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同时间应用高压氧舱给氧的效果比较

2019-05-21 00:57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肌酸激酶高压氧脑病

常 睿, 王 静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1. 高压氧科; 2. 儿科三病区, 陕西 延安, 7160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新生儿残疾或死亡的常见疾病,是由围生期窒息造成脑部缺氧缺血性损害,伴不同程度的脑部疾病及神经系统症状导致[1-2]。数据[3]统计表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新生儿期病死率为15.00%~20.00%, 其中20.00%~30.00%存活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影响患儿远期生活质量。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危重,其预后不良率(死亡及后遗症)高达73.60%, 故选择一种合理、高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十分必要[4]。高压氧是当前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的主要方式,可增加血氧含量及血氧弥散力,提高脑组织氧张力,纠正脑缺氧状态。本研究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高压氧舱给氧时间进行探讨,旨在确定高压氧舱给氧合理时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3例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男28例,女23例; 日龄30~42 d, 平均(38.41±2.15) d; 出生体质量2.65~3.85 kg, 平均(3.26±0.45) kg; 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3.46±0.35)分。观察组52例,男30例,女22例; 日龄30~43 d, 平均(38.42±2.24) d; 出生体质量2.60~3.89 kg, 平均(3.30±0.46) kg; 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3.42±0.34)分。2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对比。纳入标准: ① 入组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5]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 ② 脑电图、CT、超声、MRI等综合检查,伴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 ③ 患儿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对研究相关事宜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 ④ 该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排除标准: ① 入组患儿伴脑代谢疾病; ② 合并先天性遗传性心脏病等心肌损伤; ③ 合并先天性颅脑畸形或脑回电功能性损害; ④ 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 法

2组患儿入院后即开始进行常规治疗。患者均予以低流量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降颅内压,控制惊厥,消除脑干症状。取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213) 20 mg及10%葡萄糖溶液100 mL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磷酸肌酸钠(吉林英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621)1.0 g, 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2个月。

对照组于常规治疗48 h后行高压氧舱给氧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当天即开始进行高压氧舱给氧; 取YLC 0.5/1.2型婴幼儿氧舱(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制造),压力1.3ATA, 加压时间10 min, 减压时间10 min, 稳压时间40 min, 总共60 min; 每日1次,连续5 d为一个疗程,停止10 d后开始下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 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6]评估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总计20项条目,总分40分,若NBNA评分≤35分,则表示异常; ② 2组患儿在治疗前、高压氧治疗后30 min抽取静脉血2 mL, 3 000转/min离心15 min。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 ③ 2组患儿行血清心肌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神经行为比较

治疗前, 2组NBN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 NBNA评分显著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NBNA评分比较 分

NBNA: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比较

2组治疗前SOD、MD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 MDA较治疗前降低, SOD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变化比较

2组治疗前血清心肌酶比较无显著(P>0.05); 治疗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 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围产期窒息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治疗后遗留各种神经发育后遗症,比如吞咽障碍、认知障碍、脑瘫、癫痫、视觉损伤、智力低下等[7-8]。目前,临床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由于脑缺氧缺血致脑组织再灌损伤,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氧自由基损伤及兴奋氨基酸中毒等发病机制参与,故在治疗时应减少神经细胞损伤,纠正机体缺氧缺血状态[9]。

表2 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比较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MDA: 丙二醛。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变化比较 U/mL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在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常规治疗时,神经节苷酯为常用药物,血脑屏障透过力高,可改变细胞膜活性,纠正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10]; 对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的选择性抑制,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堆积,阻断脑组织持续损伤,降低神经细胞毒性,促使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11-12]。同时恢复神经细胞功能,对脑组织近期及远期功能恢复均起到显著效果[13-14]。但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新生儿机体各组织器官细胞有再生能力,及时发现干预,可促使受损组织恢复正常。高压氧舱给氧是一种物理疗法,将患儿置于比大气压高的高压环境下,吸入纯氧或高浓度氧,以此增加血液中的溶解氧量,纠正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15]。同时,高压氧可收缩机体脑血管,减少脑血流量,减轻脑组织继发性损害,降低颅内高压及脑水肿[16], 可通过增加机体缺血组织氧供,恢复脑组织正常氧供,以此减轻机体组织低氧血症,恢复血脑屏障功能,快速建立侧支循环,促使细胞生理功能恢复,提高细胞能量供应,有利于患儿心肌功能改善[17]。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经高压氧舱给氧治疗,可提高脑内血氧含量,加快血氧弥散,充分发挥血氧作用,以此纠正机体缺血缺氧状态,恢复脑组织血供,保护损伤区域的神经细胞,利于患儿神经行为功能的恢复。同时,高压氧可促进细胞功能恢复,增强细胞能量供应,利于患儿心肌功能改善。但在早期予以高压氧舱给氧治疗,可在短时间内纠正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避免长期缺氧缺血对脑组织的神经,可提高脑组织功能恢复程度,纠正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状态。

SOD是清除氧自由基的最重要酶,能够起到维持机体氧化及抗氧化平衡的作用。MDA是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反映了机体细胞的氧化损伤程度[18]。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持续缺氧缺血状态下,促使大量氧自由基产生,抑制SOD活性,致氧自由基大量产生,使脑组织血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导致再灌注损伤。本组研究2组患者治疗后SOD增加, MDA下降,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结果说明,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行早期高压氧舱给氧治疗,及早纠正缺血缺氧状态,提高机体血氧含量,增加血氧分压,促进脑细胞内氧的弥散距离,纠正脑组织供应,改善脑组织功能,减轻脑组织细胞膜损伤,修复脑损伤,减轻脑水肿,以此发挥脑保护及修复作用。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采取高压氧舱给氧治疗,可促使新生儿神经行为恢复,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心肌功能恢复,在高压氧舱给氧治疗时,于48 h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更有利于患儿氧化应激反应清除,临床价值高。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高压氧脑病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