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瑾 康迪 杨雪
摘 要: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构建药学类院校实践育人体系,本文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分析实践育人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通过构建多元化基地、创新管理模式、强化保障制度以及完善考核机制等多项举措,促进药学类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设。
关键词:药学类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
实践育人共同体是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要素建立起来的特定组织或团队,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利益实体。实现实践育人规范化管理,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为学生搭建平台,提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正确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一、 实践育人的现状
实践育人是融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过程。美国著名统计学专家、哈佛大学查德·莱特教授经过十年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事件,有80%发生在课堂外。随着国家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实践育人的政策措施。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选拔机制也愈加严格,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 实践育人面临的问题
目前实践育人工作还面临一些薄弱环节,如政府、企业、社会对实践育人工作积极性不高,投入不足;实践育人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还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等等。因此,亟需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研究实践育人工作,开创实践育人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新模式、新机制。
三、 加强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路径
加强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是促进高校做好实践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药学类院校应按照“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原则,结合学校学科特色,联系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实践育人共同体合作建设。
(一) 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多元化基地
实践基地是开展大学生实践育人活动的基础,确保大学生实践育人活动的常态化发展。构建校内实践育人主阵地,拓展校外实践育人新格局,为实践育人环节提供稳定保障。
1. 开展实践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
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导师制课程、党团学组织系统、党史教育馆,夯实德育实践活动;坚持学校、老师、学生实现校园文化三联动体系,营造文化育人氛围,丰富文体实践活动,坚定文化自信,发挥育人功能。中国药科大学以志愿服务,技能培训、文化竞赛、社团活动等多种文化载体,寓教于乐。依托于模拟药房,GMP实训中心的志愿服务,赋予浓郁的药学氛围,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全面有效促进学生成长成材。
2. 搭建服务基地,建立实践服务项目
利用社会服务机构,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建设学生实践基地,满足社会需求,融合学科专业,打造出具有学校特色、专业性强的志愿服务。目前工学院青年者志愿协会已建立江苏省血液中心、南京市军区总医院等志愿服务基地,使我校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专业知识并向社会普及药学知识,彰显药学特色。
3. 连接产学研平台,完善专业知识体系
药学类院校应与药企、医院等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形成“学研结合”体系,建设产学研实验实习等基地,共享成果,转化資源,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项目合作。中国药科大学卓越工程师班以构建此教学模式,在大学学习期间均有企业实践课程,深入企业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部门专业硕士在研究生期间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通专业学习与就业实习的通道,把实践基地真正建设成学生拓展素质、励志成才的广阔天地。
(二) 创新实践育人共同体的管理模式
共同体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和大学生德育实践需求,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促进实践育人共同体顺畅运作和实效性。
1.
建立合作机制 明确合作内容、合作形式、责任和义务等促使合作各方各司其职,形成实践育人的合力。
2.
创新运行机制 坚持三化为一体的运行机制,将实践管理项目化、实践内容分层化、实践组队自由化。实践管理项目化: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选择性地进行申报实践育人课题,配备指导老师与社会资源,形成“共同体意识”,从而顺利开展研究。实践内容分层化:思想引领为主,精深专业为辅,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以满足不同年级的需求,创办具有特色的项目活动。实践组队自由化:根据各个分类的主题活动和年级特点,鼓励全校范围自愿组建团队,展开实践教育的活动。
(三) 强化实践育人共同体的保障制度
学校要建立经费保障制度、表彰制度,实现目标一致、合作共赢;激发共同体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实践育人共同体保障制度。
1.
经费保障 设立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的专项经费,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多渠道增加培育经费投入,保证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的宣传、交通、食宿、奖励、劳务等必要开支。
2.
表彰奖励 根据评价体系,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对于重点项目进行表彰并给予经费奖励;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团队凝聚力,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
(四) 完善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考核机制
学校、社会、企业等共同体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完善实践考核机制。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重视过程管理的必要性,保证学生的实践活动可以落到实处。校内外实践基地分别记录考核、存档,重成效也重过程。学校对志愿者活动、义务支边支教、科技下乡、科技创新和科技项目研究等活动进行学分认证,中国药科大学团委已经开设第二课堂成绩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社会服务单位可完善认证标准,为学生提供证书、实践证明等,增加了学生实践经历的可信度;企业根据自身人才需求的新动向,设置考核标准,主动拓展人才发展新领域。
参考文献:
[1]彭玉京,周频.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105-106.
[2]张婷,郑晓红.搭建“一二三四”实践育人共同体[J].中外企业家,2018(7):170-171.
作者简介:
赵瑾,康迪,杨雪,江苏省南京市,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