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艳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350
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座谈会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明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5年4月30日,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和阶段目标,确定了“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格局,明确了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功能定位。2019年1月18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发挥三地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建成具有影响力的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从表1可以看出,京津冀三地的定位清晰精准,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打造集聚效应。北京定位为“四中心”,天津和河北均为“一基地三区”。天津根据定位应该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提升先进制造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天津实体经济实力;发挥港口优势,建成高效便捷的国际一流口岸,增强天津港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功能;发挥金融创新优势,提升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增强科技、互联网高端产业对天津经济的贡献度;发挥政策环境优势,依托天津自贸区开放高地,做好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先行先试”示范效应。从三地定位以及优势资源分析,天津的发展优势集中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完成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关键是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引领作用。
2019年3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 《关于促进市内六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天津市“一网、三链、四集群”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提升服务业发展层级和水平,以高端化、创新化、集聚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成为天津经济乃至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和稳定器,天津必须加快发展金融业、航运业、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
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2013-2017年期间,天津的第一产业比重从1.3%降到1.2%,第二产业比重从50.6%降到40.8%,第三产业比重从48.1%提高到58%,可见第三产业对天津经济发展中的贡献逐步提高,从2015年开始比重已超过一半,占据主导地位。以2017年为例,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天津第一产业比重低了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比重高出6.4个百分点,三产结构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京冀相比,天津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河北的44.2%,但远远低于北京的80.6%,从2013年到2017年每年差距基本在20%以上(2014年除外),服务业规模与质量与北京均不在同一层级。京津冀地区之外,比如与上海相比,2017年上海第三产业占比为69%,高出天津11个百分点。因此不论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还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的增速,天津均低于上海的水平。由此可见,天津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虽逐年提高,但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且产业结构升级速度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1 京津冀功能定位比较
表2 天津与全国、北京、河北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单位:%
表2的数据显示,2017年天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6年的54%提高到58%,发展速度较快。2017年《天津统计年鉴》中数据,全年天津新增就业人数为48.95万人,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8.33万人,占新增就业人数的63%,对改善民生稳定就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表3中数据显示,天津的服务业经济总量在京津冀三地中最小,而且差距逐年增大,与河北相比,从2016年相差3178.92亿元到2017年相差4252.96亿元,与北京相比更是不及北京的50%,与天津“一基地三区”定位不相称,大力发展天津现代服务业势在必行。
三次产业分类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统称为第三产业,也可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根据北京统计年鉴的分类方法,表4中带星号(*)的项目指标归类在新兴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天津现代服务业中,2016年金融业产值1793.57亿元,占比17.7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产值917.83亿元,占比9.0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产值913.35亿元,占比9.04%,这三类服务业占比近36个百分点,发展优势明显。其中融资租赁在全国一直保持领先地位,2017年境内外租赁总资产已经超过1.15万亿元,以飞机、国际航运船舶和海工平台为代表的租赁业务均占全国八成以上。另外,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及软件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在天津现代服务业中增长速度较快,营业收入同期增长分别为85.3%、41.1%,快于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58.6和14.4个百分点,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表3 京津冀第三产业总量指标比较单位:亿元
根据表3和表4统计数据,北京现代服务业总量为15679.1亿元,占到第三产业76.13%,天津现代服务业总量为5814.95亿元,占到第三产业57.58%,河北现代服务业总量为5996.6亿元,占到第三产业45.17%。从总量来看,北京现代服务业规模最大,河北其次,天津最小。从占比来看,北京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天津第二,河北次之。无论是总量规模还是发达程度,天津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应该抓住京津冀协调发展重要历史窗口期,发挥优势,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提升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根据表4统计数据,关于教育、文化、体育与娱乐服务业的规模,天津为807.83亿元,北京为2375.1亿元,河北为1283.8亿元,在京津冀三地中天津并无优势可言。当前,京津冀教育和技术研发资源丰富,集中了全国四分之一的高校,拥有42所双一流大学中的10所,二分之一的两院院士,三分之一的国家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分别占全国的16.5%和12.6%。天津的资源虽然不比北京丰富,但依托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南开环天南大知识创新集聚区的教育、人才、创新、孵化资源优势,有助于天津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有助于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业等新产业成长,有助于先进制造业和智能产业发展,有助于“互联网+”新业态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关系为例,2017年天津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9个百分点,快于全市1.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个百分点,快于全市8.1%,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个百分点。相辅相成,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0.2和15.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会产生共同拉动效应。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都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产业之间的互相促进与融合发展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
表4 2016年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较 单位:亿元
天津是港口城市,天津港为世界航道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处于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上,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因此,天津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产业优势。应围绕发展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目标,深化津冀港口错位发展,打造出集合航运金融保险、航运总部、航运信息与咨询、航运物流、航运文化创意等要素集聚的高端航运产业链。天津各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依托金街、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意式风情街、夜间经济集聚区等商业资源,创新商业设施服务功能,发展商业新业态,打造高能级天津现代商贸网络体系,重点形成金融服务、商务服务、设计服务和智能科技产业集群,按照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的 《关于促进市内六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一核、三带、六园区”空间新格局的形成,实现天津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发展处于重要历史性窗口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五大战略叠加。因此,天津市委市政府应紧抓机遇,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提高创新开放发展水平。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已经于2019年3月启动建设,为发展天津会展经济特色链提供良好环境条件。京津冀(天津)检验检疫综合改革试验区挂牌运营,2018年天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口岸进出口总额13846.0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来自京冀的货物比重达到30.2%,进一步提高天津港口的服务贸易能力和辐射能力。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天津市率先落地融资租赁特殊目的公司外债便利化等创新政策,保持天津融资租赁、平行进口汽车业务在全国的领先水平,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创新水平和开放水平;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合作,打造“鲁班工坊”天津品牌;发挥海空两港优势,优化港口营商环境,拓展与沿线国家航线布局,发展海铁联运,推进集装箱班列运营,提高国际航运地位。
有数据显示,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跨国制造企业都很重视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服务收入占比也较高,其中两成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我国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发展为“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跃升为“中国创造”,天津要实现“一基地三区”的发展目标,从“天津制造”到“天津智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必须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发展模式。
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其融合发展。当前,天津的先进制造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仍处在中低端核心竞争力水平,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要发展为研发基地,需要利用制造环节优势,带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和拓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而天津的服务业仍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业态为主,未来应该向高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为先进制造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创新服务模式,比如技术设计、服务外包、信息增值服务、租赁金融、航运服务、供应链管理和智能服务等。另外,充分利用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云制造、物联网等新业态新技术实现天津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业等高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研发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同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天津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升服务业水平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储备离不开教育和引进机制。截至2018年末,天津共有普通高校56所,毕业生13.8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2所,毕业生3.77万人,“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引进人才13.3万人,加上其他培训和引进项目,天津的人才储备规模较大。从天津现代服务业人才层次需求和培养角度来看,普通高校加强政用产学研,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以及高端技术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与专业的“五业联动”,重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基本满足人才的梯度需求。从人才服务地区经济能力角度考量,培养人才应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专业群建设紧密对接产业群。比如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需要发展金融服务业,要建成国际金融、金融工程、金融管理与实务、保险实务、投资与理财等专业构成的金融专业群,并且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专业以适应天津特色优势发展的需要,包括金融科技、租赁金融专业等。再比如,随着新业态的发展,建成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专业构成的营销电商专业群,培养专业人才,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以促进对接、服务、助推与引领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