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立体”培训 整体提升区域校长领导力

2019-05-21 15:02陈紫龙胡祥
中小学管理 2019年4期

陈紫龙 胡祥

摘要以“雄安新区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为例,探索区域优质中小学校长梯队式培养策略。通过“四横三纵”式多维立体培训模式,为雄安新区打造创新型教育管理队伍。“三纵”是指在三年时间内,每年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长期培训项目并辅以短期培训项目;“四横”是指各个研修项目主要通过集中理论学习、实证学习、返岗实践及专家指导、总结交流四种培训方式依次展开。该培训模式应用已进程过半,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四横三纵”式多维立体培训模式;校长领导力;雄安教育;区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4-0038-04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长的卓越领导,而如何通过卓有成效的培训不断提升中小学校长的素质能力,在基础教育领域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雄安新区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为例,结合项目的设计实施介绍如何通过“四横三纵”式多维立体培训模式,为雄安新区打造一支创新型教育管理队伍,促进中小学校长梯队式发展,以期为各地开展相关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一、立足新区规划,确立“多维立体”区域教育培训模式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作为人民群众高度关切的公共服务之一,教育是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保障,是增强新区承载力、聚集力和吸引力的核心要素。由此,如何保证雄安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成为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议题;如何促进区域内中小学校长梯队式发展,进而推动和支撑雄安新区基础教育发展,急需科学规划和专业指导。

2017年12月,河北省教育厅与北京师范大学在深入调研、全面论证的基础上,协商并正式启动“雄安新区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派出调研组,走进雄安新区各所中小学校,系统调研当地基础教育现状,同时结合时代背景,整合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长、中层管理干部及一线教师的发展需求,确定了项目的“四橫三纵”式多维立体培训模式。

“四横三纵”式多维立体培训模式主要是指以培养创新型中小学校长为目标,横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实践与交流反思相呼应的培训方式,纵向选择长期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以三年为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时间轴式培训设计,形成纵横交错、多维立体的新型培训模式。其中“三纵”是指在三年时间内,每年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长期培训项目并辅以短期培训项目;“四横”是指各个研修项目主要通过集中理论学习、实证学习、返岗实践及专家指导、总结交流四种培训方式依次展开。如此纵横交织,由浅入深,不断增强培训广度与深度,引领雄安新区中小学校长队伍梯队式发展。

二、推动项目实施,循序渐进提升校长领导力

1. 长期培训项目注重校长分层培养

按照纵向时间轴设计,“雄安新区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主要分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研究型校长培养项目和优秀校长培养项目三个项目,培训总人数虽逐年递减,但培训定位和水平却逐年递增,最终达到推动当地基础教育领域榜样型校长和学校的产生与发展的目的。

(1)广泛型、基础型培训:提升中小学校长领导力

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主要根据雄安新区中小学校长队伍现状,从中遴选出100名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学校长(中学、小学各50人)开展广泛型、基础型培训。培训开始前,北京师范大学再次组建专家团队,采用集体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参训校长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了解。经过专业研讨后,确定培训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研修,夯实理论基础。在雄安新区基础教育发展正面临众多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的关键时期,提升中小学校长的领导力水平非常关键。因此第一阶段的集中研修主题定位于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在12天的研修活动中,学员们通过理论专题研修、小组研讨、现场教学等环节,聆听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理论等相关内容讲解,现场观摩知名中小学校管理经验,撰写研修心得和管理案例等,为后续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省外挂职培训,开展实证学习。在集中研修之后,学员进入第二阶段—跟岗学习阶段。培训中心选取北京、上海、江苏南京、广东广州四地的12所知名中小学校作为省外挂职学校,将参训校长按照同一学段分成若干小组,安排其走进这些名校进行跟岗学习。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参训校长们通过实地观察、深度座谈、课程观摩、活动参与等方式,近距离感受名校的学校文化,借鉴其成功的管理经验,通过所见、所思、所悟对在岗学校的发展重新展开规划。

第三阶段:校内返岗实践,导师实地指导。经过前两阶段的培训后,第一轮项目周期已过半,参训校长在思想上对在岗学校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这时安排其返岗实践,有利于其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此时,培训中心安排指导专家对校长的实践进行集中实地指导。在两天时间里,指导专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参训校长共同交流,并根据学员返岗实践情况及其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推动学校向前发展。

第四阶段:校长论坛总结,促进交流反思。在第二、三阶段,参训校长在不同地区和学校挂职及在岗实践,所遇到的情况和问题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彼此交流,达到相互启发借鉴的目的。所以,在项目的最后阶段安排校长论坛非常必要。实践中,为了拓宽学员的交流视野,我们将校长论坛活动策划为“雄安新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校长论坛暨教育部第二期名校长领航班、广州市教育家培养工程走进雄安”展示交流活动,各界校长围绕“学校文化与特色”“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与学生评价”三大主题进行汇报演讲,达到了观点碰撞、共同提高的目的。

(2)创新型、拔高型培训:培养中小学校长研究力

中小学研究型校长培养项目主要针对第一轮培训结束时选拔出的50名校长开展创新型、拔高型培训,目的主要是培养参训校长的研究创新能力,项目同样采取“四横”的培训方式,四个阶段设置如下。

第一阶段:确定微课题选题,专家指导与集中培训。该项目重在对参训校长进行个性化指导,突出思维训练。这一阶段,培训中心为每位参训校长配备了知名导师,协助其明确微课题选题。结合第一轮培训学习的研究成果,参训校长在理论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围绕在岗学校整体规划及办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微课题选题。之后,培训中心会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阅读书目,督促其分阶段完成心得撰写,并以集中授课的形式讲授研究方法,指导开题报告的撰写,为中小学研究型校长培养打好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名校跟岗学习,推动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对参训校长的微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阶段,培训中心再次按照不同学段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安排其赴北京及其他沿海发达城市的优质中小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有别于第一轮培训的跟岗学习,这次跟岗学习要求校长带着问题展开,要有针对性地关注跟岗学校的实际发展,进而结合自己的微课题研究,梳理出问题的源起及解决思路,在实证层面上推进微课题研究的开展。

第三阶段:返岗工作实践,完成论文撰写。在前两阶段的理论和实证层面获得微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素材后,这一阶段参训校长要再次返岗实践,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挖掘其产生的实际根源,寻求解决方法;同时再次进行资料搜集与分析,并在导师指导下逐步完成论文的修改定稿,在此过程中掌握问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创新型思维。

第四阶段:论文答辩讨论,促进成果共享。通过前期的理论研修、导师指导、开题答辩、跟岗学习等循序渐进地集中学习和培养,学员们对自己选取的微课题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反思。此时安排论文答辩,可以为学员间的交流反思和成果分享提供平台。学员们既可以在答辩委员会专家的提问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思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又可以在听取他人答辩内容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他人项目的特点,思考与自选微课题之间是否有关联、可否进行适当借鉴等。

(3)精英型、领头型培训:培养优秀领军人才

此轮培训将优中选优,预计从第二轮项目学员中选取一批优秀校长进行精英型、领头型培训,为培养雄安新区基础教育领军人物储备力量。培训将采取“双导师制”模式,为每位参训校长配备一名理论导师和一名实践导师,同时依旧沿用“四横”培训方式,设置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外延式基础理论培训,拓宽知识视野。要想成为优秀校长,需要在日常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学习,即除了教育基础理论、教学管理等内容学习外,还要进行外延式基础理论培训。培训内容既可以是有关学生心理、教师心理等方面的心理學研究;也可以是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等相关理念及案例等,从而拓宽参训校长的眼界,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此阶段的培训时间计划为两周,将采取理论专题研修、双导师面对面指导、现场教学、名校参观等环节,帮助校长系统构建理论知识体系和管理思想体系。

第二阶段:衔接学段学校交叉参观,培养系统思维。“多维立体”培训模式中前两次项目培训的实证学习,主要是安排参训校长到与在岗学校同学段的知名学校进行参观学习,但精英型、领头型校长培训在实证研究过程中,更需要对不同衔接学段的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具体来说,针对参训的小学和中学校长,可以分别安排其到知名幼儿园和中学以及知名小学和高中参观学习。这样的交叉参观可以促使校长深入思考在岗学校该如何与其他学段实现紧密对接,怎样才能吸引更好的生源,如何培养更多优秀毕业生并实现高质量升学等。此阶段培训预计一周时间,主要通过省外游学的方式开展。

第三阶段:返岗探索实践,打造学校特色品牌。面对大批优秀人才子女入学的需求缺口,雄安新区在基础教育水平尚为薄弱的时期,更需要中小学校长深入了解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利用政策和多方教育资源协助的优势,站在时代前沿创造属于雄安新区的基础教育品牌。这一阶段,参训校长将带着问题与思路重返工作岗位,在与导师密切沟通的同时,逐一攻破所遇难题,逐渐挖掘和形成本校的办学特色与品牌;或使本校的特色与品牌建设成果更加鲜明。

第四阶段:开展多元交流,凝聚教育发展共识。一所学校想要建成基础教育名校,不仅需要自身具备科学、高效、有特色的发展规划,也需要在教育管理部门领导下,结合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因此,在培训的最后一个阶段开展与各界的交流很有必要。这一阶段的交流计划以论坛的形式展开,将邀请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北京市和河北省两地帮扶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国内部分优秀中小学校长等共同参与对话交流,为雄安新区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凝聚共识。

2. 短期培训项目助力长期项目高质量完成

我们除了设置三个长期项目作为支撑,还在第二年开设研究型校长培训项目的同时,举办中小学校长专业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和“教育大讲堂”系列活动,以配合长期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其中,中小学校长专业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为七天的短期项目,主要为参训校长提供除了集中培训之外的专业能力提升训练(以集中授课为主),主题包括教育形势政策与基本理论、教育信息化、校长专业成长、学生发展与成长、课程改革等,力求使学员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水平,更快地融入整体培训中。“教育大讲堂”系列活动主要分三次进行,每次活动时隔一个月。培训中心选派优秀教育专家到新区进行实地讲座与交流,针对学校办学(教学)管理实践和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中小学校长培训的阶段性及重要研究成果,将国内外最新的教育资讯、教育管理理念和教学理念分享给新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改变已往由于教师和学生家长不了解,导致参训校长返岗后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等问题,达到相互理解、多方共赢的目的。

三、重视过程管理,逐步提升新区教育影响力

“雄安新区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已经完成过半,其中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已经完成,参训的100名校长已顺利完成培训返岗工作,将新的理念和先进的思想方法应用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之中;中小学研究型校长培养项目正在进行中,并即将开启第二阶段的集中培训和学习;中小学优秀校长培养项目尚待启动。“四横三纵”培训模式受到了参训校长和本次提升工程发起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雄安新区中小学校长在参训过程中坚持按照培训要求进行心得、论文、案例分析的撰写,经过多次指导修改后,这些内容被汇编整理成《校长每日学习心得反思集》《学校管理案例集》《学校发展规划或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论文集》《影子培训—我的所见、所思、所悟总结报告》等成果,可以从中见证参训校长思维方式、能力发展等多方面的变化。同时,每一次教育论坛、校长论坛等活动,也起到了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理念的作用,扩大了整个培训及雄安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尹玉玲.“高起点”规划为雄安教育奠基[N].中国教育报,2018-05-16.

[2] 毛亚庆.基于校长专业发展的培训变革[N].中国教师报,2018-02-07.

[3] 代蕊华.中小学校长培训变革40年:创新发展模式·彰显中国特色[J].中小学管理,2018,(12).

[4] 高书国.雄安新区需要“新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7-04-25.

[5] 田佳奇.创新发展雄安新区“新教育”[J].中国国情国力,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