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出版的时候,2019年就要结束了。本年度本刊共发表了214篇文章,既保持了以往的风格和标准,也有新的气象。就像本期的文章,既有对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史问题的深度研究,也有对新的文学现象的深入观察。
“文学史研究”中,路杨的文章聚焦“翻心”这一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在土改运动中的工作重心与创作主题,通过解读丁玲、赵树理、赵树理和欧阳山等人的小说,呈现了土改政策、工作经验与现实结构之间的互文与重构。杨庆祥讨论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并对激活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可能,拓展其历史生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张松建以瘂弦、洛夫、管管的诗集为个案,通过文献述评和文本分析考察195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诗对新加坡作家的启发和影响,重新思考了现代主义的文化政治问题。朱云辉的文章分析1956年在台湾创刊的《文学杂志》与1930年代朱光潜创办的同名刊物之间的传承、区别与发展,试图重新审视战后台湾文学的进程并开拓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认识与理解。
鲁迅研究的两篇文章都涉及鲁迅的文明观,李乐乐认为《域外小说集》具有“评骘文明”的独特维度,而作为方法的“东西瓯脱间”,展现了其对东西方文明论、文明权力结构本身的批判性。李春认为鲁迅构建了“文明史”和“文化比较”的认识方法,其文学也一直存在着重视“写心”而不是“存史”的倾向。
李音和霍艳的文章都是对当下文学新现象的研究,前者通过2018年中篇小说力图回到与“当下中国”相关的“问题意识”中,重塑我们对当下复杂现实的感知和理解。霍艳以“匿名作家计划”为例,试图呈现传统文学的转型以及新媒体所塑造的文化场域,对新媒体平台如何打破纯文学的封闭状态、表达更为复杂的现实经验提出了新的思考。
“作家与作品”研究中,赵天成围绕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发表后引起的讨论,从细节真实、典型性等角度呈现了历史化地理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型案例。坂井洋史基于“广义的互文性”概念,呈现了巴金《憩园》中所提电影《吾儿不肖》的具体信息,并以新的视角分析《憩园》中弑父因素的缺席以及“死亡”在文本情节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柳冬妩通过对韦素园的作品、他与高晓岚的“两地书”的对读,解读其原型故事。郭瑾将海子的诗歌语言大致概括为能解释的和不可说的,试图解开海子生命语言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