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型教师:引领高品质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9-05-20 02:56周应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

周应华

摘要:培养教育家型教师是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教育家型教师应具有实践性、生长性、创造性、示范性和情怀性的特质。面对新时期高品质教育改革诉求,不仅需要教育家型教师加强自我修炼,还要改进其成长发展机制,优化培育策略,加强教育家型教师的内涵建设。

关键词:教育家型教师;高品质教育;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5A-0012-0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这对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教育家型教师是指长期扎根一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秉持自己的教育理想,锐意改革,在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上进行长期研究和探索,并有一定建树,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风格,在区域和专业内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应当有情怀、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始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潜心钻研、孜孜以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一、教育家型教师的专业特质

古今中外,能够被公认为“教育家”的人往往少之又少,这是因为教育是很神圣的,教育家更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楷模中的楷模。而教育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最为接近教育家的一种教师发展阶段。

1.教育家型教师的实践性。教育家型教师的首要身份是教师,教师须长期坚守在教育实践一线,深深扎根于课堂教学,充分关注学生成长,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从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教育家型教师应当具有强大的道德力、思想力、学习力、研究力,最重要的是对教育执着的定力。教育家型教师应发挥好示范作用,具备过硬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优秀的教学效果,有自己的教育主张与教学风格,深受学生欢迎,深得同行好评。

2.教育家型教师的生长性。教育家型教师处于教育家与优秀教师之间的过渡阶段。人们往往认为教育家高不可攀,而教育家型教师则比较接地气,真真切切地工作和生活在我们身边,既为全社会所期盼又为众多教师所向往,是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最迫切需要的优秀教师。因此,加强教育家型教师的培养,更好地发挥教育家型教师的作用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家型教师应保持教育生命之树长青,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真正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使之成为每天的必修课。

3.教育家型教师的创造性。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曾说过,“名师应当‘名副其实,要‘名在信念堅定,‘名在思想引领,‘名在实践创新,‘名在社会担当。”教育家型教师在其专业成长中,应秉持自己的教育思想并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重大影响。教育家型教师应有更高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自觉,更强的研究能力,更宽的研究视角,更深的研究功夫,更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且做到研究和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主题性研究体系。

4.教育家型教师的示范性。教育家型教师只有以自身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其他教师,才能真正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教育家晏阳初先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回国前立志不做官,不发财,将终身献给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他认为:“教育家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情趣、改造世界的精神。”教育家型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或研究成果中,更体现在其综合素养中。教育家型教师不同于一般的教师,是教师中的榜样、示范、标杆,是教师中的引领者、领跑者。

5.教育家型教师的情怀性。教师职业是一个灵魂与灵魂对话,情感与情感交融,智慧与智慧碰撞的职业。李吉林先生说过,“教育家的主要特质,一是对教育、对孩子执着的爱,矢志不渝的爱;二是有思想,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广泛影响,经过实践和科学检验的,为教育界认可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教育家型教师应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二、高品质教育需要教育家型教师

2017年,扬州市确立新时代扬州教育发展的新定位:办高品质教育,建高品质学校,育高品质学生。2018年,扬州市政府把这一年确立为“高品质教育建设年”。所谓高品质教育就是基于教育主体的教育目标追求与办学定位,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和路径,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发展质量、效益、品位等方面进行有效统整,实现内涵发展的教育方式。高品质教育是更能体现教育规律,更加接近教育本质,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师生更加幸福的教育。高品质教育的核心是从注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的粗放型发展向注重内涵建设发展转变,从而建立起以提升品质为核心的教育价值导向。办高品质教育必须依靠高品质教师,高品质教师是高品质教育的核心要素。教育家型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优秀代表,是高品质教育的引领者、推动者和示范者,是实施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质的开拓者和促进者。

1.教育家型教师的引领作用。教育家型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主张,能融通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思想境界高远,底蕴深厚,胸襟宽广。教育家型教师应善于把教育主张以及自己对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理解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首先,教育家型教师对其他教师的引领必须把价值引领放在突出位置,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其次,教育家型教师应对其他教师进行实践方式的引领,教育家型教师可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个性化解读来提升教师的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

2.教育家型教师的文化作用。教育家型教师应当有崇高的文化使命担当,富有文化情怀。教育家型教师既是区域教育文化的践行者,也是其代表者和传播者。他们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向人们诠释教育文化的内涵和实践方式。教育家型教师的文化使命在于教育改革和创新,遵循规律但不因循守旧,注重传承但又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生态。

3.教育家型教师的凝聚作用。教育家型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善于团结和凝聚其他教师,朝着共同的育人目标一起努力。这种非行政组织的凝聚力往往非常强,具有行政力量难以替代的强大优势,对一所学校、一个区域的教师专业发展能够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家型教师往往有维护群体形象和荣誉的高度自觉,能及时给他人提供有针对性和有价值的建议、指导与帮助。

三、高品质教育背景下教育家型教师的自我修炼

随着新时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教育家型教师自身的专业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育家型教师加强自我修炼。在自我修炼中,阅读是根,实践是本,研究是魂,成果是花,切不可本末倒置。自我修炼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定力和坚守。

1.开展专业阅读是教育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随着现代教育的迅速发展,阅读是教师与时俱进、完善自身专业素养的必由之路。首先,读什么?这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一个教育选择,更是一种教育定位。中小学教师不仅要读本专业书籍,更要读一些“杂书”,扩大知识面,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益。其次,怎么读?清代学者张潮曾说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这不仅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阅读方式,更影响到阅读效益,还能迁移到教学方式中。

2.践行教育信仰是教育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曾说过,“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有了这种信仰并且一直拥有这种信仰,就会形成一种无坚不摧、无难不克的强大力量。”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只有静下心来坚守教育信仰,持之以恒地坚持做好一件事,才能有所建树。他们对于教育总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也有一种立志从教的决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依然直道而行、决不放弃,[1]而支撑这种坚守的必定是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内驱力,这一内驱力的根就在于对教育的爱与执着。

3.坚持教育研究是教育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重心。实现教育理想是教育家型教师的重要使命,应通过有效的教育研究,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解,优化自身的教育方式,改进自己的教育成长路径。教育家型教师的教育研究不仅是其教育生活的一种实践,更是一种教育反思。李庾南提出:“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你才能充分了解学生,你的教学才能走上科学的轨道”[2]。教育家型教师的研究成果可以是一堂课、一种教育行为、一个教育案例、一则教育故事、一篇教育论文、一本教育专著等多种方式。

4.追求教育理想是教育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追求教育真理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思考和教育实践最大限度地接近教育的本质。于漪老师曾讲过:“我是一名教师,我要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自己,只有发自肺腑的感情才能感染学生。”或许终其一生,我们也无法真正做到让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完全符合教育的本质,完全揭示教育的本质,但正如数学中的极限理论一样,我们越是向教育真理迈进一步,我们就会越来越接近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真正魅力就在于教育的思想和实践体现了教育的本质,闪耀出教育真理的光芒。

四、服务高品质教育的教育家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办高品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然取向,是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具体表征。办高品质教育的核心是建设高品质的师资队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品质教育的重要表征就是教育家型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提升。近年来,扬州市立足地域教育文化传统,形成了系统化的教育家型教师的培育工程。

1.建构教育家型教师发展链。教育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阶梯式上升的过程,应建立一套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障机制和培育机制,帮助他们扎扎实实地成长。扬州市根据现有教师专业发展层级进行科学设计,建构“金字塔”型教育家型教师发展链,加大培育对象基数,建构了扬州市中青年教学能手、扬州市学科带头人、扬州市特级教师(特级班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五级培养发展梯队,率先启动全市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雁工程”。在国内率先开展市特级教师和市特级班主任评选,优化了教育家型教师队伍培育链。

2.建设立体化教育家型教师成长平台。教育平台建设不仅是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更是区域打造教师教育文化机制的需要。近年来,我市搭建了纵横两个维度的教育家型教师成长平台。我市纵向构建了“市—局—县—校”四级名师工作室,其中市委组织部命名并提供经费支持的有市级名师工作室15个,市局名师工作室50个,县级和校级工作室也不断增加。名师工作室平台建设与教育家型教师成长链相契合,有益于充分调动基层学校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教育的责任和使命,积极探索建构适合自身发展的名师成长平台机制。我市横向加强与高校合作,加强区域内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建设,积极与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语文、数学、英语高级研修班,进一步拓展“种子”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优化他们的教育教学方式、成长方式、研究方式。我市举办了特级教师后备培训班、特级班主任后备培训班,对基层有经验、有成果、有愿景、有信念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育,从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师德诸方面进行系统培育,以实现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3.完善教育家型教师成长路径。教育家型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螺旋式发展路径,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导教师聚焦教育科研、聚焦教育质量、聚焦学生发展,连续13年开展“师德师能双‘百千万工程”,以“百名校长、千名骨干、万名青年教师”为活动主体,全面促进中小学校向研究型学校、广大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主要路径如下:一是加强名师的教育辐射工作。组织特级教师到农村开展送培送教活动以及和新疆、西藏的网上结对活动,让优质课和教学思想促进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变革,也不断锤炼名师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确保在任何地方、面对任何对象都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推进“青蓝工程”,组织青年教师异校拜师活动,形成开放化的教师指导机制,确保名师梯队结构的包容性和丰富性,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三是组织开展特级教师论坛,通过论坛进一步加强教育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进一步厘清适合教师专業素养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的辩证发展关系,进一步明晰特级教师在名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构建更为适合的教育家型教师专业发展文化。

4.建构教育家型教师评价体系。名师评价是指对名师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具有的专业素养、教育成果与其专业发展阶段匹配度进行评估。这有利于区域名师队伍建设,有益于区域内教师队伍结构优化,能促进教育家型教师专业发展。在评价取向上,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的重要指向,始终坚持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评价教师的最高标准,强化对课堂教学能力的考核考查,实行一票否决制。在评价方式上,坚持“三考”制度,即对青年教师考学,高级教师考核,骨干教师考评。通过分层考核,确保在不同发展阶段形成针对性的教育评价方式,从而促使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改进其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其教育适应性和增长性。在评价标准上,采用不同发展阶段的阶梯式评价,从而提升他们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品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应然走向,教育家型教师是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本真追求,寻求两者交汇点,探寻服务高品质教育的教育家型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周春良.教育家型教师:当代教师发展的现实追求[J].上海教育科研, 2012(3):80-82.

[2]王铁军.名校长名教师集体性个案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241.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职教师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农村学前教师发展困境及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选课制的推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提升幼儿园教师素养的策略研究
利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校本课程建设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