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前期山陕梆子的衍变和对锣鼓杂戏的继承
——山陕梆子简史(二)

2019-05-20 11:14王星荣王潞伟
戏友 2019年5期
关键词:梆子锣鼓剧目

王星荣 王潞伟

元代后期北曲杂剧创作中心南移之后,平阳地区的杂剧演出高潮渐已成为过去。民间同时还有词话、道情、鼓子词等说唱艺术形式流行。曲沃县博物馆珍藏的元代(一说金代)盲人弹唱石雕,1987年发掘的垣曲县西峰山元墓多人伴奏“说唱”壁画,表明说唱艺人的踪迹遍及今晋南及相邻的陕东同州和豫西陕州各地城镇乡村。以猗氏县为中心的锣鼓杂戏依旧是年节迎神赛会的主要内容,梆子傀儡小戏历经由金代中期至元代后期近百年时间的磨砺,衍变为登上戏台真人扮演的戏曲。《元典章·典章五十七》明确记载:“本司看详,除系籍正色乐人外,其余农民市户、良家子弟,若有不务本业,习学散乐、搬说词话人等,并行禁约。”如此规定等于告诉后人,梆子戏最早从业者多是身从贱业的专业乐人。

蒲州从北魏起就有乐户存在。光绪年间《山西通志·孝友录一》:“北魏皇甫奴,河东郡人,为乐户……皇甫奴兄弟,虽沈屈兵伍,而操尚弥高,奉养继亲,甚著恭孝之称。”此后几乎各个朝代都有犯罪之人与眷属被发配至蒲州,女性吹弹歌唱,奔尘侑酒,男性除献艺外,亦有“沈屈兵伍”随军服务者“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柝是古代巡更守夜打更用的梆子,“梆”为“柝”的被击之声,以声为字称为“梆”。《清文献通考·王礼考》追述,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后,“诸臣抗命者,子女多发山西为乐户”。乾隆年间《蒲州府志·识余》记:“蒲当明时,乐户并聚居东城门外关厢间。州守行春,则浓妆骑马以供役。其缙绅与客宴,则招之佐酒。”春节前后是乐户繁忙之时,“迎春”“打春”之后,还要“陈百戏以演春”,社火表演少不了杂剧与梆子戏助兴。乐户属游食乐工,除承应官差外,更多的是民间节令社火演出和祠庙祭赛活动。角伎吹弹歌唱,古来就是如此,兼做优人戏子,金元不乏实例。优人、乐户同为贱类,因为生存需要又因具有专业技能,故他们才是催生新的戏曲声腔的生力军。乐户既能演唱北曲杂剧,当然更乐于投身新兴的梆子戏,自然就是最早的梆子戏艺人。

墨遗萍先生在《蒲剧小史》中曾对梆子腔的来源做过如下探析:“(乐户)称贱民,习贱业,世世子孙不得与良民齐齿。他们于沿街歌唱敲梆乞食之余,摘旧曲(元曲遗散)、拾俚调、捋悟声(道曲中之七言、十言)、参野啸(河曲野啸之棹歌),重敲梆以节拍,乱弹弦以和声,渐次献身于舞台,遂以‘梆子腔’顶替了元曲活动的地位而自成一家。”所言梆子腔来源有几个方面,由乐户、更夫、船夫、耕田者汇集“野呼”,日久便成为乱弹。乱弹者,谓乱了曲牌联套体音乐“寻宫数调”之规矩也,顺理成章,此时当已有梆子,敲击声音响亮的“梆子”即成为用以“节拍”的乐器,这些探析都是非常有见地的。《中国戏曲通史》归纳总结为:“山陕梆子来源于山陕地区的民歌和说唱,先演变为民间小戏,后又在民间小戏的基础上,接受古老剧种的艺术成就,逐步发展成为大型戏曲的。”所言与墨遗萍的探析相合。

民国时蒲剧老艺人原筱亭(1902~1968)常说:“梆子腔小戏不用问,传统的捎戏都在内。”山陕梆子最早演出的剧目应是声腔衍变、发展后变为捎戏的一些小剧目,这是合乎情理的。捎戏剧目也不排除有对梆子傀儡小戏的继承,它们几乎都是反映民间生活的短小剧目,出场人物少,无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文字浅显易懂,具有较多滑稽特点,喜剧性强,既符合声腔初创时期逐步建立行当、扩展唱腔、规范表演的客观实际,也贴近社会下层民众的欣赏要求,同时喜欢戏曲的人容易学、容易演。蒲剧捎戏究竟有多少?墨遗萍在《蒲剧史魂》中列出了一些捎戏名目:

憨女婿 谎张三 拐银匠 老少换妻

亲家母打架 阎王乐 顶 灯 扯被子

长工熬活 小寡妇上坟 打灶君

泥炉子 秃子观灯 眨眼忘事

王大娘补缸 张公背婆

许世杰在《略谈捎戏》中谈到的捎戏(除上述相同或相似剧目)有:

拐瞎子 换 花 背板凳 揭 墓

跪 楼 骂 鸡 双绑子 拜 年

相 面 拾 金 四 劝 打樱桃

吃洋烟 卖樱桃 盗 钱 当皮袄

捉懒汉 张三找妻 挂裙子 扯被子

吃 面 大过年 错中错 老小放羊

大考文 抢钁把 打砂锅 传 牌

张连卖布 小放牛 贼打鬼 翻箱子

十样景 鲁苏卖豆腐 当皮箱

卖胭脂 卖皮钱 三 怕 月明楼报案

魏先生害病

《蒲州梆子剧目辞典》收录的捎戏(除上述相同或相似剧目)有:

三把伞 三字经 小钉缸

天官赐福(《大赐福》)

跳 神 闹井台 双下山

捧 圣(《五龙捧圣》)

打面缸 看女儿 打秋千

闹酒馆(《酒流闹酒馆》)

花换布 小放牛 教 学

基于市场营销模式下,虽然有很多企业开始重视经济管理,完善经济管理的模式,但是目前有很多企业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企业自身的重视和处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十八扯(《兄妹串戏》

送 灯 盗金瓜 烧 火

小姑贤(《王林休妻》)

挑女婿 纺棉花 隔门贤

拜 寿(《苟勤拜寿》)

闹五更 开柜子 巧二娘

背板凳(《双怕婆》)

葛麻说亲 小六求妻 小二姐做梦

三 叹(陈杏元自叹、玉堂春自叹、花魁自叹)

三者相加有近90出,恐怕还远不是捎戏的所有剧目,有的可能是发展过程中加进的(如最后一个捎戏《三叹》),但剩下的也不一定是全部,还有的可能在传承过程中已佚失。墨遗萍深疑童年看过的《捉懒汉》土话加古语,巧嘴骂子夏,风格接近院本的戏谑调笑,疑其甚古。这个戏20世纪20年代初已很少演出,之后再看不到。如此这般,恐非独例。

封建社会捎戏不具备敬神资格,民间多是深夜妇女、小孩离场回家后方演出。许世杰回忆捎戏的演出:“捎戏并非折子戏,多为名演员丑、旦担任。因其故事幽默,语言朴素简练粗犷,乡土气息浓郁,表演自由浪漫,尚有杂耍在内,颇受群众欢迎……群众看捎戏不在化妆服装,而在悟情、听词、看表演。演捎戏时往往台下阵阵掌声,哗哗笑语,不时喝彩。演到风趣处,台上台下一片欢乐,场面(乐队)人员往往笑得前俯后仰,拉打不成调,但观众亦不责怪,那个场面比演正戏还热闹。”这些话正好说出了山陕梆子形成初期剧目演出的特点与受欢迎的程度,那时的梆子小戏还没有承载多少教化责任而是重在娱乐。

元明之交,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大动荡、大灾难,河北、河南、山东以及两淮和陕西关中地区都遭受到大的破坏,晋南却是另一番情景。元钟迪《河中府修城记》记载元末情形:“耆宿相聚而语曰:‘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中国通史简编》称明初“两淮南北,大河内外,燕、赵、齐、鲁旧境,一望荒凉,人烟断绝,关陕地区,保全无几”。元末农民起义未能波及于此,故平阳一带社会秩序稳定,居民稠密。据《明史》《明实录》记载,朱明王朝建立后,于洪武六年(1373)始至永乐十五年(1417)止,18次有组织进行移民,将平阳及周边府县居民迁往因战乱造成人烟稀少的地区,为平阳先进戏剧文化的向外流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班社与剧团》在谈到高台县宣化乡乐善堡“忠义班”时说:“据当地殷廷贵、殷三才、刘兴和等老艺人追忆,先世皆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来时带着锣鼓、戏箱,至今已数百年。好乐(唱戏)、好善(信佛)之民俗相沿未改,故堡名“乐善”,戏班子亦名“乐善”。又因为乐善班是亦农亦艺、以艺为主的江湖班子,故又称“乐善忠义班”。

1953年破除迷信、打神拆庙时,乐善堡村民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建、道光二年(1822)再建的关帝庙戏楼前的旗杆顶端灯匣中,发现一本外包蓝底红条粗布、内麻纸装订墨笔书写的账册,封面有“洪武十一年整建乐善忠义班”字样。账册“后被工作组丢失”。为了核实此文物的真实性,“1957年5月,甘肃省文化局陈光等,也曾在乐善堡做过长达四十天的调查,确认这个由当地村民组成的戏班是可信的”。

元代北曲杂剧的演出一般以名角的姓名作招牌,如万荣县孤山风伯雨师庙残留舞亭石柱碎片“张德好在此作场”,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杂剧壁画“忠都秀在此作场”,从未见过或听说过杂剧有“××班”之称谓。据此可知,明初的“忠义班”所唱已不是北曲杂剧,而是有别于北曲杂剧的梆子戏声腔。这些迁民既然在迁往甘肃省高台县乐善堡时带有锣鼓、戏箱,说明迁民前就有演剧活动。既有迁民能将梆子戏带往千里之外的甘肃,它在晋南本土当是比较流行的。就戏班的存在而言,“忠义班”之前身也不应是孤例,说明晋南的梆子戏演出可能已经发展到了有众多乡人参与的一定规模。

元明易代,虽然受到新兴梆子戏曲的冲击,北曲杂剧的演出也不会立即绝响,应当在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中依然发挥着一定作用,两者共同存在、演出,只是明初遗存的戏曲文字史料非常匮乏,仅有的一些线索不足以充分说明。河津市流传这样一则传说,元末朱元璋派兵北伐时,大将康茂才曾挥军光复晋南,该市魏家院(村名)有一杰出艺人魏敦敦,既唱北曲,又演梆子,深得康茂才赏识,后去了南京演戏。魏家院与邻村争讼,邻村有多名饱学之士,官司打到南京,魏敦敦争取到了康茂才的庇护与支持,魏家院获胜,河津遂传出“七个举人八个监(监生),不如魏敦敦一条旦”的民谣。传说不一定靠得住,但它透露出明初优秀艺人既演杂剧又兼唱梆子有可能是实情,因为说到底那时的梆子戏仍然处于弱小状态。

从明初太祖洪武开国(1368)起至明宪宗成化年始(1465)已有近百年时间,联想到在宋元时期曾经演出繁盛的南戏,由于明初统治者对戏曲的严格限制,在此时间段内几乎不见有新剧目问世,梆子戏发展缓慢的脚步也就不难理解了。成化之后,思想领域对文学艺术的禁锢开始趋于宽松,戏曲衍变、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给梆子戏带来的直接变化应是民间业余班社越来越多,职业班社也当陆续产生。河南陕州卢氏县地处伏牛山边缘,北与灵宝县接壤,渡过黄河便是蒲州,亦应受到梆子戏发展的影响。周建忠在《蒲剧在卢氏》《明清时期蒲剧在卢氏的流播》等文章中自述家族史:周建忠之远祖兄弟三人于明成化年间由河东赴卢氏经商,周老四带着马帮常年往来于河东解州盐池贩运食盐,其他两人坐镇卢氏,在县城北关开设盐行,很快获得了丰厚利润,成为卢氏的大商户。开始家中就有梆子戏曲“自唱”活动,打开经商局面后,从蒲州请来一个梆子戏班,作为周府的家戏,既供自家人娱乐,也为商业经营造势,还常应邀参与年节迎神赛社活动,自那以后,卢氏的梆子戏演出几乎没有间断过。20世纪60年代“文革”中族谱佚失,祠堂被毁,只剩家族传言,已无文字能够证明。

明成化之后的弘治十一年(1498),河南滑县《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副碑中,有“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之语。《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解释“因其击节用的梆子特大而称为‘大梆戏’‘大油梆’”。《中国戏曲剧种手册》“大平调”条说,“大梆子戏”是“大平调”别名,“用以击节的梆子长二尺,圆径三寸余,故得此名。俗称‘大油梆’,属古老的梆子系统”。《大槐树寻根》之《明朝洪洞迁民的文章与资料考证》:“正统《大明府志》卷二载:滑县有民屯十,即张园屯、瓦屯、留店屯、石村屯、零河屯、邢村屯、路安屯、神丘屯、马兰屯、东阳屯。”“顺治《胙城县志》云:‘凡名屯、寨者,皆明初迁民。’”同书还载:“清初韩葵《司理刘公传》载:‘其先晋之洪洞人,明初讳海者,迁至滑之小寒村。’明万历四十四年刘氏墓碑载:‘始祖刘刚,原籍山西洪洞北梭布村人,洪武时,东迁于直隶大名府滑邑之寒家庄。’”“大梆戏”很可能为明初大槐树迁民带去。《中国戏曲志·河南卷》“大平调”条称“因它的动作近似木偶,从木偶演变而来”,是最为明显的线索。

锣鼓杂戏对于后起梆子戏到底有哪些影响?学生李瑛曾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对比现存锣鼓杂戏抄本与山陕梆子直接传承者蒲州梆子相关剧目,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继承关系。

题 材 锣 鼓 杂 戏 蒲 州 梆 子商周故事 《降 香》 《无影簪》(又名《献妲己》《伐冀州》)《伐西岐》 《伐西岐》(又名《苏护护周》)临潼斗宝故事 《潼 关》 《临潼会》《伍员鞭打盗跖》荆轲刺秦故事 《匕首剑》 《荆轲刺秦》(又名《匕首剑》)楚汉相争故事 《鸿门宴》 《鸿门宴》王莽篡汉故事 《战昆阳》 《马武夺元》(又名《战昆阳》)《三请诸葛》 《博望坡》《徐庶辞行》《徐庶荐贤》《三顾茅庐》《闯辕门》《长阪坡》 《长阪坡》(又名《当阳桥》)《火攻计》又名《赤壁鏖战》《群英会》(含折戏《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苦肉计》《祭东风》《火烧战船》),《华容道》(又名《挡曹》)《取四郡》 《取桂阳》《取长沙》《龙凤配》 《龙凤配》(又名《回荆州》)《黄鹤楼》 《黄鹤楼》《铜雀台》 《铜雀台》《反西凉》(又名《割须弃袍》)《五虎下西川》《五虎下西川》《落凤坡》 《落凤坡》(又名《射庞统》《哭庞统》)《巴 州》 《巴 州》《葭萌关》 《葭萌关》《大报仇》 《大报仇》《街 亭》 《失街亭》(又名《斩马谡》《空城计》)《铁笼山》 《铁笼山》《蛟龙驹》 《蛟龙驹》隋唐故事 《临潼山》 《临潼山》(又名《李渊辞朝》)《白良关》 《白良关》(又名《雌雄鞭》)《火功计》三国故事

续表

梆子戏真人登上戏台后,在演出民间生活小戏的同时,必然会陆续继承、借鉴、创新锣鼓杂戏的一些剧目,以求获得更大的发展。锣鼓杂戏现存50个抄本中,有30多种可以在蒲州梆子中找到题材相同甚至剧名也一致的剧目,其余未见存本的47种中,单由剧名推测也会有不少类似情况。蒲州梆子有些剧本是截取锣鼓杂戏剧目中所含部分情节丰富的剧目而发展起来的,如锣鼓杂戏《三请诸葛》与蒲州梆子《博望坡》等几个相关剧目就是明显例子。梆子戏在大致遵循锣鼓杂戏原有故事框架基础上,对重要情节进行扩写与增写,使故事发展趋于完整,情节设置愈加严密,矛盾冲突更为合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粗略地对比锣鼓杂戏和蒲州梆子同一题材剧本,有大量剧词是相似、雷同甚至重合的。锣鼓杂戏文体结构为七、十字齐言叠韵诗赞体,间以散文道白,韵散交错,梆子戏唱腔也继承了以七言为主的上下句式,可见这种剧本形制对板腔体演唱是非常方便的。

至明代嘉靖时期,梆子戏对锣鼓杂戏剧目的继承、改造,绝大部分当已完成,演出剧目增多,民间业余班社逐步增加,职业班社应已出现,梆子戏的观众群不断扩大,自然导致演出范围扩展,有些班社在民间文人的参与下或单凭自己能力动手改编剧本,有的职业班社甚至可以去距离较远的地方流动演出。不过,此时板腔体(或曰板式变化体)唱腔还应当是很不成熟的,它的唱腔音乐应是既有来自民间的曲牌体小曲,也有初兴板腔体唱腔,或者前者更多一些,因为梆子腔音乐还应当处于演变、发展过程之中。至于主奏乐器,梆子戏艺人口耳相传,早期梆子戏文场主要伴奏乐器为奚琴。奚琴属胡琴类弓弦乐器,由奚族传入中原,宋陈旸《乐书》有“奚琴,本胡乐也……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门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的记载。项阳在《中国弓弦乐器史》中也说,元明时“中国弓弦乐器的胡琴类早已发生变革,由竹片擦奏改为马尾擦了”,“较早运用胡琴类弓弦乐器的应该是板腔体的梆子腔”。今已确知的是明代中后期山陕梆子东传上党地区时,已有奚琴随行。(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梆子锣鼓剧目
舞台剧目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汉地里的“秦声”——传统音乐保护与开发语境下的徐州梆子戏研究
梆子《捉放曹》的表演艺术特色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公羊爸爸
优秀剧目进校园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试论潮州大锣鼓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