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荣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慢性支气管肺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呼吸科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为此,本文就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护理提供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来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00例,在本次研究中有52例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没有明显的年龄差异,本次研究经过院领导以及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将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这两组研究对象除研究因素外,其他混杂因素无显著差异。
本次研究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进行实验,使用随机分组原则,在对照组中进行一般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接受基础护理额外进行综合护理的干预措施,经过相同的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
1.2.1 对照组
在对照组中,护理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基础的护理操作,做好患者住院前的准备工作,使患者在治疗期间有舒适的护理体验,针对不同症状的患者进行特殊的护理照顾,注意饮食规律,调整餐次。为患者接受治疗有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提供保障。
1.2.2 实验组[2]
实验组接受基础护理额外进行综合护理的干预措施。
(1)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
临床医护人员定期讲解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 病程发展、 以及治疗后需要注意的地方,加大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较快教育讲座力度,使其详细了解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疾病观与治疗观。
(2)心理护理
护士经常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经常与其沟通,多听患者心声,讲解以往治疗的患者中完全康复出院的案例,增加患者信心。
(3)确保呼吸道畅通
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深呼吸方法及咳痰方法,以增加呼吸肌使用量,避免退化。
(4)饮食起居护理
依据高蛋白、高纤维素、清淡饮食的原则,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搭配,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本次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进行判别,表中主要内容是关于情感角色、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精神健康、活力以及总体健康等,总分为10分,患者得分情况与生活质量的好坏成正比。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样率或百分比进行一般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一般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定义为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调查表中的各项指标相对比基本没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经过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各项指标得分均远远高于对照组的各项得分,而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
表 两组研究对象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由于该病初发是易与感冒混淆,所以没有太过重视,多是由于病程迁延时间过长,反反复复发作,最后影响患者基本生活而去就医。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调查表中的各项指标相对比基本没有差异,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但是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经过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各项指标得分均远远高于对照组的各项得分,而且有很大差距,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该结果与李红碧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4],出现这种结局主要原因是经过综合护理后,护士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深呼吸方法及咳痰方法,以增加呼吸肌使用量。另外,本文还给予患者饮食方面、环境方面的相关护理,使患者在各方面得到专业指导[5]。可见,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治疗过程中有积极作用,值得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