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北水资源隧洞采用灌浆方案解决涌水的设计

2019-05-20 06:49王贤忠丁兆亮张艳君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水玻璃掌子面隧洞

王贤忠 丁兆亮 张艳君 唐 昕

1 工程概况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1#施工支洞全长约505 m,采用城门洞断面型式(宽4 m,高4.5 m),隧洞采用钻爆施工,在施工到桩号0+082 时,隧洞突发涌水。其围岩地质如下:隧洞围岩岩性为震旦—青白口系白兆山组(Z2b)黑云母片岩与大理岩互层,掌子面右上侧出露断层f,断层产状290°∠60°,断层破碎带可见宽度大于2 m,主要为原岩块石、碎石充填,沿断层带有多处线状流水现象,流量20 L/s 左右。隧洞轴线走向241°,断层走向与洞轴线夹角41°,据此预测断层f 于掌子面前方穿过洞身。

该涌水现象影响围岩的稳定性,给施工造成困难。

2 设计方案

根据现场工况,采用堵排结合处理方案。首先利用大功率水泵将隧洞积水排出,并保持掌子面不积水;然后对出水洞壁进行堵水灌浆,继续掘进;掘进前进行超前探水,若有水,则进行灌浆,之后开挖。

2.1 排水

2.1.1 排水设备

紧急调集排水设备,做好排水准备。

2.1.2 排水系统布置

排水系统布置如下:

(1)在出水点附近设一集水坑,安置4台5.5 kW水泵,将水抽排至集水坑;

(2)沿支洞铺设管道并安置1 台37 kW 水泵,将水抽排至地面。

2.2 洞壁堵水灌浆

2.2.1 灌浆孔布置

灌浆从桩号0+082 断面开始布置,全洞壁360°布孔。单孔长度5 m,孔向下游,与洞轴线夹角60°。断层影响带上的灌浆孔间排距3 m,每排7 个孔;断层带上的灌浆孔间排距2 m,每排11 个孔,如图1、2 所示。

图1 孔深及方向图

图2 孔位布置图

2.2.2 施工顺序

第1,完成1.5 m 钻孔后采用0.2 MPa 低压灌浆;第2,完成1.5 m 深灌浆后,扫孔继续钻进,直至设计孔深,之后以2 倍涌水压力进行灌浆;第3,逐环向掌子面推进,直至涌水停止。此时灌浆工作完成。

2.3 超前灌浆

2.3.1 灌浆孔布置

2.3.1.1 洞壁周边灌浆孔布置

灌浆孔从开挖掌子面开始布置,全洞壁360°布孔。单孔长度5 m,孔向下游,与洞轴线夹角15°。隧洞开挖循环进尺为2 m,灌浆孔沿隧洞下游方向排距为2 m,沿洞壁环向间距为2 m,每排11 个孔,如图3 所示。

图3 超前灌浆孔深及方向图

2.3.1.2 掌子面灌浆孔布置

以掌子面中心孔为中心进行灌浆孔布置。灌浆孔间距2 m,单孔长度5 m,断面均布20 个灌浆孔。

2.3.2 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为先灌浆,后开挖。

隧洞出渣、排险后,首先在隧洞中心钻中心孔,孔深5 m。检测出水情况,判定是否需要进行灌浆。如需灌浆,则采用风钻打孔,ZJ-3 挤压式灌浆泵或GZJB 型液压灌浆机灌浆,直至开挖掌子面不再涌水。

洞壁周边灌浆后,灌浆花管不再拔出;开挖掌子面灌浆后,将灌浆花管拔出,以免影响隧洞开挖。

3 施工方法

隧洞洞壁堵水及开挖掌子面预注堵水,均采用纯压式灌浆。灌浆孔清理完后,插入花管,封闭孔口,开始灌浆。

3.1 花管制作与安装

灌浆花管用Φ40 mm 钢管制作,前端制作成尖锥头,尾部1.9 m 范围内不打孔。具体制作如图4所示。

图4 花管制作示意图

钻孔完毕,应进行掏孔检查。在确认没有坍孔和探头石的情况下,方可下管。否则,必须用钻机进行扫孔。完成后,安装灌浆花管。

灌浆管的安装方法:根据确定的灌浆方式确定止浆塞位置。用沾有CS 胶泥的麻丝绳绕成不小于钻孔直径的纺锤形柱塞,把管插入孔内,再用台车把管顶入孔内直至设计深度。施工时,要确保麻丝柱塞与孔壁充分挤压紧实,在麻丝与孔口空余部分,填充CS 塑胶泥,从而固定灌浆管和止浆塞。顶入灌浆管时,必须将钻头换成冲套,灌浆管须带护丝箍,以保护管口外丝扣。

3.2 止浆盘施工

无盖重堵水灌浆,需在灌浆范围内对开挖岩面进行处理,使之适应高压堵水灌浆。

止浆盘的作用是防止未灌浆地段地下水涌向做业面,并防止下段灌浆时跑浆。根据灌浆终压和岩层的情况,可在预留的岩盘上加喷15~25 mm 厚C20 混凝土,用以加固岩壁。喷混凝土的范围是在灌浆孔周围3 m 范围以内。喷混凝土前,先清理落在作业面的松动岩石,再分层喷混。由于喷混凝土是在灌浆管完成后进行的,所以喷混凝土时要特别注意,灌浆管应安装防护套帽,以保护灌浆管丝扣,同时可避免喷混凝土堵塞灌浆管。

3.3 灌浆孔施工

灌浆孔采用YT28气腿式风钻钻孔,选用Φ50 mm钻头。孔位方向按设计要求施工,并做好钻孔记录。主要记录内容有:钻进进尺、起止深度、钻具尺寸、变径位置、岩石名称、裂隙发育程度及分布位置、出水量、出水位置、处理水事故和时间、终孔深度等。

3.4 灌浆施工

3.4.1 洞壁堵水灌浆及首环超前灌浆

洞壁堵水灌浆及首环超前灌浆均未形成阻浆岩塞,因此,灌浆分两步实施:首先,钻孔1.5 m 深,灌浆采用塑料管,灌浆压力控制在0.2 MPa,以便形成阻浆岩塞;其次,扫孔后继续钻进,达到设计孔深后,插入灌浆花管,灌浆压力控制在2 倍涌水压力(2 MPa),灌浆压力逐渐递增,直至灌浆结束。

3.4.2 注浆工艺流程

单液灌浆堵水效果欠佳时,可采用双液灌浆。

3.4.2.1 单液灌浆

单液灌浆为水泥浆灌浆。单液注浆水灰比采用0.8∶1~0.5∶1,速凝剂用量为水泥用量4%,浆液的控制原则一般是先稀后浓,逐级变换。

灌浆采用ZJ-3 挤压式灌浆泵,主要施工工艺为:水泥+水+速凝剂→搅拌机→储浆桶→注浆泵→灌浆。

3.4.2.2 双液灌浆

双液灌浆为水泥浆中掺入水玻璃进行灌浆。双液灌浆水灰比一般为0.8∶1~0.6∶1,水玻璃浓度(玻美度)35,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1~1∶0.8,凝固时间控制在1~2 min。根据灌浆效果,现场调整水玻璃掺量。

双液浆在灌浆前(灌浆泵前)进行混合,采用ZJ-3 挤压式灌浆泵灌浆,主要施工工艺如下:

(1)水泥浆液。水泥+水+速凝剂→搅拌机→水泥浆储浆桶。

(2)水玻璃浆。水玻璃原液+水→稀释水玻璃浆储存桶。

(3)灌浆。将A、B 两种浆液同时注入灌浆泵。

3.4.2.3 注浆顺序

先灌注内圈孔,后灌注外圈孔(在双排孔或多排孔的条件下);先灌注无水孔,后灌注有水孔。

从拱顶开始由上自下灌注,如遇串浆或跑浆,则间隔一孔或几孔灌注。

3.5 施工控制参数

3.5.1 浆液配合比的控制

浆液配合比的控制原则一般是先稀后浓,逐级变换。

(1)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均匀减小;或者注入率不变,压力均匀升高时,灌浆工作将持续下去,不得改变水灰比。

(2)当某一比级浆液灌入量已达300 L 以上,此时灌浆压力及注入率无改变或改变不明显,可改浓一级灌注。

(3)当灌入量大于30 L/min 时,可视具体情况越级变浓,但需经现场监理检查批准。

(4)灌浆过程中,由于改变浆液水灰比而使灌浆压力突增或注入率突减,应立即查明原因,随时调整。如因加入掺和料而使注入率突减,则应停止使用掺和料。灌浆过程中,应当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浆液比重,灌浆结束时亦应测定浆液比重,作好记录。

(5)当采用最大浓度浆液施灌,注入率很大而不见减小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意可采用“定量供浆,间歇灌浆”的方式灌浆。

(6)灌浆过程中如发现冒浆、漏浆时,应视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加浓浆液、限量、降低压力和间歇灌浆等方法。

3.5.2 凝胶时间的控制

通过配合比调节2 台注浆泵的流量控制系数,凝胶时间的变化由C∶S 来控制,它比用调节浆液浓度来控制凝胶时间的方法具有快速、简单、容易、有效,只需操作泵上的2 个按钮就可以实现,如需2 min 以上的凝胶时间,则掺加缓凝剂来控制。为了确保凝胶时间的准确,在灌浆过程中,须定时测试,一般每拌一筒浆或变换一级浓度或配合比时,需要取样实配,测定凝胶时间。同时,在泄浆口接浆测定通过混合器混合后的浆液实注凝胶时间,通过对比,检查配浆是否准确,操作泵是否正常,吸浆是否正常,混合器混合是否均匀等,从而有助于监控灌浆过程(如压力变化),避免异常事故的发生。

3.5.3 中途意外中断灌浆的处理

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

(1)尽可能及时复灌;

(2)中断超过30 min 应立即设法冲洗,如冲洗无效,则应在重新灌浆前进行扫孔或在附近重新钻孔。

3.5.4 灌浆结束、封孔

在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 L/min 时,持续灌浆10 min;当不大于1.0 L/min,持续灌注30 min。

全孔结束并检验合格后,采用机械压浆法封孔,灌浆压力为1.0 MPa,利用原灌浆管灌入水灰比为0.5∶1 的浆液。当灌入率不大于1.0 L/min时,持续灌注30 min 后停止。孔口空余部分长度如大于1 m 采用压浆法继续封孔,如小于1 m 用砂浆人工封填密实。

4 结 语

隧洞掘进过程中,常遇断层、节理裂隙富密集带等不良地质条件,突发性涌水情况时有发生。采用灌浆和预注浆进行工程处理是非常必要的。灌浆过程在起到堵水作用的同时,也有利于隧洞围岩的加固,提高了隧洞施工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水玻璃掌子面隧洞
隧道掌子面超前锚杆连续交替式布设方案研究*
氢氧化钾-钠水玻璃激发剂对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改性水玻璃浆液在粉细砂地层中注浆加固的应用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条隧洞顺利贯通
超前预报结合超前探孔技术在隧洞开挖中的应用
斜井掌子面形状与倾角对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影响
构造破碎带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加固效果分析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塌方形态
改性水玻璃制芯(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