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2019-05-19 06:19谢和平
中国大学教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基础

谢和平

摘 要:一流的教师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关键,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才能引领中国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四川大学高度重视、不断创新、持续投入、追求实效,探索开展了完善全员育人人才培养机制、以本科教学为首要条件面向全球招聘一流教师、实行“双证”上岗制度、加强教育教学考核、重奖一线优秀教师、建设立体化教学发展系统工程等系列实践,打造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扎实的学识、高尚的理想气质和境界情怀”的一流师资队伍。

关键词:一流师资;一流本科;基础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时提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基础就是要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所以,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四川大学提出了“十个一流”的建设任务,特别强调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目的就是通过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人才,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的思考与认识

在当前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着四大共性问题:一是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无法驱动有效教与学;二是教师课堂教学以单向的知识传递为主、交流互动严重不足、难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三是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和潜质;四是研究型大学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本科投入不足以支撑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这四大问题是当今中国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必须攻克的难关,而想要破解这些共性问题,突破口在课堂教学,基础在师资队伍。

一流的教师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关键。一流大学的教师理应达到至少三个方面的标准:良好的品德修养、扎实的学识、高尚的理想气质和境界情怀。师者,人之模范。良好的品德修养是做一个好老师的前提条件,老师的品德面貌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扎实的学识是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基本门槛,不仅要把握学术前沿,还要具备教育教学能力;不只是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懂得运用知识、创造知识,要教会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高尚的理想气质和境界情怀是一个好老师的内在气质,要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与真情投入点燃学生潜能之火,真正发掘每个人的天赋、潜质,为每个人未来的成长确定方向,让学生为社会、为世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培养能担当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强国的建设者、接班人。

长期以来,为打造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扎实的学识、高尚的理想气质和境界情怀”的一流师资,四川大学先后实施了“831”人才梯队构建工程、海纳人才工程、优秀教师海外培训计划、人才人物培育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和深造计划、高端外籍教师引进计划、全职外籍教师引进计划等系列师资队伍建设举措,着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教学优秀、学术卓越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特别是2011年,我们率先提出“只要身在学校,不管是校长、院长、院士、教授,老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责任”,以此引导一批优秀教师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生身上,投入教育教学中。我们致力于通过激励措施与机制保障建设一支一流师资队伍,为全体学生提供精英教育,让全体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可以接受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和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个性化教育,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提供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让学生有知识、更要有文化,不仅有智慧、更要有责任,真正培养每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

二、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的探索与实践

1.完善全员育人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全方位育人体系

人才培养工作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书育人是每个教职工的第一职责。讲好课是一名教师的基本责任,关心关爱学生、教会学生做事做人,则是一个好老师的基本体现。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和谐成长,学校全面强化了“全员育人”意识,强调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者管理育人、服务人员服务育人,进一步完善了全员育人评价激励机制,建立了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接触时间、育人效果相结合的考评指标体系,倡导每位教师要关爱学生,下课后多待一会儿,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多跟学生面对面交流、跟学生交朋友。建立了“六位一体”(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导师、教导员、名誉班主任、特聘组织员)的学生思想、学业、生活、爱心管理服务新体系,既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明理、做人。目前,学校已聘请了刚刚退休的、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全职教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对学生生活、学习各环节指导,答疑解惑。学校全面实施了名誉班主任计划,由知名专家、教授、校院两级领导干部带头兼任一个班的学生名誉班主任,坚持每学期至少与学生见一次面、做一次交流,激励和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同时,学校制定了研究生导师“七导”责任制,即“导思想、导人生、导学习、导科研、导心理、导就业、导生活”,让学生们接受高水平大师全方位的引导和熏陶。

2.以本科教学为首要条件,面向全球招聘一流教師

近年来,川大以本科教学作为首要条件,加大高端教师的引进力度,以学校负责提供薪酬待遇、学院为主进行招聘的方式,从牛津、剑桥、哈佛等一批世界名校吸引和汇聚了一批“青年拔尖”“青年千人”、高端外籍教师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人才来校工作,建设了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对于引进的院士、海内外高端学者等,合同的第一条是必须每年为本科生上课,真正使川大的学生都能在校园里直接聆听一流学术大师的课程。

3.实行教师“双证”上岗制度,保证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水平就是一个大学的水平,研究型大学老师应该具有学术、教学“双身份”,要在学术和教学上都达到高标准、高要求,不是做简单的教书匠,学术好不一定是好老师,只有品德好、学术好、教学好才是高水平大学的好老师。所以,我们提出新进青年教师必须具备博士学位、海外经历,进校以后先要从事专职博士后科研训练,首先把学术水平提升上去,产生了学术成果后可以竞聘副研究员,具备了学术身份后再进行教育教学培训,拿到教师资格证和经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合格后颁发的教学能力培训合格证,这样才能拥有“教学身份”,才能上讲台授课,才能竞聘副教授、教授。五年来,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已经培训教师3万余人次,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4.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考核,强化教育质量保障

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是促进教育教学良性发展的可靠保障。近年来,四川大学建立了保障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教学相长”长效机制,学校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岗位基本要求,把“独立讲授本科及以上课程≥2门(其中1门课须为本科课程,本科课程教学工作量≥32学时/年)”作为申报教授的必备教学条件;把本科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教职工年终考核、职称晋升、评奖评优和学术兼职的重要依据。同时,学校每年按目标任务对学院进行考核、发放绩效的过程中,教学工作的权重占40%。通过一系列的机制保障,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其中,2017-2018学年,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为31.75%。

5.重奖一线优秀教师,增强教书育人荣誉感

从整体来看,高校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对长期从事教育教学一线工作的老师激励不够,虽然表彰很多、但奖励却很少,而在科研方面奖励很多、且重奖很多。相对于科研工作来说,教学工作很细致,也很难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但却需要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学生身上、把爱心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其实,没有良好的制度保障是无法将教学工作做好的。所以,学校针对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从2014年开始设立“教学三大奖”,其中卓越教学奖特等奖100万元、一等奖50万元、二等奖30万元、三等奖10万元,目的就是重奖全身心投入一线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老师;重奖积极开展启发式讲授、互动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老师;重奖课堂内外主动跟学生交流互动的老师;重奖利用科研项目、科研团队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老师;重奖在教育教学上有研究、有思想、有自己观点的教育家、思想家。同时,四川大学每年召开本科教学工作表彰会,已成为学校的重要活动,使一线教师享有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2014年以来,卓越教学奖已评选出特等奖1人、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35人。

6.建设立体化教学发展系统工程,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一是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动教师教学发展引擎。学校借鉴密歇根大学教与学研究中心的先进经验,建设了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发挥引擎作用,全面联动全校各部门、院系、专家,合力提升投入教研教改、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和能力。中心针对教育教学前沿理念组织开展研讨,引进教师教学发展顶尖智力,激发卓越教师关注高教发展,强化国际视野与服务意识。根据一线教学改革创新的实际需要,开展了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全英语授课教学能力培训、班主任胜任能力培训等系列教学培训;举办了大学英语教学竞赛、大学数學教学竞赛、“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等教学竞赛,发挥优秀教师示范辐射作用、有效激励教师探究教学。二是建设教学创客中心,引领面向未来教学。学校设立“教学创客中心”,坚持以“碰撞、创意、孵化、引领”为宗旨,开展新教学思想的交流碰撞、新教学方法的创意研究、新教学模式的观摩研讨、未来教育技术及成果的孵化推广等,努力激发和强化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研究,开创和推广有创意的教学、有创造力的教育。比如,中心开发设计了“无人机·刷脸神器”以探究表情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课堂教学;开展了“脑电波与注意力”研究,探索教师优化课堂的方法。三是建设教学社区,发挥朋辈协作支持作用。学校坚持线上线下联通的思路,在线下成立了“教学俱乐部”“未来教学社区”,搭建跨学科教育教学交流平台,注重发挥优秀青年教师的宣传、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在线上以微信、课程中心等为载体建立了虚拟教学社区,依托不同主题培训及活动,建立了“教师教学发展”“新教师教学培训”等70个专属网络社交平台支撑教师实时开展在线研讨交流。逐渐建构起虚实结合的教学社区,通过对话、分享、反思、合作等实践活动,以朋辈力量激发教师教书育人内生动力,共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四川大学高度重视、不断创新、持续投入、追求实效,通过长期努力增强了教师教学内在动力,真正见心见行见实效。教师参与教研教改更加踊跃,教改项目从每年200余项增加到每年800余项,教改论文从每年60余篇增加到每年300余篇,特别是,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占比高达95%。教师教学方法方式更加多样,采取互动式、交流辩论式、混合式、混合现实MR、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已成为教师教学常态,课堂活跃度和学业挑战度明显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竞争力全面增强。教师教学水平能力显著提高,坚持知识传授与思维启迪和品德塑造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联系实际和面向未来相结合、课程拓展与学科交叉和前沿发展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品德、知识、素养,又发展个性特长,激发了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幸福感倍增,教学一线老师在学校有地位、有待遇、受尊重,更有认同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更加积极参与教学培训,开展教学研究,主动进行课程和专业建设,乐于担任学生学术活动指导教师。

教育就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片云去推动另一片云,用一个心灵去唤醒另一个心灵。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批好老师对学校教育事业的意义是深远的。引进好老师、培养好老师,为好老师提供保障,从而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这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才能引领中国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

猜你喜欢
基础
四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包裹的一切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的细胞基础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趣味改字
传切基础配合设计