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第十三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大连大学、南方文坛杂志社、巴金研究会、巴金故居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人民日报社、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四川大学、河北大学等单位及英国、日本、韩国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大会共收到论文60余篇,其中有来自“青年论坛”的获奖论文11篇。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李敬泽,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大连大学党委书记王晋良,《南方文坛》杂志主编张燕玲,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研讨会总主题为“五四精神传统下的巴金”。毛时安的《在时代的激流中——巴金的不朽及讲真话的思考》对五四精神影响下的巴金思想本质进行了深度思考,他认为,“把心交给读者”“讲真话”是巴金不朽的思想资源,是巴金一生尤其是晚年写作的创作起点和最后归宿,是解锁他创作全部动机的钥匙,是他创作生活最传神、最真实、最本质的写照。周立民的《常与变:巴金的“国家观”变化之考察》从社会学角度,以巴金的阅读接受、文学创为依据,进一步厘清巴金的国家观、人类观与其特殊信仰的关系,藉此考察“那一代知识分子在信仰与现实、理想与环境、个人与时代间的艰难抉择和沉重的心路历程”。巴金接受无政府主义信仰时的分裂性所带来的困惑和无法逾越的矛盾,就是无政府主义者自身中的悖论:他们虽然号召取消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但它最初是作为解决国家、民族危机寻求现代化的一种方案在中国传播的,因此,在批判民族主义的同时,又难以真正地超越民族主义。同时,也能够看到巴金等人直面这些矛盾,在主义与现实、信仰与行动之间采取灵活的处理态度。王雪的《理想的日常化——从20世纪40年代巴金致沈从文的三封信谈起》指出,巴金确实怀有着对友谊的忠诚、对文学的皈依,但结合巴金的生平与创作会发现,友情与文学只是他在践行“理想日常化”过程中用来跟世俗和自我战斗的工具。理想日常化道路的选择可以在精神分析视野下得到观察。巴金选择两种方式来解决自己面临的人格上的巨大矛盾:一是调和人道与享乐,给自己留出退路;二是高扬理想、信仰来拯救自己的软弱。这造就了巴金“软弱”而有韧性地反抗权威的姿态,也是巴金在当下能仍与时代“接合”的原因之一。
关于巴金思想与文学中的“五四精神”,李怡的《五四的“最后觉悟”与巴金的“反封建”》指出巴金小说的道路,证明的是新文学具有面对复杂问题、解决疑难杂症的巨大能力。从伦理思想革命视角切入辨析巴金的“反封建”秉承的五四精神,认为巴金“将人的生存权利和精神解放作为最大目标”,从激情《家》到深沉《寒夜》的风格嬗变,恰恰体现了伦理革命在反叛中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能力。刘天艺的《革命与恋爱题材在巴金小说文本中的展开——兼论五四启蒙后爱情问题的流变》,认为从《灭亡》到《电》,巴金完成了对革命与恋爱的同构,实现了“用爱征服死”的光明主题,更体现了巴金独特革命观和恋爱观。赵静的《难解的伦理与理想的“五四”》将《憩园》与夏衍改编的电影《故园春梦》互读,认为被删去的黎先生和夏衍为夏梦度身定制的万昭华之间隐含着“五四精神价值与1940年代凡俗市民生活的博弈”,《故园春梦》“借巴金所写1940年代的成都的景去讲香港1960年代的世态人情”,是以夏梦所演万昭华为符号的生活世情及其价值隐喻,巴金则借黎先生这一“闯入者”暗含五四时代生活方式和评价标准,在《憩园》中表达其坚守的“理想同信仰”——建立一个未被任何固化结构压迫的“平等、博爱的社会关系”。熊静文的《公与私:巴金小说中的家庭书写及其观念演变》通过对“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及《憩园》《寒夜》聚焦于“家”的文本分析,揭示“巴金对五四家庭革命话语的接受、认同与修正、反思的过程”。陈诗琼的《论巴金〈寒夜〉中的“自我”问题》认为,巴金以1940年代抗战现实和作家切身经验为契机对“自我”进行感性描摹,通过这部小说呈现了批判继承1920年代“五四”精神的可能。徐立平的《巴金域外小说情感书写中的五四精神》在种族文化与五四精神视域中观照巴金的域外小说,认为其亲情、爱情矛盾交织的情感书写背后是对人类面临永恒困境及问题的揭示,是“五四精神渗入小说的一抹异彩”。朱厚刚的《从“激流三部曲”看巴金的矛盾心理》,认为“激流三部曲”“与毁家的时代潮流纠缠”而呈现出文本与作家阐释间的“分裂与冲突”,这也正是作家矛盾心理呈现。
与会学者还对巴金小说的人物形象、题材风格及主题等进行了探讨。乔世华的《丽娜形象探源》认为丽娜是描写“一切愿意为了理想、正义和真情而牺牲自己的人们的化身”,也是巴金受现实触动的情绪宣泄和思想表达,有着坚实的中国革命者的身影。赵双花的《“平民”的“史”“诗”:巴金抗战小说再论》,辨析钱理群等所论巴金抗战小说是“平民史诗”的“平民”“史”“诗”三维度间的平衡关系,认为巴金“借用对平民的关注与写实性刻绘,最终落脚于诗,体现出知识分子最具精英气质的一个面向”,促使读者再思索国族生死时刻,作家何为、文学何能等重要问题。来自英国的徐钰豪以社会历史方法,探讨《寒夜》中《被遗忘的“下等人”》——女佣、小贩和车夫形象的价值,认为《寒夜》记录了那些老实的读书人在抗日战争中的挣扎。张彤的《浅析〈憩园〉中的三重论辩主题》,认为《憩园》是一个包含“宽恕还是严惩”“金钱至上还是情感至上”“挣脱还是固守”三重论辩色彩的多声部复调写作,王建军的《〈生与死〉三个文本的比较》是巴金小说文本的内部比较,基于“同题异文”“异题同文”分析,揭示巴金创作时“对作品反复修改是出了名的”之用心优秀作家的创作特质。
关于巴金的小说,一些学者还从幽微处着眼,探求其细腻之处与思想的深邃,也有学者着眼于时代背景,对其进行比较视角的审视。如日本学者坂井洋史的《关于电影〈吾儿不孝〉》认为,巴金在《憩园》中有意选择“引用”美国电影《吾儿不肖》,让其“紧贴着小说故事的发展而担当着比较重要的意义”,从而形成了二者之间的互文关系,二者都以“父子的故事”为情节支柱,但却存在着“弑父”因素的缺席与存在的差异,体现着巴金作品的“深度”。刘喜录的《巴金的日记:现实版的长篇小说〈群〉》从巴金30年(1952—1982)的日记中探寻其50年间三次提及却未成的小说《群》的影子,认为“参政与议政,启蒙群众与改造社会,政治全能主义与个体自由,自由思想与独立精神,言与行之间的矛盾纠葛直观地、感性地、纠结地、执拗地展现在巴金的日记中,也迫使巴金的长篇小说《群》的构思和写作拿不起,放不下”,巴金的日记思想及其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得到有效探析。栾梅健的《〈金粉世家〉与〈家〉的比较研究》,将二者置于宏阔的社会时代背景中,揭示其呈现的作家作品不同价值取向与风格症候,肯定巴金的时代开创者意义。
关于巴金小说的影视剧、音乐剧改编在本次研讨会上受到关注。音乐剧和音乐电影《家》的导演刘红梅阐述了她在对《家》的独特理解之下的关于音乐剧《家》的音乐、舞美、服装、场景等方面创新和剧目题材、改编创作、表现手段的民族化追求的探索。刘福全、王新玲则从情节取舍与形象塑造中探讨《音乐剧〈家〉对原著的崭新演绎》,认为其集中于批判封建礼教主题,在年轻美丽女性生命无情毁灭中表现了对女性命运的关切。任贵菊的《论巴金“激流三部曲”的话剧改编》从改编及动因与特色比较三个方面对《家》《春》《秋》的话剧改编进行分析探讨。宫立的《巴金与孙道临关于〈寒夜〉的对谈》以巴金与孙道临谈话资料分析揭示作家与表演艺术家之间的切磋交流。这一方面的研究除其本身学术价值之外,同时表明巴金小说创作在其本身文学价值之外,作为现代文化与艺术资源的价值与意义同样不可忽视,对《家》等的电影、电视、戏剧诸多改编,正是其作为当代艺术文化资源性的有效拓展,而此方面的研究和改编,同样更有待继续。田悦芳的《巴金作品的影视版本与文化嬗变关系研究》则提出开启巴金小说《家》《春》《秋》《憩园》《团圆》《寒夜》影视剧改编的学术研究的设想。
与会学者对于巴金散文创作的研究体现出一种跨越时空、包容各类的特点。其中既有对巴金早期游记、书信、论战文章、战时散文、报告文学的关注,如郭晓斌的《作为现代散文家的巴金的起点——〈海行杂记〉的创作与版本考察》,朱恩的《从一封1927年Frankfurt的世界语回信说起》,赵丹的《与〈社会日报〉的论战——论左翼对无政府主义者巴金的收编》,李存光的《寻觅青沙的散文集〈生命树〉——为考察巴金对西北文学青年的影响》,曾攀的《抒情的迁移——论巴金的战时散文》,吴明宗的《“社会动员”与巴金的抗美援朝书写》,子仪的《书信中的巴金与沙汀》,朱银宇的《巴金与李健吾往来书信时间辨正》等,又有对于巴金后期散文如《随想录》、书信、对友人纪念文章等的剖析,如韩国学者李喜卿的《一九八〇年代老知识分子表示愤怒的几种方式——以赵丹、巴金、夏衍为中心》,胡景敏的《两种悲怆的对话——读巴金〈怀念从文〉》等。另有对于贯穿巴金文学创作过程的序跋写作的探析,如徐燕芳的《论巴金文学序跋的深层结构》。韩国学者朴兰英《巴金的〈随想录〉与日本电影〈望乡〉》旨在剖析由《望乡》相关文章写作开始的《随想录》的文化思想内涵。这类研究从其散文、报告文学、书信及论战文字中,发掘此类非虚构文字所承载的社会思想精神、个体情感及其艺术特质。切入点各有侧重,使巴金作为散文家的一面愈加清晰,丰富了巴金散文研究。
还有学者对于巴金的社会活动进行了社会学、文化学的考察及资料补遗工作。李辉的《巴金的若干资料》涉及巴金的稿酬意见,对严文井的一些看法,涉外公务招待、受访和《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起草等情况,尤其是寻找作家陆蠡等资料,一位严谨、坦诚友爱的作家形象隐约字里行间。日本学者山口守的《巴金在台湾》考察1947年的巴金访台,兼及巴金周边一些无政府主义者的赴台情况,对此问题作出进一步廓清。李树德的《抗战时期巴金在桂林的活动及其意义》则指出巴金在1938年、1941年、1942年三次赴桂林期间,不仅有出色的创作及翻译,还对当时桂林的出版事业和抗战救亡工作贡献巨大。刘锐的《厦门地方报纸所见巴金文献摭谈——兼为〈巴金研究资料汇编(1922—1949)〉补遗》是对厦门《民钟日报》《星光日报》等地方报纸所见巴金文献的考察辨析,指出巴金资料辑佚也应将地方报纸纳入视野。《云集刺桐反抗压迫——南国之梦:中国无政府主义运动的终结》为辜也平研究1920—1930年代泉州无政府主义运动的专著节选,意欲弥补目前中国无政府主义研究时间及内容偏颇,指出这一时期对巴金等的重要影响及中国无政府主义实际运动的在此“终结”。
本次研讨会还涉及对于巴金与出版业关系的研究。操乐鹏的《平明出版社的文学译介与出版活动考释——兼及文学翻译的当代转折》考察巴金初任总编的私营平明出版社创立、运行、版税及稿酬等问题。金传胜的《上海仿古书店与巴金等现代作家作品的翻印本》考察巴金等现代作家作品当时的翻印问题,也提请研究者行文中对版本问题应予注明,以示严谨。
其他如余佐赞的《硬朗随性直抒性灵——从〈第四病室〉手稿看巴金的字》指出巴金追求“爱”“自由”的字如其人。王伟歌的《林憾庐抗战时期的足迹——兼谈与巴金的交往》,吴念圣的《沈仲九先生二三事》,探讨巴金友人林憾庐、沈仲九相关问题,是对巴金交游研究的有益补充。楼乘震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读一份“内参”有感》和《遗憾的结论——读林贤治的〈巴金沉浮一百年〉结尾有感》,前者以资料文献追溯巴金“文革”获罪的因缘始末,后者是研究之研究——对林著“巴金最后举起了‘白旗’”的结论进行商榷。戴莲治的《巴金与图书馆》细致地梳理巴金与中外各地图书馆的关系,“探求名人成长与图书馆发展的正关联”,也是文化名人研究视角的新开拓。
另有日本学者近藤光雄的《日本巴金研究综述》从思想、作品研究两维度梳理1935—2019年八十余年的日本巴金研究情况,呼吁学界应进一步开拓视野,关注巴金曾广泛阅读及翻译的俄、法、德等文学作品对其影响的研究。
提掖青年仍是本届巴金研究会的一大鲜明传统。巴金研究会自第八届起每届均设“青年论坛”专场,鼓励支持青年学人参与巴金研究。本届会议评选并奖励11篇青年学生的论文,还进行了会议现场点评。刘慧英在点评中肯定“青年论坛”作者在巴金研究方面的一些优点,如资料收集整理认真、论证比较客观等,也中肯指出他们论述不够清晰、思辨性不够强、资料辨析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19日上午,为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15周年,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故居共同主办的“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巡展第二站在大连市文博艺术馆揭幕,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大连大学等单位以及与会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本次展览。
十三届巴金研讨会只有一届缺席的日本学者坂井洋史以《巴金的“深度”与“幅度”》呼吁立体化的巴金研究,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巴金思想与文学资源的深邃性、丰富性认同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坂井的话,既是对本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概括,也是对今后巴金研究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