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7年福建省输入性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控策略

2019-05-22 00:4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年龄组疟疾务工人员

疟疾是迄今全世界最严重的热带虫媒传染病之一,目前世界上仍有100多个国家为疟疾流行区,约22亿人受疟疾的威胁,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在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防治和监测,疟疾疫情得到了极大地控制,疟疾防治已由控制进入消除阶段[2]。2009年卫生部参照WHO消除疟疾的标准,制定了《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3]并于2010年开始正式启动。福建省自1992年以后疟疾发病率稳定在万分之一以下, 2005年以来未出现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4],因此也于2010年随之据此制定了《福建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并于2011年全省铺开。输入性疟疾是我省实现消除疟疾过程中和实现消除疟疾后长时期内的潜在威胁和监测工作的重点,为了解福建省输入性疟疾的特点,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诊治和管理,制定更加有效地防控措施,从而确保福建省消除疟疾目标的实现,本文对福建省2011-2017年输入性疟疾病例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及病例个案调查表,收集整理2011-2017年福建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输入性疟疾的虫种、输入来源、地区分布、季节分布以及人群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以是否为首诊确诊病例(首诊确诊病例=1,非首诊确诊病例=0)为应变量,以是否患过疟疾、回国发热后就医时是否告之去过疟区、回国发热后是否就医前自行服用过抗疟药、首诊医疗机构是否是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为自变量(是=1,否=0),对输入性疟疾首诊确诊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发病情况 2011-2017年福建省共报告疟疾病例632例,死亡5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间日疟157例(24.8%),恶性疟427例(67.6%),卵形疟24例(3.8%),三日疟8例(1.3%),混合感染4例(0.6%),临床诊断病例12例(1.9%),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表1)。

表1 福建省2011-2017年输入性疟疾病例分型

Tab.1 Typing of imported malaria in Fujian Province, 2011-2017

年份间日疟恶性疟卵形疟 三日疟混合感染未分型病例合计20112929002068201222310001542013264800037720142558210086201518716200972016188252007〛20171910811320143合 计157427248412632

2.2病例来源 99.1%(626/632)的输入性病例为境外输入,感染地主要为非洲,占境外输入病例的85.2%(533/626);12.1%(76/632)来自东南亚(以缅甸、柬埔寨为主),2.7%(17/626)来自大洋洲;境内输入合计6例,感染地以云南、海南两地为主。自2014年起全部为境外输入。

2.3年龄与性别分布 632例输入性病例中,男性570例,占总病例数的90.2% ,女性62例,男女性别比约为9.2∶1;患者以青壮年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20~29年龄组(占23.9%,151/632)、30~39年龄组(占31.3%,198/632)、40~49年龄组(占29.1%,184/632)以及50~59岁年龄组(占11.9%,75/632)。20岁以下年龄组及60岁以上年龄组仅占总病例数的2.2%(14/632)和1.6%(10/632)。

2.4地区分布 全省九个地级市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市,共报告320例,占全省输入性病例总数的50.6%。这可能与福州市出国务工人员相对较多有关。其余地市散在分布,其中南平市占10.9%(69/632),宁德市占8.4%(53/632),泉州市占6.8%(43/632),莆田市占6.5%(41/632),厦门市占6.0%(38/632),平潭综合实验区占5.5%(35/632),龙岩市占2.5%(16/632),三明市占1.6%(10/632),漳州市占1.2%(7/632)。

2.5时间分布 输入性疟疾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有输入性病例报告(图1)。1月份病例相对较多一些,这可能是由于较多患者回国过年相关。

图1 1-12月份福建省输入性疟疾病例Fig.1 Imported malaria cases in Fujian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6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 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大多在10天以内,合计524例,占总病例数的82.9%。最短的为0天,最长的为38天。其中3 d以内的为246例占38.9%,4~10 d的为278例占44%, 11~20 d的71例,占11.2%,21 d以上的37例,占5.9%。

2.7首诊确诊情况 首诊确诊的影响因素中,患者就诊前服用抗疟药物与首诊确诊率呈负相关(OR=0.175,95%CI(0.061~0.509)),这提示我们要加强对出国务工人员的用药规范意识的宣传;与首诊确诊率呈正相关的两个因素分别是:就诊前告知医生去过疟区[OR=132.964,95%CI(41.601~424.973)];首诊机构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OR=27.951,95%CI(13.285~58.806)],就诊前是否患过疟疾对首诊确诊率无影响(OR=1.496,95%CI(0.735~3.044))(表2)。首诊确诊单位主要集中在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市级医院,约占首诊确诊总病例数的91%。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确诊的病例数较低,仅占9%。,这提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疟疾诊断培训; 2011-2017年首诊确诊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图2)。

3 讨 论

本次研究发现,2011—2017年福建省共报告疟疾病例632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且疟疾发病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疟原虫类型以恶性疟为主,间日疟次之,三日疟和卵形疟亦有少量报道。患者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工居多,他们普遍缺乏防护意识,且其目的地多位于疟疾高发区的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当地条件艰苦,防蚊设施差,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防护,疟疾感染率较高,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疟区还存在多次感染的情况。

图2 福建省2011~2017年疟疾病例首诊确诊率Fig.2 Rate of cases identified by initial diagnosis in Fujian from 2011 to 2017

表2 输入性疟疾首诊确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Tab.2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cases identified by initial diagnosis of imported malaria

影响因素OR95%CIP就诊前服用抗疟药物0.1750.061~0.5090.002首诊机构为县级以上27.95113.285~58.8060.000就诊时告知去过疟区132.96441.610 1~424.9730.000曾经患过疟疾1.4690.735~3.0440.267

随着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展开,福建省在强化疟疾防治技术培训的同时,加强了对出国务工人员相关疟防知识的宣传,患者首诊确诊率随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首诊确诊的影响因素中,患者就诊前服用了抗疟药物会影响疟疾实验室检测结果,干扰了医务人员对疟疾病例的正确判断,且对后续的用药方案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出国务工人员的用药规范意识的宣传;就诊前告知去过疟区在医生首诊中也极其重要,可以引导首诊医生及时考虑是否有患疟的可能,从而提高对疟疾的首诊检测率;首诊确诊单位主要集中在省市级疾控和省市级医院,约占91%。在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确诊的病例数较低,仅占9%。这一方面是随着交通便利的提高,较多数病人第一时间选择到诊断能力较强的省市级疾控和省市级医院就诊,另一个方面是由于我省已多年未出现本地病例,基层医务人员虽然也不乏人员参加疟疾诊治技术培训,但因频繁的工作调动,新上岗的人员缺乏对输入性疟疾的了解和认识,且实验室诊断能力不足,造成了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首诊确诊率较低。

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大多在10天以内,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从发病到确诊间隔了比较长,最长的达到了38 d,这可能是部分患者自身疟防知识欠缺,在出现症状后未能及时就诊,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太长不但会延误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而且本地继发传播的风险也相应加大。2011年—2017年福建省共出现5例死亡病例,究其原因和患者发病后缺少主动就诊的意识,或误诊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导致了死亡。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普及防疟知识,提高疟疾知识知晓率,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有效降低其感染疟疾的风险,同时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疟原虫血检工作,提高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对疟疾的首诊意识和确诊疟疾的能力,从而确保输入性疟疾能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同时,笔者在门诊工作中发现,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渠道众多,多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善,缺乏有效地管理。部分患者来就诊时,经询问有些同行回国的其他人也有相似症状但未及时就诊,这些患者可能在家自行服用抗疟药物,没有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导致其相关信息无法及时获得,这有可能造成了疟疾病例的缺失,导致医疗和疾控部门在处理输入性疟疾疫情中十分被动[5]。且这些患者自行使用抗疟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即停止用药,治疗不规范,常会出现复燃或复发[6]。这提示我们在消除疟疾期间不仅要做好被动病例的诊治,也不能忽视主动病例的搜索,让疟疾病例的缺失率降到最低。在我省,输入性疟疾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有输入性病例报告,这可能与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常年均有病例发生的非洲和东南亚有关。发病高峰与患者回国高峰时间一致。虽然福建省主要的传疟媒介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中华按蚊的密度仍较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畜饲养量的急剧减少,嗜吸牲畜血的中华按蚊改吸人血的潜在危险不断增加,且随着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输入性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因此传播媒介的监测工作也至关重要,从根本上防止出现本地输入继发病例。

本文就我省目前的疟疾流行态势,针对福建省实现消除疟疾过程中和实现消除疟疾后长时期内的潜在威胁和监测工作的重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 ①加强多部门合作,建立有效的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7],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和控制,每例疟疾病例严格按“1 - 3 - 7”方案进行处置(即确诊后1d内完成疫情报告、3d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7d内完成疫点调查与处置[8]),避免引起本地的继发传播[9-10],针对高危人群建立有效监管机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主动病例筛查和健康教育工作,及时发现病例并给予规范治疗,避免发生死亡。②针对首诊确诊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基层首诊医生对疟区回国人员的疟疾诊断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③继续做好媒介监测工作。通过以上防控措施确保我省消除疟疾的顺利实现和成果的巩固。

利益冲突:无

引用格式:欧阳榕, 陈朱云, 谢汉国, 等. 2011—2017年福建省输入性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控策略[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9,35(4):359-362. DOI: 10.3969/j.issn.1002-2692.2019.00.038

猜你喜欢
年龄组疟疾务工人员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不同年龄芦苇繁殖特征研究
太空技术预测疟疾暴发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输入性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