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 鉴往知来
——《中国音乐年鉴》第14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9-05-22 23:22吴慧娟
中国音乐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年鉴学术音乐

□吴慧娟、王 玮

为深入总结《中国音乐年鉴》的编撰经验,讨论近年来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研究等领域的新课题、新方法、新视角,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主办,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办的“2018·《中国音乐年鉴》第14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2月15日至17日在福州大学召开。

《中国音乐年鉴》自1987年创刊以来,已走过了整整三十一个年头,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三十一年来,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努力,《中国音乐年鉴》全面客观记录了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为后人留下一部音乐史书。《中国音乐年鉴》虽有举步维艰之时,却也始终不负使命地挑起“史工”的重责大任,三十一年来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有着共同志向的同仁共同担起这份编撰史书的使命。一本书坚持三十一年,而且还要再持续下去,这在音乐编年史上并不多见。要向《中国音乐年鉴》“这一群人、这一辈子、为这一本书”的精神致敬!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新西兰、菲律宾以及神州大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也有一批年轻学者加入,充分彰显出《中国音乐年鉴》的独特魅力。会议围绕“《中国音乐年鉴》编撰的宏观策略、《中国音乐年鉴》与现当代音乐批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地方音乐研究与高校课程设置、近年来硕博论文选题特点与存在问题”等专题,展开广泛深入、富有成效的交流研讨。

开幕式于12月15日上午,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图书馆明德厅举行。开幕式第一阶段,由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音乐系主任黄青主持,福州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邹毅同志出席研讨会并致欢迎词,介绍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及音乐学专业基本情况。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宏锋副研究员代表主办方讲话,福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吴慧娟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中国音乐年鉴》副主编冯卓慧作总结致辞,他在致辞中强调:“《中国音乐年鉴》所承担的不仅仅是资料汇集工作,而是在更深的层面记录了历史,反映着音乐与音乐学领域不同的发展脉络,因而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中国音乐年鉴》编撰人有信心在专家与读者的支持下,将这份历史责任承担起来,顺应时代需求,完成历史使命。”

开幕式第二阶段为主题发言,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岩研究员主持,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耀华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秦序研究员、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韩锺恩教授、武汉音乐学院蔡际洲教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刘桂腾教授,先后作了题为 《新时期以来中国音乐海外传播研究》《从“多元一体格局”“文化自觉”到“美美以共”——费孝通先生晚年系列思想的重大启示》《当代音乐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兼谈当代音乐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研究课题》《近年来音乐学术期刊编校问题举隅》《鉴往知来——〈中国音乐年鉴〉的“地方音乐专栏”与“委约制”》的主题发言。后续一天半的时间中,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中国音乐年鉴》编撰的宏观策略

围绕《中国音乐年鉴》编撰的宏观策略,本届研讨会有四位学者发表见解。刘桂腾教授以《鉴往知来——〈中国音乐年鉴〉的“地方音乐专栏”与“委约制”》为题,介绍90年代初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实行“开门办所”方针,在创刊不久的《中国音乐年鉴》中设置“地方音乐专栏”,同时“委约”一批有影响的、术业有专攻的地方研究者,按照一定的规划和主题撰写相关文章。对比始于《左传》中“君子曰”和由《史记》而来的“太史公曰”的纪事方法,他更喜偏于客观记录的“君子曰”。《史记》虽也是纪事,但每事必“太史公曰”,有意无意注入主观的“官念”是值得省思的。刘教授还给我们带来了珍贵的第三届、第四届《中国音乐年鉴》历史资料和影像资料,在当时的环境下,老一辈音乐家对中国音乐发展所做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音乐年鉴》的生命力,值得敬仰。

李岩研究员的文章《得失寸心知——从“中国音乐年鉴格式”论中国音乐学基本规范的建构》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规范越来越成为我国各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他以年代为线,列举具体事例,从蔡际洲先生曾选取了35篇较有代表性的文论,交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这本论文集中,大体可以窥见当时诸家对于学术规范的关注,虽角度不同,立论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守则”。李岩认为音乐学界虽是较早关注学术规范的领域,但从相关期刊所发表论文看,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关于论文书写的格式要求,学界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重点探讨该格式之利、便、简、省。

蔡际洲教授的《近年来音乐学术期刊编校问题举隅》,以九大音乐学院学报及《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等11家音乐学术期刊在2003—2017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例,对在编校工作中存在于标题、摘要、关键词、序言、正文、注释与参考文献等问题作简要分析。通过具体事例,指出或大或小的问题。提到小者,还只是有关文字性、技术性等问题;而大者,则直接关系到学术原创。如果将这些问题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音乐学术期刊的质量将会迈上新台阶。

早在1988年,音乐人类学家杨沐就曾关注到我国音乐学界在文论写作方面存在的一些“看似无关紧要”,却关系到“学术质量与学术价值”,甚至可以反映作者“学术道德的高低”问题,并举出一些我国音乐学者和音乐学刊物在写作格式、引文以及实证分析方面“失范”的实例。此后,学者关于音乐学学术规范的讨论愈来愈盛,学术规范越来越成为我国各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发言中专家多次呼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学术规范需要引起大家重视,这是近年来学术领域的突出问题。受历史、社会文化、外部经济环境等影响,加之部分学者的自身学术自律意识不强,音乐学界学术失范情况,相比其他学科而言,更应引起充分重视。提高学术性是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的重要理论支持,学术引用的规范、语言文字的规范、写作格式的规范,更是细节上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从音乐学科本身特点和现状看,学术规范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以音乐评论促当代音乐研究

面对现今多元化的音乐作品或音乐现象,站在历史高度,结合理性与感性对其进行诠释并给出判断,是音乐评论所具有的音乐姿态,如何在当代音乐视角中找到问题,并进行剖析解决,更是一直以来音乐评论所要突破的问题。王耀华教授在《新时期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海外传播的成绩、问题及其对策》中,认为中国当代音乐海外传播包括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及其传播、中国传统音乐当代诠释及其传播、中国当代音乐吸收外来音乐后再向海外传播。新时期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发展过程中,题材形式不断丰富,风格特点逐渐多样,为海外传播的多样化提供了丰硕的音乐作品基础。大批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的海外传播,展现了中国逐渐增强的文化软实力。大批从事当代音乐创作及其传播事业的人才队伍也茁壮成长,为当代音乐的创作及海外传播影响力做出了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及其海外传播也存在着问题,如作品、传播渠道等,就此王耀华教授提出了应以人民为中心、接地气、内容形式与传播路径创新等方面的重要对策。

上海音乐学院韩锺恩教授就《当代音乐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兼谈当代音乐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研究课题》,从音乐批评学角度出发,围绕“当代音乐的基本问题、声音纳入美学范畴、音乐批评的理论问题与教学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三个设问、三个问题、三种作业”极其精彩、尖锐的以音乐批评和音乐评论的视角,从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出问题的呈现方式及音乐的表达方式。近年来,人们对于音乐的探讨从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引申到文化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音乐的关系。音乐研究离不开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及音乐史等关系的探讨,音乐中研究范畴的多重边界问题日益被重视起来。探讨当代音乐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

三、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以地方地域文化为研究对象,历来是我国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以地区作为划分依据,研究某一地区的音乐文化整体面貌、阶段性特征以及重要音乐领域的音乐事项,是音乐学研究不同专业、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音乐上海学”“音乐北京学”“音乐哈尔滨学”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音乐地方学的研究不同于一人、一曲、一朝、一代之研究,它从音乐学研究的“中观”层面打开一扇门,既可从一个城市、地区的音乐整体面貌出发,也可立足地域文化的特殊性,观照其中一种、一类音乐事项。①董晓明:《地方音乐学——机遇与挑战》,《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改革开放40年来,地方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地方音乐文化研究也雨后春笋般涌起,建立在地方文化观照视域下的音乐地方学研究,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热点之一。本次研讨会许多论题亦是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一生经历跌宕起伏,致力于调查研究中国民族及社会文化,以富民为己任,为重建社会学、人类学做出重大贡献。费老晚年提出一系列重要创见,如指出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发展格局,揭示了中华民族及文化发展的重要规律和路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秦序研究员在《从“多元一体格局”“文化自觉”到“美美以共”——费孝通先生晚年系列思想的重大启示》中指出,在当下全球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必须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并且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不仅要客观科学的“各美其美”,还要摆明自我中心主义的偏见,平等地了解、尊敬其他文化,以达到“美人之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世界各民族各文化的“美美以共”。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是一个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美美以共”的大同世界。费老晚年的一系列思想,总结、涵盖古往历史发展(多元一体),又紧扣当下文化使命(文化自觉),指明人类世界文化发展的美好未来和正确路径,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结构和深远意义。费老晚年的这些创见,对我们研究文化、艺术,有极其宝贵的启示,值得充分肯定并指导实践。

新西兰国立尤尼坦理工学院宫宏宇研究员的《域外历年来有关上海音乐研究著述概览》指出,有关西方音乐在上海的肇始,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引起国外学界注意。将近30年过去了,研究成绩无论在数量上或在质量上都是城市(或地域)音乐研究中最为壮观者,但目前所见成果除研究涵盖面窄外,时间跨度上也存在重民国而轻晚清的一面倒现象,所聚焦时段大多都不超过中华民国时期的二、三十年。他就目前所见的相关中西文文献及海外历年来上海音乐研究成果,从全球视野重构了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上海(特别是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西洋音乐生活图景。刘靖之教授针对《香港的音乐界》一题带来了精彩的发言,他认为香港的音乐界在组织上散漫,没有全港性的组织机构。并从政府部门、民间组织、音乐教师三个层面,结合具体事例讲述了香港音乐界的内涵。

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特聘外籍教授吕梅丝(菲律宾)的发言题目为《鞭炮、锣鼓与戏曲——节日的声音和在潮汕地区澄城港口区的映衬》。吕教授以2014年5月1日至4日在广东潮汕地区澄城港口区举行的龙爷节的“音景”为出发点,认为在音乐和非音乐节日的声音中,其个人是较关注鞭炮和烟花爆炸声的产生;认为在村庄游行期间播放的喧闹声是有节奏的潮州锣鼓乐;在整个村庄的不同地点,不同舞台上的剧团同时演出十部潮剧,按三种类型的节日声音分别作为空间、地理和文化标志,可以是一个声波图,并能清晰勾画出港口的范围、面积和位置;其与港口、珠三角、梅县等广东其他地区的节日声音区分开来,具有鲜明特点。

哈尔滨音乐学院王岩教授的《突破迷雾 走出困境——关于东北沦陷区音乐史研究的几点思考》,从东北沦陷区音乐史研究现状、史料建设及研究成果等出发,提出“东北沦陷区音乐文化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多向度的学术领域,学术界投入精力和取得成果还有亟待深入的空间;对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细致剖析,提供具体的“由点及面”“化整为零”的研究思路。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齐江副教授的《历史人类学视域下冀东影戏音乐文化的地域性特征研究》,从靖康劫难使得传统影戏流传至现今的冀东地区为出发点,指出乐亭影戏音乐的地域性风格形成史的研究,为新形势下乐亭影戏音乐的继承发展提供了理论参照,也为民族音乐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地方性理论知识。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孙晨荟副研究员《中国基督宗教音乐区域性研究的三个专题》的发言,以其近年来出版的《雪域圣咏——滇藏川交界地区天主教礼仪音乐研究》《天音北韵——华北地区天主教音乐研究》《谷中百合——傈僳族和大花苗基督教音乐文化研究》三本专著为例,分别对中国藏族的天主教、从元代至当代的华北地区天主教以及西南边陲云南贵州两省的傈傈族和大花苗基督教,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进行阐释,展示了区域性中国基督宗教音乐的研究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宏锋副研究员的《“总体史学”视野下的北京音乐史研究——“金元北京外来音乐文化考辨”刍议》,以金中都和元大都时期的外来音乐文化为切入点,论证该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对象范围、选题意义和北京音乐的历史文化特征,探讨“总体史学”理念对北京音乐历史研究的启发,对音乐区域史、断代史和少数民族音乐史研究的镜鉴,凸显“多元文化汇聚与交流”“较长时段历史发展面貌”和“比较音乐史学”方法论在“区域音乐史”深化发展中的学术价值。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留学生博士的《俄苏歌曲在“孤岛”的传播——1940至1941年实验音乐社歌咏活动钩沉》,以1940—1941年活跃在上海租界的进步音乐社团“实验音乐社”的音乐活动为出发点,用图表数据展示了公开音乐会的节目单和舆论反响,建构俄苏歌曲在“孤岛”上海的传播样态以及影响社会音乐生活的面向,在陈歌辛的领导下,该社团是音乐与民族主义互动的结果,是新音乐运动在十里洋场涌动的一股清流。

音乐文化研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碰撞着新的理论研究,不同区域多元化研究方法的探讨,是区域文化音乐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离不开田野调查,系统的田野工作对于掌握资料、开拓研究视野、探索研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今,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展现出研究方法不断拓展、研究视角多样丰富、研究层次日益增加的良好势头。研究成果也是学科领域内相互融合的结晶,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已成为音乐文化研究的趋势。学科间的互鉴与交融可以引发同一命题的多角度探讨,同时也对未来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指明方向。

本次研讨会气氛热烈,交流深入,整体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明确了为中国音乐立言的使命担当。与会代表不仅深情回顾和总结《中国音乐年鉴》编撰31年来历程、经验,而且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明确《中国音乐年鉴》编撰的思路和目标,凡事贵在坚持,与会代表愿为“述往以为来者师”“以往既可鉴,来者犹可照”而坚守,做好音乐年鉴年年纪事、年年鉴照,为中国音乐事业立言。二是深度交流中国音乐发展态势。本次会议给予与会者的信息量极为丰富,每一个议题交流、碰撞、凝练都可道出学科的发展态势,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展现了音乐学界同仁们关注现实、潜心为学的精气神,促进音乐理论研究不断升级。三是传承中国音乐年鉴的“文脉”。本次研讨会个案的精彩展示,呈现出不同年龄层学者的丰富创新和辛勤努力,也体现出音乐学界学术力量的承续接力,年轻学者将学术文脉的薪火代代相传。此次《中国音乐年鉴》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搭建起一个交流、总结、反思、创新的平台,促进了我国音乐学各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将有力推动音乐人才培养和音乐学科建设。

猜你喜欢
年鉴学术音乐
感谢《年鉴》
免年鉴
——卯年大事件
四川31部年鉴获全国奖项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音乐
学术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