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5-23 05:34:18徐均伟瞿学栋李宝平杨亮
医药前沿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孔法胆囊炎胆囊

徐均伟 瞿学栋 李宝平 杨亮

(兰州市榆中县第三人民医院 甘肃 兰州 730101)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是发生在人体腹部位置的最为常见的外科疾病类型之一,其中以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作为最为常见的病理表现类型,是在结石对人体胆囊管组织施加阻塞作用条件下引致发生的,具备急性化学性和细菌性特点的炎症性疾病[1-2]。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部分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了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8年11月,将5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各28例。参照组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22~61岁,平均(46.1±9.6)岁。研究组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21~60岁,平均(47.1±10.1)岁。

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以及年龄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入选患者均满足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参考标准,符合接受手术治疗的基本条件,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过程,明确签署知情同意书,已经获取院伦理学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方法

参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指派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肝胆外科医生,严格遵照标准化的临床规程,为患者完成手术治疗过程,支持和确保患者能够切实获取到优质良好的治疗结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术中累计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实现时间指标测算值,以及术后持续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测算值比较[n(%)]

2.2 两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术中累计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实现时间以及术后持续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术中累计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实现时间及术后持续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s)

术后住院时间(d)研究组2647.3±9.254.1±10.222.4±6.84.0±1.1参照组2678.5±9.1162.2±11.735.5±7.07.7±1.4 t 12.75836.8527.10310.996 P<0.05<0.05<0.05<0.05组别 例数手术持续时间(min)术中累计出血量(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

3.讨论

急性胆囊炎未能获取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会诱导患者并发胆囊坏疽、胆囊穿孔,以及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疾病,严重的甚至会诱导腹膜炎,或者是感染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手术治疗方法是肝胆外科临床中针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治疗过程中应用的首选方法,选择适当方法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治疗,能和保障患者获取到最佳治疗结果[3-4]。

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手术方法的运用,能够在确保患者获取较好结果条件下,优化患者的各项基础临床指标[5]。

本次结果表明,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能获取较好结果,值得推广运用。

在肝胆外科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而言,为其实施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相较为其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能获取较好治疗结果,优化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条件下,为我国肝胆外科临床医学事业的良好发展创造支持条件。

猜你喜欢
孔法胆囊炎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56例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40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改良三孔法与常规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