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部2018年9月召开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座谈会,要求层次高和生源佳的高校先试先行,大力培养“一精多会”和“一专多能”的非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在非外语专业中培养复合型人才无疑是给处于十字路口的公共外语教学指明了新的改革方向。但是“精”的标准不是通过四级六级乃至八级九级,而是能够用外语比较熟练地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研究,只有这样的外语能力,即专门用途外语,才是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外语。在实施改革中,要按分层次分规格方法开展一精多会的多语教学。
关键词:公共外语;复合型人才;多语能力;外语教育政策
一、引言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召开了加强高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国家领导人关于“公共外语要纳入国家战略”的指示。这是新时期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变化,这对几乎每个高校都有的公共外语课程来说,是一件喜事,它很有可能扭转公共外语日益边缘化的颓势,提升公共外语在高等教育乃至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这次工作会议的主题是“实施面向非外语专业的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第二、第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一大批一精多会(精一门外语、会多门外语)、一专多能(懂专业、多语种沟通写作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北京大学等20多所大学分管教学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最后有22个高校被批准进入了首批先试先行的5年试点改革规划中。除了外语类大学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还有特色院校如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以及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半年后,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和中组部又联合召开“推进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大力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专门人才”会议, 把参会学校扩大到60所,重点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国家战略培养和储备“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教育部已把“推进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列入2019年教育部“十件大事”之一。而我国的公共英语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是继续走40年来以能力等级为驱动和以考试达标为目的的通用英语,或加上近10年来出现的并热门起来的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方向的通识英语,还是开展自本世纪初提出的培养大学生用英语直接从事他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或学术英语(蔡基刚,2004)?这两个会上提出的在非外语专业中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实际上是给处于十字路口的公共外语教学指明了发展或改革的新方向。专门通用英语发展方向也得到了2018年10月1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高教40条”)的验证。“高教40条”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高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卓越拔尖人才。
但是,学界和高校对教育部提出的“一精多会”和“一专多能”要求,却有不同解读甚至误解。如不少高校开始大力开设除英语外的其他小语种(非通用语种如西班牙语和法语等的语言教学);学界也开始掀起“多语能力”的研究(但不是对学习者多种语言同时学习的研究,而是加大对小语种的研究)。 “一精”是什么概念?“多会”又是什么概念?“一精”和“多会”都是通用外语还是有区别的?复合型人才是专业+一语,还是专业+多语?如何培养高素质国际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等复合型人才?什么是有效的途径?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教育部这次公共外语教学试点改革进行正确的理解。
二、“一精多会”具有多大的可行性
我们认为如果教育部“一精多会”的举措和试点主要是针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或针对极少数外交、贸易和军事专业的学生,精准培养他们到国际组织去发挥作用的复合型人才,而并不是主要针对广大的理工科大学生或人文社会学科大学生的公共外语教学,那就另当别论。如果是后者的话,我们不能不考虑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常识告诉我们,本科主攻专业是法律、工程、医学等的学生能把第一外语学好(如暂且以较高分数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标志)同时又把他们自己专业学好的人数在高校并不很多,是否还有可能让这些学生再去学二外三外?教育部语信司曾经对全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大学生用他们全部学习时间的1/4以上学外语的比例很高,有的人是全部,有的人是3/4,有的人是一半,占1/4以上的可以达到65%以上”(王登峰,2007)。这说明,学好一门外语并非易事。可以这么说,通过一门外语的考试已影响了许多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如再去追求“会多门外语”,应对等级考试,结果很可能是折腾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整个公共外语教学。因此,当大学生的一门外语通用能力尚未达到熟练的水平,更未达到可以用外语开展有效的专业学习、研究和工作的专门用途外语的水平时,如何实施二外三外的公共外语教学值得探讨。
第二,“一精多会”和“一专多能”,意味着第一门外语不仅是通过某个级别考试(如四、六级考试),而是至少达到能用外语比较熟练地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標准才可以说“精”。但只要调查一下,我国有多少大学毕业生能用外语直接阅读本专业文献,以汲取专业前沿信息的?有多少大学毕业生能在国际专业期刊上交流科研成果或在国际会议上进行论文宣读和讨论的?清华大学外文系原系主任孙复初(《南方周末》2005/2/24)经过对自己学校的学生调查,发现“清华大学的学生四、六级考试过关之后,英文文献读不了,英文论文写得一塌糊涂”。如果连北大清华的本科生这最起码的用外语的标准都没有达到,何谓“精一门外语”?
第三,就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假设他们的精力和时间至多只允许学精一门外语(即学到能用到专业学习的程度,而又不影响他们专业学习),那么应该是什么语种?我们不应凭个人体会或个案,而应根据需要。各专业对外语语种需求是不同的,但对绝大多数学科来说,英语是世界学术通用语。以《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为例,这个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数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176个学科的检索刊物在世界上有8000多种期刊,尽管这些期刊有50多种文字,但用英语写的占到95% (Hyland,2006)。因此,作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必修外语应当是英语,而不是其他语种。
当然,非英语专业学生能在学会英语后,再掌握一至两门关键外语,如西班牙语和法语德语等是最理想的。但学外语与购物不同,并非随手放入购物车那么轻松,并非买入越多越好。搞外语教育必须遵循外语教学规律。在各校公共外语普遍只有8个学分(大约130课时)的情况下,有否在精通一门外语后再有时间和精力去学另一门外语的可能性?有多少人实证研究过,一外达到《欧框》的C1级,二外达到 B1级,需要多少小时?就英语来说,我国普遍从小学三年级开设,到大学毕业,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无法熟练运用于学习和工作。因此,要求非外语专业学生精通一门外语、会多门外语的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方向似乎不完全切合实际。
学界之所以比较积极响应“学会多门外语”的举措,或许与国家一流学科中有“Modern languages”有关,如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中文系等都被列入建设Modern languages学科的名单中。但是从国外新引进的Modern languages概念(翻译为“现代外语研究”要比教育部翻译为“现代语言学”更接近世界通用含义)主要是研究各个外语语种的文化、文学、社会、政治和语言等,或对外语专业(如英俄德日法专业)的学生再进行一、二门外语教学等等,而不是把Modern languages全面推广到公共外语教学,要求非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多语。欧洲国家的语种大多属于印欧语或日耳曼语,语系相近,他们学生学习二外三外比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学习完全不同语系的二外三外容易得多。以为中国学生和欧美学生一样,可以做到一精多会,在大学里掌握几门外语是一种误解。多语能力在欧美国家可以是modern languages中一个重要课题,因为有这种可行性,但在中国不是,可行性较低。在汉语汉藏语系下,把培养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多语能力看作是modern languages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纯属一种误读。
三、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什么样的外语,通用还是专门
应当看到我国的公共外语教学发展正处在后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时代(即取消外语四、六级考试与毕业学位脱钩),或准确地说处在迷惘的或探索的十字路口。本世纪以来出台了各种外语教育政策:先有2002-2008年实施的旨在提高大学生听说交流能力为主的教学改革,后有2015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倡导的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文素质修养,2018年又提出和实施《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直到现在提出的发展“一精多会”的多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公共外语发展的方向何在?
我们认为,现在谈论的无论是“一精”还是“多会”,都是属于通用外语的范围。如果用通用外语能力九级量表来衡量的话,“精”就是七级八级,“会”似乎是三级四级。但真正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外语,不是通用外语上的“精”,如语言基础扎实,等级考试分数高,而是专业外语上的“精”,即大学生能用外语直接从事他们的专业学习、行业工作和科学研究。通用外语和专门用途外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通用外语的精只能说明某个学生储备了足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但不能说明某个学生能自然胜任用这些知识和能力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和研究。任何专业或行业,他们用语言(如英语)构建和交流自己理论,知识或科研成果是因学科和行业而异的。一个科技、外交、经贸和法律工作者如不了解他们自己学科或行业国际共同体的话语方式、修辞手段和语言特征,即使他们的通用外语相当熟练,到了“精”的地步,也无法和他们的国际同行进行有效的学术和经济交流,根本不可能具有有效的沟通能力。
如果认为多语通用能力+专业=国际复合型人才,这似乎是外行话。因此,公共外语教学的改革方向是朝专门用途外语发展,而不是朝多语能力方向发展。大学生只有具备自己专业和行业上的专门用途外语能力,才可谓达到“精”的程度,才可以考虑学习另一门外语。而现实是,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设专门用途外语课程,这是公共外语教学最大的缺陷。中兴公司国际市场负责人汪涛(2017)介绍说,中兴曾从各地外国语学院招聘了几千名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基本功相当扎实,大多过了英文专业八级。但没几年基本都离开了中兴,因为他们并不了解特定领域里的英语表达。
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是否应该分层
教育部这次“实施面向非外语专业的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提出“培养一大批一精多会(精一门外语、会多门外语)、一专多能(懂专业、多语种沟通写作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实际上是教育部在12年前提出的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教育部,2007)的具体实施。因此,这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提出,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它将影响和指导我国未来的公共外语教学。第一,再次明确了外语就是一门工具,就是用来培养能用外语直接开展学习、工作和研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各种科技、外交、经贸、工程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不是主要用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或全人教育的,或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结合他们专业培养他们特定学科共同体里的跨文化能力,而不是泛泛的英美社会跨文化交际能力(蔡基刚,2018)。第二,再次明确大学生应该掌握跟他们学科或专业相关的语言沟通能力,例如他们专业或行业共同体在口头和书面交流中采用的研究范式、话语传统、修辞手段、语言特征等,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大力培养翻译人才,依靠专职笔译人员去帮助科技、外交和经贸人员汲取专业或行业信息,或依靠专职口译人员去配合他们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程建设或国际组织的工作等。因此,可以说,此次会议提出的培养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后时代的公共外语指明了方向。
如何实施?如何克服可行性的缺陷?我们认为应根据国家的不同需求和高校办学定位,实施有区别的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如对于外语类大学的公共外语(主要是国际关系、经贸、外交、国别研究和国际法专业的学生等)可以在做到精一门外语(如英语)后,学习第二外语和第三外语(如西班牙语、俄语、法语等)。但是他们学习第一第二外语的方向和程度应该有所区别。第一门外语应该是专门用途外语,即学习跟专业相关的外语,而且努力做到听说读写都会用,能开展专业工作和研究。第二、三门外语则是通用外语,主要是日常的口语沟通,和简单的读写沟通。对于综合高校公共外语,如面向硬学科或硬专业的学生(如土木工程、石油工程、电子工程、建筑工程、农林地质、计算机软件、医学卫生等)主要是做到一门外語(主要是英语,或德语、俄语)的精。除非少数专业特别需要,并不盲目要求他们学习二外甚至三外。尤其要警惕的是:在“一精多会”的政策,二语三语开设遍地开花,搞大跃进。
不管哪一种规格或哪一种层次,我们要始终抓住精第一门外语,即专门用途外语这一关键,否则再多几门外语也无用,因为只有“专业+专门用途外语”的复合才是真正的融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国际领域里有真正的交流力和竞争力。而“专业+通用外语”的复合是伪融合,这样的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无法有效用外语开展他们的专业或行业的。因此,公共外语教学的唯一正确方向是朝专门用途英语发展(蔡基刚,2004)。
当前,一方面教育部在提出加强公共外语教学,提出精一门外语会几门外语,另一方面各高校都在普遍压缩公共外语学分。根据我们调查,全国高校的公共外语学分就只有8学分,像上海的复旦、交大和同济都不到6-8学分。1个学分16-17课时,8个学分就是130多个学时。香港高校基本上是全英语教学,大学生新生英语水平普遍高于内地大学生,但他们的学分都普遍高(当然,他们有的高校1个学分只有12课时)。这说明了:如果提供和学生专业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12学分还不够;如果仅仅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和开展人文教育,公共英语取消也罢。
因此,如何在这么有限的课时里加强公共外语教学,对公共外语界是一个智慧的挑战。我们认为,除外语类大学,包括外交、经贸类高校(他们的公共外语学分可以多达30个左右),一般综合类高校或理工高校,应该下决心砍去或压缩通用英语课程(如和中小英语同质化的基础英语),砍掉跨文化交际课程(如英美诗歌,小说欣赏),集中有限的学分和课时大力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结合学生所有专业开设诸如专业文献阅读、专业期刊论文写作、专业国际会议交流等等课程。
五、结语及启示
22所高校开启了为期5年的“一精多会”和“一专多能”的非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先试先行。他们是风向标。第一,对高校公共外语教学的走向产生的影响。作为试点,就必然有推广,现在又有60高校跟上就是证明。他们的试点改革关系到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全国高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公共外语能否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能否满足国家安全、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需要,试点院校承载着国家对公共外语的重托。第二,对整个中国外语教学的影响。高校外语教学直接影响中学外语教学。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实行高中新课程方案,外语科目增加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高考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外语参加高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选择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还是语言难易程度?还是今后学习和工作需要?学生和家长可以不管,商家可以找到商机。但是语言政策工作者不能缺位,应该勇敢地告诉他们,英语依然是国际科技经济外贸的通用语,无论是搞科研还是商贸,英语的需求远远超过其他语种。
语种是永远没有平等和公平的,就像一个国家,其地位在世界上不可能完全平等。汉语确实是联合国规定的工作语言,但是主要是针对文件来说,而工作场所,英语依然是第一位。瑞士社会语言学家George Weber(1997)经过调查,发现英语是国际性语言;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葡萄牙语是洲际性语言;而印地语、马来语和斯瓦西里语是区域性语言。世界最有影响的语言依次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因此各级语言教育政策者应该对世界语言影响力有清楚的了解才能决定语种的开设。
同样,无论是“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还是“培养一大批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都是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颁布和实施一般通过教育部文件以《通知》和《意见》形式体现,它具有鲜明的自上而下的特点,因此,它既有行政贯彻的高效性,又往往带有行政命令的“杀伤力”。因此,我们建议具体学校在试点时一定要结合各校的实际,如自己學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集思广益,采用更多的专家论证和小范围试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试点中不断总结,为新时代的我国公共外语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参考文献:
[1]Hyland, K.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 London: Routledge. 2006.
[2]Weber. G. The World's Ten Most Influential Languages. 1997.
http://www.locatran.com/about/newdetails.asp?p_id=213&ID2=2.
[3]蔡基刚.专门用途英语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4]蔡基刚.专门化和语境化是解决新时代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主要矛盾的途径——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回顾与反思[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2)9-12.
[5]王登峰.中国语言生活状态报告[Z].教育部新闻发布会2007, http://www.china.com.cn/zhibo/2007-08/16/content_8785329.htm.
[6]汪涛.印度对中国真正的威胁是什么[EB/OL]http://wemedia.ifeng.com/31126685/wemedia.shtml,2017.
[7]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
[8]教育部.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召开加强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工作会议的通知,教高【2018】 17号.
[9]Morrison,B. EAP instruction in Hong Kong universities: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school and tertiary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EMI) [Z].新时代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2019年3月29日至31日,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