打造明艳绚丽的视觉体验

(2)分散式绿色空间

笔者调研发现,一些养老机构占地面积十分有限,为了让老人能够有机会接触自然,得到益处,风景园林和建筑设计师会考虑用植物装点每一位老人的阳台(图8),让他们足不出户也可以接触自然。同时,个性化布置的绿色阳台,会使人产生更多“在家感”和“生活掌控感”。

(3)借景式绿色空间

调研发现,一些机构虽然可用绿地面积较小,但通过绿色空间“巧于因借”的规划设计手法,巧妙引入周边宜人的绿色空间。如通过借景(图9),将机构内外的绿色空间规划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在无形中扩大了养老机构的绿色空间面积,增加老人可视和可探索环境的“深广度”。

3.3 养老机构绿色疗愈空间要素设置

3.3.1 五感疗愈空间设计要素

在个体老化的过程中,感官功能衰退是最显著的现象之一,而延缓感官功能衰退的最佳途径,就是适当刺激感官,通过学习和训练增加感官功能的反应能力。

(1)视觉疗愈空间要素

笔者调研的23家养老机构均注重使用季相明显、色彩丰富艳丽(图10)、夜间荧光的植物(如黄花月见草Oenothera glayioviana),以及传统或现代的趣味园艺装饰。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角膜、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由此导致视力、感光能力、有效视野和色彩分辨能力等整体下降。因此,只有色彩艳丽、形状特殊的植物景观或者雕塑小品,才能从视觉上刺激并引发老年人的兴趣。据Stoneham和Thoday(1996)研究,对于极其依赖周遭环境的老年人来说,植物的季相设计和色彩设计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点。

(2)听觉疗愈空间要素

许多机构的绿色空间十分注重引入虫鸣鸟叫的自然之音、流水潺潺的宁静之音、树叶沙沙的婆娑之音等自然声音景观,可以安抚心灵、带来疗愈效果(图11)。美国学者Marcus认为,养老机构的绿色疗愈空间至少应该有一处可以静坐独处并聆听水流声音的空间[15]。

11. 养老机构中的创意喷泉,丰富了绿色空间的声景,并且创造了清凉的氛围

(3)嗅觉疗愈空间要素

瑞士养老机构也非常重视植物香气(如花香、草香、松香等)的设计和控制。芳香景观的营造对诱发老人积极的情绪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16]。在瑞士养老机构常用的芳香植物如: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um)、金银花(Lonicera periclymenum)、留兰香(Mentha spicata)和银斑百里香(Thymus vulgaris)等。

(4)触觉疗愈空间要素

苏黎世养老机构常使用抬升的花坛,以增加老人和植物接触的机会(图12);部分养老机构设置鹅卵石和温泉结合的脚底按摩健行道,以让老人愉快地进行健走锻炼活动(图13);还有养老机构设置触摸乌龟、豚鼠等小动物的场地,可以为老人提供一种和其他生物非语言的沟通交流方式,让其身心得到慰藉。这种动植物触摸园满足了人类在潜意识层面寻求和其他生命相联系的渴望[17]。

(5)味觉疗愈空间要素

笔者调研的养老机构均十分注重老人在绿色空间中的味觉互动与刺激。例如自己种植的生态蔬菜、核桃树上掉下的核桃、可采摘的蓝莓等浆果、可饮用的泉水等,这些均为老人提供可以食用或饮用的自然味觉刺激元素。

3.3.2 园艺活动空间设计要素

(1)乡野“园艺小木屋”“亲耕园地”——室外园艺活动场地

许多机构设置了供老人自主耕种、开展园艺活动的空间,可以在绿色空间中自行控制、安排环境,使得他们对生活的掌控感大幅升高,使养老机构变得非常有“居家”的氛围(图14)。

(2)“动物角”——观看触摸小动物的空间

同年轻人一样,老人也渴望与外界互动与交流。触摸小动物,为老人提供一个亲生物的非语言沟通途径,也为失智症老人提供一个基本的激发其兴趣的媒介(Feddersen & Lüdtke,2009)。养老中心Bürgerasyl就在绿色空间中为老人提供触摸乌龟活动的草池。老人在集体参与触摸、观看小动物的活动中也无形增加了与其社会交往的机会。

(3)“抬升的花坛”——室外无障碍园艺操作空间

12. 抬高的可触摸花坛,增加普通老人和乘坐轮椅老人与植物的亲密接触

13. 鹅卵石和温泉结合的脚底按摩环形步道

14. 亲耕园地—室外植物栽植培养体验空间

15. 室外园艺活动集体操作空间结合遮荫避暑设施(遮阳伞),增加了老人的使用机会

研究发现,吸引老人开展园艺操作活动,不仅依赖于活动空间的视觉趣味度,也依赖于它能在多大程度减少老人身心能量的消耗程度(Stoneham & Thoday,1996)。抬升的操作花坛和花台可以让老人无需弯腰便可触及植物,也十分便于乘坐轮椅的老人接近花箱进行操作(图15)。公共的室外“园艺操作”家具的设计,增加了园艺活动的便利性,也增加了老人对户外绿色空间的使用率。

4 总结

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总结和阐述了瑞士苏黎世市立养老机构绿色疗愈空间值得学习借鉴的康养营造方法和技巧,可为中国适老绿色空间的研究、规划和设计提供借鉴,从而提升我国康养机构绿色空间品质,促进老人通过接触自然和参与丰富的户外活动提升身心健康,从而安度更加幸福快乐的晚年。

猜你喜欢
园艺营造养老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系
园艺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