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 刘玉会 屈淼 耿艳(通讯作者)
(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 重庆 400000)
糖尿病(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不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如果患者血糖不能较好控制,将有可能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血管病、冠心病、肾病、神经病病变、视网膜病和糖尿病足等等,这也是损耗大量医疗资源、导致患者早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因此,何如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依从性,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糖尿病临床防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目前,广泛采用的综合性防治方案包括运动锻炼、糖尿病足检测、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药物使用等等,这些方法均需要患者积极、自主参与,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并长期坚持,而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先决条件就是糖尿病教育,这也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保证和核心[2],为此,我科于2016年4-10月将QCC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活动情况如下。
选取2017年5月1日-5月20日我科在院糖尿病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条件: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资源参加;生活能够自理。以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内容:运动锻炼、糖尿病足检测、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药物使用)进行调查。
1.2.1 成立QCC 我科QCC成立于2015.4月,本次研究为我科第三次组织品管圈活动。继续沿用第一期圈名“蜜糖圈”,甜甜的蜜糖,代表医患、护患、医护、患患之间气氛融洽,甜甜蜜蜜一家亲。选定圈成员9名,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推选圈长1名,圈长主要职责为组织、领导和计划,辅导员主要职责为培训、指导和监督,其他圈员分别负责收集、整理资料、记录、联络、宣传等工作,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6岁;职称:护师6名,护士3名;文化程度:大专5名,本科4名;工作年限:超过5年(包括5年)护理人员5名,低于5年2名。
1.2.2 明确活动主题 圈员利用头脑风暴,充分结合圈能力、上级重视程度、品管圈可行性以及迫切性,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实践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而优质的健康教育,更加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强各种治疗的作用[3],对我科糖尿病患者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明确此次活动主题为“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
1.2.3 拟定活动计划 制作活动甘特图,严格要求圈员按计划、分时间落实。活动周期为2017年4月-10月。
1.2.4 现状把握 各圈员群策群力,头脑风暴,制作查检表进行原因分析、要因选择及真因验证。分析和整理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低的原因,调查主要从运动锻炼、糖尿病足检测、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药物使用5个方面进行。根据5月1日-5月20日的调查数据表明,调查人数共38名,调查总项目数190例,患者缺陷例数:102例,执行例数:88例,其中运动锻炼缺陷例数:34例,占38.64%,糖尿病足检测缺陷例数:30例,占34.09%,饮食控制缺陷例数:11例,占12.5%,血糖监测缺陷例数:7例,占4.95%,药物使用缺陷例数:6例,占6.82%,根据查检数据表明,糖尿病足检测、运动锻炼、饮食控制占85.23%,根据八二定律,将此三大情况列为本次主题改善重点。见下图:
改善前柏拉图
1.2.5 设定活动目标 目标值=现况值-(圈员能力×累计百分比×现况值)。设定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目标值。目标值=53.68-(53.68×85.23%×86.6%)=87.87%。
1.2.6 分析原因利用脑力激荡方法,从人、物、法、环四个方面分析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差的原因,并绘制鱼骨图。具体分析后共有4方面:(1)护士教育水平缺乏。(2)教育途径单一。(3)个性化教育不够。(4)教育流程不完善。
1.3.1 提高护士患教能力(1)由年资高的专科护士,每个月定期组织开展一次教学培训,进行模拟教学。(2)每周护理人员组织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知识小型讲座。(3)学会教育病人的方法,提高护士与病人的交流技巧,提高患教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3.2 广泛教育的同时,注重个性化教育 (1)每天在病区电视上循环播放糖尿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及教育视频。(2)科内小讲座每周3次,糖尿病健康大课堂每月1次。(3)专科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4)针对老年患者年龄大,记忆差特点,给予反复讲解,让家属陪护参与培训的行列。
1.3.3 寓教于乐,丰富健康教育形式 (1)改变教育形式,寓教于乐,在病房内带动患者跳健身操,鼓励患者动起来。(2)科内摆放电子秤、控油壶、食物模型、墙壁宣传海报等,给患者直观感受。(3)制作糖尿病饮食、运动折页机糖尿病足知识手册,供患者随时学习。
1.3.4 健全健康教育流程 (1)制定完善的健康教育流程,并将其列入我科常规,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流程图如下:
内分泌科糖尿病健康教育流程图
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我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依从性有效提高。措施实施后利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和分析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调查人数共17名,调查总项目数57例,糖尿病足检测执行例数28例,占25.83%,运动锻炼执行例数:13例,占24.53%,饮食控制执行例数:12例,占22.64%,改善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上升至92.98%。
通过评分,各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性、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自信心、品管手法、责任心、和谐度这8个方面均呈正向发展。
采用QCC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圈员能力雷达图
通过开展QCC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大幅度的提升,使医疗质量得到持续发展,规范糖尿病护理的管理。表示QCC在的运用方法切实可行,增加了患者的知识,并且使护患关系变得亲密,融洽。QCC活动中,各圈员发挥头脑风暴,制作糖尿病饮食、运动折页机糖尿病足知识手册,将其发放给每位糖尿病患者,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极大方便了患者随时的学习取阅。将糖尿病患者教育流程完善和健全后,患者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提高了护理质量,这也是良好的健康教育手段,在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信任度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满意度。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圈员的全面提高积极性、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及和谐度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激发和提升了圈员质量管理的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团队执行力和凝聚力也不断提高[4]。使圈员有被尊重、被认可、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提升了自身素质。因此,品管圈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可以有效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